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南阳 >> 走进南阳 >> 印象南阳 >> 浏览南阳

凝聚在南阳汉画像石上的历史与记忆 (二):唤醒沉睡千年的灵石

2013/4/7 19:00:58 点击数: 【字体: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我们这个民族日益衰弱任人宰割的时候,一批彷徨的知识分子发现了南阳汉画像石的价值。面对着凝聚在石头上的汉代辉煌,他们如获至宝,感受到了久违的民族自信,他们沉醉其中,仿佛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精神家园。他们敏锐地感悟察觉到,这些看似古老残缺的东西中,依然留存涌动着新鲜的艺术生命的信息与光芒。

    大量风格独特、内容丰富的汉画像石的发现和收藏,使南阳这座汉代重要城市在某种意义上复活了,让人们知道了南阳在汉代文化中不可取代的地位。一位日本学者说:“研究唐代文化要去西安,研究宋代文化要去开封,研究元、明、清文化要去北京,而研究汉代文化只能去河南南阳。” 

    名家慧眼发现灵石

    在全国汉画像石分布的四大区域中,南阳出土的汉画像石数量最多且风格独特。但在80年前,南阳汉画像石还不为人知。它的发现、保护、收藏和研究,浸透了数代研究者的心血和汗水。 


    董作宾(字彦堂)是著名的甲骨文研究专家,与郭沫若等人并称甲骨“四堂”。1923年,还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的董作宾回到家乡南阳过假期,发现路旁乡人蹲坐的大石块上,铭刻有人物、动物的图案,那图案古朴而大气、粗犷而神秘,绝不是现代人雕刻的。董作宾在附近寻找,惊奇地发现这样的石头不是一块两块,河边的捶衣石、民宅的基石、路面铺的石头上,都有一些类似的“雕画”。国学素养很高的董作宾认为,这些“雕画”具有典型的汉代艺术特征。经过认真的考证,他认定这是汉代的遗物。在这以前,人们只知道山东有汉画像石,没有人知道南阳也有汉画像石。尽管由于种种原因,董作宾没有对南阳汉画像石做更多的研究,还不知道散落于南阳各地的这些石头出自何处,有什么用途,但他的发现让匿迹1000多年的南阳汉画像石开始“浮出水面”。

    几年后,南阳籍著名教育家、方志学家张中孚奉命回宛赈灾。工作之余,他偶然发现一些房屋的墙基所用的石头上有画像石刻,与山东所发现的汉代画像石很相似,于是他“访拓宛境金石于荒桥野寺,得画像数石”,“重往寻访,又得数石”。就这样,他累计寻访到40多块汉画像石。赈灾任务完成后,他带着40多幅汉画拓片回到开封。从这些汉画拓片中,当时的河南博物馆馆长关百益选取40幅编成《南阳汉画像集》一书,1930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发行。《南阳汉画像集》是介绍南阳汉画像石的第一本图集,自此南阳汉画像石引起全国学术界的关注。

    1931年夏,南阳暴雨成灾,白河洪水泛滥。位于南阳城西南18里草店村、后来大名鼎鼎的草店古墓被洪水冲刷而出,南阳驻军宋天才师派士兵挖掘,得文物三担。这些文物都被偷运出去变卖了。第二年,当时的南阳县教育局局长孙文青到草店墓察看,这时墓已经被淤泥所埋,只露出石头墓穴的门楣和梁。孙文青雇人进行清淤,发掘出汉代陶器碎片,重要的是在巨大石块所营造的墓穴中,发现了27块画像石。 

    一年后,他又先后到南阳县北石桥镇和广阳镇(现方城广阳镇)的两座汉墓拓制汉画像石30多幅,揭开了南阳汉画像石出处和用途的迷雾,使人们知道南阳汉画像石原来是汉代人建墓的材料。

    在一两千年的漫长岁月中,不知道多少汉墓被盗掘和拆毁,墓中的珍宝被盗窃一空后,画像石也被挖了出来。这些画像石或散落在荒郊野外,或被移作别用,有被当做石凳、捶衣石、脚踏石、上马石的,有的则成为住房的基石、石级、路面、桥墩。岁月尘封了人们的记忆,没人知道这是汉代画像石了,在民间传说中,这些雕画的石头,成为神仙造化的景致。直到董作宾、孙文青等南阳人拂去厚厚的尘埃,才发现了沉睡千年的汉代灵石。

    1933年,已经成为甲骨学名家的董作宾重回家乡。在南阳城北门外,他发现了4块画像石在野外任凭风雨剥蚀,有的画面已经模糊不清了。他组织人力,把数百公斤重的画像石运到南阳民众教育馆保存,随后,孙文青等人也把所发现的汉画像石中能搬迁的移入民众教育馆集中保护。两年后,在当时南阳专员罗震的支持下,汇集了118块汉画像石的南阳汉画馆正式成立,将汉画像石镶嵌在回廊式的墙壁间展出,这是全国第一家汉画馆。

    在南阳汉画像石的发现和保护史上,最不能忘记的是孙文青。在发现汉画像石之后的10多年中,包括在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他组织同道在整个南阳的范围内调查寻找汉画像石。他们以南阳城为起点,往返千里,发现有散存画像石的街、巷、村65处,寻找到画像石700多块,并把这些画像石的拓片分编成《南阳汉画像石汇存》五集出版。 

    投资建馆保护灵石

    对中国古文化越有研究的人,越看重南阳汉画像石的价值。面对南阳汉画像石,他们会被深深吸引,热烈地爱上这些古中国人留下的灵石,那种爱,极其虔诚。著名戏剧家田汉先生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

 

    1956年底,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田汉来南阳考察工作。在文物工作者的陪同下,他参观了南阳汉画馆。当听人介绍说南阳市区内著名的魏公桥和七孔桥使用了100多块汉画像石的时候,他马上前往察看。抚摩着砌在桥上的画像石,田汉连声叹息:“太可惜了,太可惜了!”他提出了“抢救汉画”的建议,吩咐随行的南阳领导,一定要采取临时保护措施。

    几天后,田汉到方城调查地方戏曲文化。当得知方城县博望桥上有许多汉画像石的时候,他不顾雨雪纷飞前往调查。当时交通条件差,在距离博望桥还有数公里的地方,道路被阻断无法前行。无奈之下,田汉沐着雨雪,面对博望桥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三个躬,表达内心的遗憾和眷恋。 

    回到北京后,田汉怎么也忘不了风雨中的汉画像石,他马上给河南省政府的领导写信,建议省政府拨出专款,采取有力措施抢救南阳魏公桥和七孔桥上的汉画像石以及城区散存的汉画像石,并建议再建一座汉画馆。河南省政府对此十分重视,1957年拨出专款改造七孔桥,从桥上拆下汉画像石数十块,并决定搜集、搬迁汉画像石所需的经费由财政实报实销。田汉关于再建汉画馆的建议,也在第二年被采纳。 

    南阳汉画馆始建于1935年,由于发现的汉画像石越来越多,它们的这个“家”就显得十分局促了。1958年,河南省政府拨出2.8万元专款,建起了一座“汉画馆二代”。这个馆展厅面积扩大到近千平方米,陈列方式仍用壁间镶石的办法,共收藏展出汉画像石500余块。郭沫若先生为新馆题写了“汉画馆”门额。

    到上世纪70年代,随着农田基本建设和城市基建发展,唐河针织厂汉墓、唐河汉郁平大尹墓、方城东关汉画像石墓等17座完整的汉画像石墓被发现、发掘。南阳汉画像石的数量激增,汉画馆藏品由原先的500余块猛增至1000余块。为了妥善安置这些千年灵石,1979年,南阳人建起了“第三代”汉画馆。“第三代”汉画馆展厅面积1700余平方米,采用具有汉代南阳画像石墓特点的“回”字形结构,展出画像石精品187块,馆藏画像石总量已达1500块。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南阳汉画馆收藏的汉画像石达到2000多块,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决定投资新建一座规模更大、功能齐全,融展览、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馆舍。经过10年的努力,总投资1000多万元的“汉画馆四代”终于在1999年12月竣工并对外开放。

    大量风格独特、内容丰富的汉画像石的发现和收藏,使南阳这座汉代重要城市在某种意义上复活了,让人们知道了南阳在汉代文化中不可取代的地位。一位日本学者曾经这样说过:“研究唐代文化要去西安,研究宋代文化要去开封,研究元、明、清文化要去北京,而研究汉代文化只能去河南南阳。” 


    解读汉画唤醒灵石

    南阳汉画像石上,有不少“拥彗”图。彗就是我们现在的扫帚,“拥彗”就是拿扫帚对着客人。如今拿扫帚、拖把对着客人,是很不礼貌的举动,有“扫地出门”的意思,但在汉朝,这可是必不可少的待客之道。原来汉朝人衣服宽大,常常拖着地,主人“拥彗”待客,是告诉客人,为了迎接您的到来,地面早就打扫干净了。虽然汉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定型和成熟期,我们今天的文化都是从那时候延续而来的,但发展演变到今天,有些东西的意义竟然变得截然相反了。今天人们以龟骂人,汉朝人却敬龟若神,甚至汉代的印把子都多是“龟钮”。因为那时候人们把龟视为甲虫类之首,龟的形象也为古人喜欢,它上圆像天,下方似地,背上有盘若山,四趾转运以应四时,龟背上玄文交错,像天上的列宿,因此汉朝人对龟非常尊敬。汉画像石中,龟也是常见的形象。


    在汉画像石上看到的,更多的是文化的承续。比如现在我们过年贴对联和门神,汉画像石墓的墓门上也有类似的东西;再比如汉画像石上雷公、风师、雨师的形象,也是如今民间最常见的“神”。 

    汉朝文化还没有受到外来文化强有力的影响,可以说是纯粹的本土文化,很多学者因此看重汉文化的研究。南阳汉画像石一经发现就引起了广泛关注,但由于资料有限,只有孙文青等人进行过一些研究工作。建国后,滕固、周到等人从不同角度进行过一些研究。周到在南阳天文画像石上,发现了日食和太阳黑子,证明汉朝人的天文学知识足以让人刮目相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后,大批汉画像石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上世纪80年代后,汉画像石研究全面开花。诸多专家学者从历史、考古、艺术、天文、民俗等诸多学科将南阳汉画像石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综合或者专题研究。南阳本地的汉画像石研究,也十分活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首次全国性汉画学术研讨会、首次专题性学术研讨会——“汉画与古代体育”、首次国际性汉画研讨会,都是在南阳召开的。 

    现在,美国、日本的学者已经对汉画像石有了深入的研究,在美国关于汉画像石的研究还形成了几个流派。其中日本学者土居淑子提出从坟墓艺术的视角研究汉画像石。关于汉画像石的研究,从对单块画像石的解释,发展到将其作为整个墓葬建筑艺术的重要构件和丧葬仪式过程的组成部分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东南大学张道一、刘道广两位先生则提出了建立“汉画学”的想法。他们提倡研究者跳出对单张画像石拓片收集、著录、玩味、欣赏的旧套路,把画像石置于整个墓葬艺术和丧葬文化中加以研究,深入发掘汉画像石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着重把握汉画像石艺术与人的信念、理想之间的关系,确立其在文化史上的应有地位,实现汉画像石研究文化视角的转移。

    有位专家对记者说,汉画像石是扇门,你要没钥匙,这扇门就是一堵墙,不过是冰冷的石头;可你要有了钥匙,呈现在你眼前的就是令人激动的无限风光。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南阳市委统战部(2011-8-2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