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南阳 >> 走进南阳 >> 印象南阳 >> 浏览南阳

凝聚在南阳汉画像石上的历史与记忆

2013/4/7 19:03:37 点击数: 【字体:

    1936年,病魔缠身、身体衰弱的鲁迅先生热切地遥望南阳,等待着友人寄来汉画像石的拓片。没能把南阳汉画像编辑出版,是这位中国20世纪文化巨人终生的憾事。  

  粗犷奔放、洋溢生命活力的南阳汉画像石,让鲁迅看到了中华民族鼎盛时期那种强大的民族自信心,他盛赞“唯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在牵挂着南阳汉画像石,是希望其中涌动的生命活力能注入现代艺术,“另辟新境界”。  

  一段情缘 难以忘却  

  2003年11月,鲁迅博物馆举办了“鲁迅收藏南阳汉画展”,再一次把世人的目光吸引到了南阳汉画像石上。南阳研究者陈江风、曹新洲等人应邀前往讲演,他们说,鲁迅先生和南阳汉画像石的文化情缘,令人不能忘却。这位中国20世纪的文化巨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渴望看到更多的南阳汉画像石拓片。 

  对汉画像石,鲁迅早就倾心。1913年前后,他就开始收藏汉画像石拓片。到上世纪30年代,鲁迅收藏的汉画像石拓片累计达300多幅,其中大部分是山东汉画像石的拓片。鲁迅曾数次想把收集到的拓片编辑出版,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能如愿。这事让他牵挂又无奈,在给友人的信中,鲁迅说:“上海真是是非蜂起之乡,混迹其间,如在洪炉之上,能躁不能静……不过无论如何,此事终当了之。”由于收集到的拓片很多是凡品,他请朋友姚克、台静农等人继续代为收集。  

  到了1935年5月,由于环境恶劣,身体衰弱,再加上佳品难得,鲁迅对这件事心灰意冷起来,他给台静农写信说:“收集画像事,拟暂作一结束,因年来体力精力,大不如前,且终日劳劳,亦无整理付印之望,所以拟姑置之。”鲁迅和南阳汉画像石的结缘,就在这个时候。豪放、粗犷、雄浑的南阳汉画像石,再次唤起了鲁迅的热情。在北京的台静农给上海的鲁迅回信,说自己结识了几位南阳朋友,可代为收集南阳汉画拓片,鲁迅立即请求代为收集,“倘能得一全份,极望”。  

  王正朔是南阳内乡人,上世纪30年代初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他曾听过鲁迅的演讲,对先生很敬佩。回到南阳进行地下工作后,王正朔和南阳教师杨廷宾、王正今等人为鲁迅收集拓片。他们按照鲁迅的要求,派人专程从上海买来纸墨,带着拓工踏遍了南阳、唐河、方城、内乡等地,搜集了不少汉画像石拓片。  

  陆续收到200多张拓片后,鲁迅先生很兴奋,他选印汉画像的愿望重新点燃。  

  1936年夏天,南阳暴雨成灾,搜集拓片的工作被迫停了下来,王正朔把已经拓好的寄给了鲁迅先生。这时候,远在上海的鲁迅病情已经加重,被迫住院治疗。即便如此,鲁迅收到王正朔的这一批拓片后,仍连夜回信给他说:“桥基石刻,亦切望于水消后拓出,迟固无妨也。”但两个月后,死神无情地夺走了鲁迅的生命。5年后,曾经为鲁迅东奔西走收集汉画拓片的王正朔,也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于山西。一个美好的梦想,便在20世纪上半叶多灾多难的中国破灭了!  

  1987年,鲁迅博物馆将鲁迅生前收藏的南阳汉画拓片整理出版,终于完成了先生未了的心愿。

  大汉雄风 倾倒鲁迅  

  鲁迅为何对汉画像石情有独钟?因为鲁迅倾心“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汉风,他希望汉画像能给现代中国美术提供借鉴,希望汉画像中所涌动的奔放和自信能注入国人的灵魂。  

  鲁迅曾经将历代艺术加以比较,发表了许多精湛的意见。他赞扬汉人“闳放”,“魄力究竟雄大”,“唯汉代艺术,博大沉雄”。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鼎盛的时代,“虽然也有边患”,但“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汉代艺术“深沉雄大”,显然也是民族自信心在艺术创作中的展现。从大量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拓片中,鲁迅敏锐地感悟察觉到,这些看似古老残缺的东西中,依然留存涌动着新鲜的艺术生命信息与光芒,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上升期昂扬饱满的精神风貌。在民族贫弱的时候,这种精神气质尤为可贵。  

  正因为这样,弃医从文、希望从精神上救治国人的鲁迅先生,才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收集和保存汉画拓片。而南阳汉画像石粗犷豪放,风格独特,对鲁迅也就更有吸引力。  

  在鲁迅看来,汉代艺术是中国美术史的一个高峰。六朝隋唐的画风,虽然受佛画影响很大,也还保持着灿烂、明快的风格。  

  然而宋元以后,由于异族入侵和统治者的高压,文人画师多逃避现实,寄情山水,于是,山水花鸟画充斥画坛,绘画几乎进入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无人之境。汉代画中的景物是从属于人物的陪衬,而到了唐宋以后的山水画里,则是“丈山、尺树、寸马、分人”,人越来越找不着了。  

  是不是远离人生、能不能看到国人生活和灵魂,这是鲁迅评价历代美术的着眼点,也是他所期望的中国新兴艺术的方向。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他特别推重奔放粗犷、充满生命活力的汉画像石,希望当时的中国艺术能从中吸取力量。1935年前后,鲁迅一手扶持的中国新木刻运动蓬勃发展,鲁迅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唯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倘取之木刻或可辟一新境界。”鲁迅先生心愿未了就撒手西去,但他的思想却附着在汉画像石上,影响深远。  

  建国后,随着研究逐渐深入,汉代绘画艺术被艺术界称为“纯粹的本土艺术”,汉代被理论界称为“中国第一个艺术热情时代”。人们从民俗、天文、体育、哲学等诸多角度解读汉画像石,研究成果丰富多彩,有学者倡导建立“汉画学”。汉画像石真正复活了,重新融入中国当代艺术,融入中国人的血脉。

  汉画像石 四大区域  

  两汉是中国美术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无论是雕塑还是绘画,艺术水平之高,作品数量之多,题材之丰富,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两汉时期在中国美术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所谓“禀三代钟鼎玉器雕刻之工,开两晋唐宋绘画之先河”,两汉时期留给我们的是古拙素朴、活泼热情的艺术风采。  

  汉代艺术种类不限于画像石,还有帛画、壁画、画像砖、陶俑等。由于帛画不易保存,今天所能见到的仅有几幅了;由于年代久远,壁画今天也很少见。相对而言,汉画像石、画像砖和陶俑留存下来的较为丰富。就画像石来说,分布区域主要有4个中心:一是河南南阳、鄂北区,二是山东、苏北、皖北区,三是四川地区,四是陕北、晋西北区。此外河南新密、永城,北京丰台,浙江杭州,陕西邠县,也有零星发现。前3个区域都是当时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心;陕北、晋西北区在东汉顺帝以前是北方边防重地,其中心绥德又位于通往西方的贸易通道上。这些地区,都广泛分布着可供开采构筑墓室石材的山丘。因此,当汉代豪富日益重视厚葬时,这些地区便发展起了耗资巨大的画像石墓。  

  由于汉代文化融合了许多不同的因素,使得各地的汉画像石艺术呈现出了不同的题材和风格。如南阳画像石在楚文化的强劲影响下,突出动物与神人题材,形成了鲁迅所说的“稍粗”的、奔放有力、构图疏朗的艺术风格;山东画像石表达儒家道德理想的历史人物故事题材居多,形成敦厚浑朴、布局密集的艺术风格;陕北汉画像石以现实生活为主题,有较多的农耕、狩猎等题材,形成质朴简洁、装饰性强的艺术风格,这里可以看出秦文化和胡文化的影响;四川特有的汉画像石棺,既是巴蜀地方文化的特殊表现,又是中原汉画像石墓的浓缩。  

  南阳曾是周王朝与楚国的边界,春秋战国时长期属于楚国。这里是浪漫的楚文化和理性的中原文化长期相遇、融合的所在。楚文化“信巫鬼,重淫祀”,狂放而热烈,充满神秘和浪漫的色彩。作为楚国旧地,南阳汉画中明显地活跃着楚文化的遗传因子。楚辞中上天入地、驱虎驾龙的奇幻意象,都可在南阳汉画中找到注脚。《山海经》、《淮南子》记载的远古神话幻想,在汉画像石上大量出现。汉画像石中展示的阴阳观、长生术、辟邪和神仙思想,很多到现在还是民间信仰。楚国人拜日、崇火、尊凤等信仰,促成了汉代人急进、好动的风尚,汉画像石中之所以多有“车骑出行图”,那是汉代人自信豪迈、喜好驱车疾驰的写照。南阳汉画像石就是以神性为本质的长江中下游楚文化,与以人性为本质的黄河中下游儒家文化的完美结合。  

  从艺术上说,南阳汉画与其他地区汉画的一个明显区别,是它没有繁密的位置经营,没有分层分格的图案排列,也没有把不同的题材罗列在一起,而是一个画面只表现一个主题,构图疏朗明晰,画面的情节关系非常鲜明,是中国美术个性的肇端。  

  南阳汉画总体上不重视再现而重表现,充满着夸张、变形和抽象。人面兽身,人身兽面,动物有些部位被大比例地强调,有些部位则略而不计。《蹴鞠图》中的舞伎,腰部拉细得只成一根线,长袖则变成很长很细的两条线,人物的细部则全部省略,给人以极强烈的印象。这种形式的运用,使南阳汉画产生了强烈的力量感、运动感和生命感。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大河网(2012-11-2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