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南阳 >> 名人名家 >> 逸闻趣事 >> 浏览南阳

寻迹范蠡

2014/12/29 16:50:12 点击数: 【字体:

    甲午初夏,微风习习,万木葱茏,商南范蠡民间文化研究会采风组一行来到河南淅川县境。因故乡与千年古镇荆紫关毗邻,发源于秦岭流经商洛的丹江河水汇于斯,与此地谋面,总有一种亲切感,恰似久违的益友重逢,有万语千言想倾诉。

  县城脚下的那尊汉白玉雕像,尽显一代政治家、军事家、实业家风采。多少次从旁边路过,不识那个“蠡”字,淡化了对这座园林的兴致。直到有一天,听说范蠡来过商南,才对这位古贤有了深层次的了解,范蠡的形象在眼前高大起来,景仰之情油然而生。

  生于公元前536年的范蠡,出身贫贱,博学多才,与好友文种不满楚国政治黑暗投奔越国,辅佐越王勾践,实现兴越灭吴的政治抱负。功成名就便激流勇退,泛舟五湖,遨游四方;致富后没有变成守财奴,而是仗义疏财,惠及民众。有了这些超然之举,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

  出仕越国之前,范蠡正当青春年少,游历四方,增长见识。丹江一岸,与宛地三户邑(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同属楚地,相传公元前517年初夏,范蠡驾舟逆江而上,原打算溯源秦岭,舟行至商南境内红鱼口,遭遇连绵阴雨,山洪暴漫丹江,舟不能行,遂弃舟登岸,一路向西,来到距今商南县城5华里的任家沟。这里山清水秀,绿树成荫,一年四季嘉果满枝,清香四溢。居住日久,范蠡与当地山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教农夫改良农具,深翻土地,产量大增。好友文种多次催促,范蠡才回到宛城,一道去了越国。在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中,无论是在吴国寄人篱下的尴尬境地,还是驰骋疆场叱咤风云,抑或富甲天下得意之时,范蠡都没有忘记任家沟这个让他无比怀念的地方。至于70余岁后归隐山林,是否回过任家沟,便不得而知了。

  范蠡博学多才,常人所难企及。他有敢于担当的高贵品质,当越王勾践将要带着妻子赴越国当奴仆时,本欲带文种前往,范蠡自告奋勇愿随越王同行;他有超乎寻常的智慧,在夫差生病时,范蠡指使勾践尝夫差粪便,以迷惑夫差,进而夫差对勾践动了恻隐之心而不杀之;知进退,曾告诫好友文种,越王为人,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正可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灭吴后,范蠡隐退,辗转到齐国,拜为相国,才三年,再次激流勇退,向齐王归还相印,散尽家财,一身布衣,三次迁徙至陶,操计然之术,经商成巨富,成为儒商之鼻祖。文种未听其劝阻被越王逼之自刎,范蠡知进退安享天年。

  范蠡生于楚,长居吴越,足迹遍及天下。至陶经商,看重的是陶地居天下之中,东临齐鲁,西接秦郑,北通晋燕,南连楚越,交通便利,人烟稠密,物产丰富,最宜经商。

  仰视范蠡塑像,品读基座铭文,其形象变得越发高大,是他赋予了这座城市的深邃内涵。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商洛日报(2014-09-0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