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南阳 >> 走进南阳 >> 印象南阳 >> 浏览南阳

南阳汉画中的道文化

2013/11/9 15:05:08 点击数: 【字体:


    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观察独具慧眼,他说:中国文化的根柢在道家。我们观察南阳汉代画像石中的内容,的确证实这一观点――道文化的内容占很大比重。随着对道文化的深入研究,人们对于鲁迅的观点将会逐步深化。当代学者把道文化定义为“道学”。胡孚琛博导说:“我们道学的概念定义为,以老子的道的学说为理论支柱的整个文化体系,其中包括道家的哲学文化、道教的宗教文化,还有丹道的生命科学文化。”道家是指以老子《道德经》为理论基础的学派;道教是指汉末张凌创立的信仰道的宗教;丹道是指通过修炼而达到延年益寿乃至长生为目的的一派,源出于先秦时期的神仙家。

    道文化的渊源是原始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原始宗教传统,女性崇拜是这一传统的特点。南阳汉代画像石中的西王母形象,使我们仿佛看到了原始女性崇拜的影子。西王母是道教中最早的女性神仙,《竹书纪年》、《穆天子传》、《山海经》、《汉武帝内传》、《淮南子·览冥训》以及张衡《灵宪》等都有记载。游猎部族酋长后羿和商帝太戊都曾向西王母讨过仙药,周穆王还亲到昆仑山拜见西王母,汉武帝也向西王母求仙术。西王母是女仙之宗,出现在南阳汉代画像石中是不足为奇的。

    道教中的神灵多属虚构,而仙人却通过修炼而成的。仙人又称真人或仙真。修炼者在生命领域是积极进取的,主张‘我命在我不在天’,相信通过修炼可以超脱生死界限。南阳汉画像中有不少羽化仙人形象,还有乘仙车登入仙境的画面。仙车分别由虎、鹿、鱼等并架,没有轮子,有飘滑之感。鱼车后有星象,表明是银河。神仙家修炼手段称作方术。据现代学者研究,春秋战国时分为三派:南方(楚)为行气,称王乔、赤松,秦为房中,称容成;燕齐为服食,称羡门、安期。后来道教中的黄白术和内丹术即由以上三派神仙家融汇发展而成。

    南阳汉代画像石中有一幅“龙虎呼吸”图是一幅珍贵的内丹学形象资料(呼吸接头处非常明显)。东汉末内丹家魏伯阳所著《周易参同契》中有“龙呼于虎,虎吸龙精,两相饮食,俱相贪便,遂相衔噬,咀嚼相吞。”之语(卷三)。

    “夫惟之容交会,木金和合,其为木。龙金虎之呼吸,彼此贪吞而不至离散可知,谓魂魄团聚,呼吸相续也。龙即东卯之木魂,虎即西酉之金魄;呼者舒其气于外,龙之所为龙呼于虎者,魂出其气以交于魄,即今呼而将吸接头处也。吸者敛其气于内,虎之所为。龙呼于精者,魄收其精以交于魂,即今吸而将呼接头处也。”

    朱子考异前序曰:“五代彭晓解义序曰:‘魏伯阳,会稽人,修真潜默,养志虚无,博瞻文辞,通诸纬候,得古人龙虎经,尽获妙旨,乃约周易撰参同契三篇……’”。

    《周易参同契》卷三曰:“太阳流珠,常欲去人,率得金华,转而相因,化为白液,凝而至坚。”注曰:“太阳,心也。离,火也。太阳之流珠,乃心之游魂而属木者。据离宫言之,则为太阳,据游魂言之,则名流珠,即日中鸟,硃中汞。河上姹女,常欲去人者,陈抱一云:‘流珠为命宝,本为木魂之精,寓神则营营乱思,逐物迁化,寓精则持盈难保,挠念欲泄,故曰常欲去人。’”“金华者,兑金寓欲生华,谓肾水中居下部。今既上交于心,而流珠得之,便是水来克制心火,配为夫妇,金来克制木魂配为的夫妇,两相和合,不至去人矣……”

    内丹家常用“龙”表示“木魂”,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心神”(意念);用“虎”表示“金魄”,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肾精”(肾阳)。南阳汉代画像石中不乏这方面的资料。当今,内丹学已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上升到生命科学的高度来认识。南阳汉代画像石中的内丹学资料需要从新去认识,这是毋庸置疑的。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南阳市委统战部(2011-6-2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