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许昌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许昌

许昌关帝庙———百姓文化的结晶(下)

2013/12/24 16:20:48 点击数: 【字体:


    源自生活的文化

  与深山峻岭中的庙宇不同,关帝庙没有世外的宁静与恬淡,更多的是百姓围绕着,与它共同营造出的繁华与喧闹。

  因为崇敬,这里成了百姓的精神殿堂,人们相信,神灵无时无刻不在审视自己所护佑的百姓苍生。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的《建修八里桥关帝庙记》碑中就记载:“无论贤智隽达之士,以至山童野叟,妇人女子,闻公之名,论公之事,瞻公之像,莫不肃然敬凛然畏,蔼然而尊。”

  关帝庙在几百年的历史中,承载着百姓的理想和希望。天长日久,关帝庙在百姓心目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人们有意无意地扩大着它的功能。关帝庙所蕴含的文化逐步融入生活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商贸、宗教、戏曲等,成为当地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其中,和百姓最密切的是它在地方经济商贸方面起的作用。

  每年农历五月十三(因与农忙时节重合,后改为四月十三,再后改为三月十三)的关帝庙会是许昌城西的大庙会。

  前后三天的庙会里,周围的村庄照例要凑份子请戏班。

  每天,串门后酒足饭饱的庄户、手拿玩具的儿童、扯了花布的媳妇……聚在庙前和清泥河两岸,以关帝庙为中心的方圆一两公里内,涌动的人群,从庙前戏楼飘荡出的曲子,让集市一直沸腾着。

  庙会是以关帝庙为中心的这块土地一年中最热闹的活动,只有庙会结束,这里百姓一年的生活好像才真正开始。

  兴旺的人气不断吸引新的人群加入这个文化圈子。

  清同治十年(1871年)所刻《移集呈稿》中记载:“适逢仁宪重修关帝庙宇,鸟革翚飞,金碧焕然。而河中客商之船亦接续而至,于是阖保居民咸欲将集移于八里桥上。夫沧桑变更,自昔为然。况集镇之设,原所以便居民、裕国课者也。为此,公恳祈将所迁半坡铺集移于八里桥上……蒙批:据呈半坡铺因市集萧条议请移迁八里桥上事尚可行,所有每年税银照旧呈缴。”

  关帝庙和老百姓的这种关系,是因为关帝庙的文化是百姓从生活精炼而来的,它是老百姓自己的文化。

  关羽在释、儒、道三家都有尊号,但关帝庙的文化,没有黄老之道的超脱自然,没有佛家的慈悲怜悯,只有入世的儒家忠义仁勇价值观,贯穿起全部的文化内容。

  这种文化是当时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因此,官员对关帝庙的建设也倾注了很大的热情。

  清康熙六十二年(1713年),奉直大夫、许州知州王逾曾“乃承家严之命,力捐薄俸,存其旧而建其新,辟其重门面垩其墙垣。”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河南巡抚毕沅路过许州,命许州知州李炜“重修并添建文昌帝君阁一座”,李炜在建文昌帝庙阁同时,“自外之照壁、四围垣塘与夫头门、二门、钟楼、鼓楼悉改而张之……焕之以金碧,泽之以藻绘”。

  传承的脉络

  许昌关帝庙的文化积累与发展,在1963年以前,是一种民间自由式的发展模式,虽然政府不时参与其中,但只是参与。正是这种自由式的发展模式,让关帝庙在300多年的过程中,走过了太多坎坷。

  许昌地处中原腹地,历朝历代中,虽不像边疆边患纷扰,但是水旱天灾、战乱也是一样不少。据史志记载:自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的300多年里,仅较大的水旱灾这里就有20次,而且每次都是“饿死逃亡,不可胜数”,其中清光绪元年至六年(1875年至1880年),连年干旱,造成“饿死逃亡道殣相望”,“人相食”。

  灾难让百姓无暇顾及精神生活,关帝庙因此多次荒废、毁坏。但文化早已浸入百姓的骨子里,灾年一过,百姓便会捐资修庙,再次构建他们的精神家园。

  关帝庙现存碑刻多是历代官员修庙后留下的,这些碑文记录了他们或出资、或倡议、或组织修建关帝庙的详情。这些官员修庙立碑,一是他们有条件、有财力;二是他们知书达理,希望通过碑碣传名后世;三是他们受着千百年儒家文化的浸染,面对这种文化,更多的是对文化自身的崇敬,对忠义精神本身的推崇。

  关帝庙文化的传承,以官员为代表的官方关注固然重要,但他们只是主流之一,那些真诚地将关羽奉为神灵的小老百姓,他们人数多,相对于那些官员来讲,他们的信仰更纯粹、笃定,理由也更简单。

  之所以信仰,是因为在那种消息闭塞、学问只是有条件人专利的时代,小老百姓对那种精神的理解并不太深,只是在皇家、官府的文化宣传氛围下,又假以宗教,让小老百姓在潜意识中产生敬畏,驱使着他们跟从着这种文化理念。

  同时,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种种不如意时,努力之余,在赋予了宗教色彩的文化面前,希望得到眷顾和精神层面的抚慰。

  1963年,关帝庙被列为许昌县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着自由式发展模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关帝庙的文化积累和文物价值得到了政府的关注与认可。

  但此后的20年,是全国经济拮据,各类政治运动频发的岁月。在这种环境里,关帝庙只能静静地待在桥西,承受着冲击与破坏。

  据周边上年纪的村民讲,关帝庙内原是碑碣林立,古树满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庙内无人看管,一些偏房以“扒一天一斗麦”的工价被拆掉了,两个成人合抱不住的古柏树被人砍伐做成床头、床板,塑像被破坏,碑碣、石狮也被附近的村民拉走,垫门槛、砌院墙、烧石灰。

  1983至1986年,许昌市政府、许昌地区行政公署积极倡导对其修缮,在河南省文物局的支持下,对庙整体进行了复原修缮。其间,得到了河南省旅游局的资金支持。

  1992年6月,许昌市政府批准成立许昌市灞陵桥文物管理处,完善了灞陵桥、关帝庙的保护机构。

  1993年9月,许昌市政府公布了许昌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其中包括关帝庙。

  2000年9月,关帝庙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许昌网 2013-6-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