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许昌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许昌

董村木杆秤:“老行当”的“新青春”

2013/12/25 9:49:09 点击数: 【字体:

董村木杆秤:“老行当”的“新青春”
老秤工陈学增正在手工钻眼儿。记者 张莉莉 摄


    天地之间有杆秤。提到木杆秤,很多人尤其是年长者并不陌生。长期以来,它作为商品流通的重要度量工具,活跃在人们的生活当中。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台秤的普及使木杆秤市场日渐萎缩,木杆秤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珠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勾起了市民对“老行当”的回忆。2008年4月,董村木杆秤的制作技艺被列入“许昌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6月,董村木杆秤的制作技艺又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老行当”是如何起源的,制作工序有哪些?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董村木杆秤 近400年历史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以“权衡得失”、“权衡利弊”来告诫自己或提醒别人处事时要慎重思考,善于比较,三思而后行。这个“权衡”最初就是从秤演化而来的。

  史料显示,长葛木杆秤的生产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公元1615年,有个王师傅(其名不详)在长葛市董村镇罗庄村、吴岗村、小赵庄村收徒传艺,开创了长葛手工制秤业。由于官府严禁民间私自制秤,当时长葛的制秤业发展缓慢。公元1765年前后,长葛秤工约有50人,到1865年已有百余人,并成立了民间组织“星秤会”。清末,民间制秤由私制、暗售转为公开,制秤业得以较快发展。到了1943年,长葛已有秤工近700人。他们农忙时劳作,农闲时制秤,走街串巷出售木杆秤。

  民国时期,制秤业不断发展。部分秤工经营有方,技艺高超,在流动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铺面,开设秤店,由亦工亦农变成了专业经营,长葛秤工开始遍地生根。1911年至1940年间,长葛秤工侯老二、赵西振、车建业分别在徐州、蚌埠、洛阳开设秤店,长葛秤工李同泰、李成泰也在郑州开设秤店。另有秤工在开封、界首、信阳、灵宝等地开店。1951年,长葛秤工王茅岗到新疆伊犁开店。由此可知,当时长葛秤工的足迹已遍布全国很多省(区、市)。

  20世纪80年代,董村木杆秤的生产量年均百万杆,全镇从事木杆秤及配件生产的技工有4000余人,制秤专业村占该镇自然村的三分之二,专业户占全镇总户数的70%。这个时候,董村木杆秤生产达到了全盛时期。

  2008年4月,董村木杆秤制作技艺被列入“许昌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6月,董村木杆秤的制作技艺又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多数工序靠手工完成 制作工艺精细复杂

  画线、包镶秤头、上刀子(也叫铆千斤)、钻眼儿、分布(找出等份的点儿)、上星、磨星、着色、上光等,做成一个木杆秤,约需20道工序,而且大多数工序要靠手工完成。这不仅考验了秤工的技术,而且考验了秤工的耐心。

  “做木杆秤是个细致活儿,要求手法娴熟,稍不留神就会出现偏差。”董村镇十里铺村的老秤工陈学增师傅介绍说,木杆秤主要由秤杆、秤钩、秤盘子、秤锤、秤星、秤环、秤纽等部件组成,看似简单,制作起来却并不容易。

  “杆秤所用的木材较为挑剔,需要选用木质好、密度大、不易变形的材质,如红木、楠木。”陈师傅说,木材要先被截成木板,再分割成秤杆毛坯。毛坯经过打棱、刨杆后,变成了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柱体。圆柱体经过打磨后,装上秤钩,两端套上铜皮,杆秤便初具雏形。

  接下来是确定杆秤零刻度,即定盘星。定盘星的位置很重要,是接下来工序的基础。确定完零刻度后,下一道工序则是钉秤花。之后将一段段细铝丝插入眼儿中,折断、锉平,留下一个个星点秤花。然后秤工给秤杆均匀地刷上一层石灰水去除油污,石灰水自然风干后用清水把杆秤冲洗净,再晾干。最后一道程序便是用湿砂纸打磨秤杆至光润。这样,一个木杆秤便制作完成了。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许昌网 2013-12-20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