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走进洛阳 >> 印象洛阳 >> 浏览洛阳

洛阳地名探源 今日小村古滑都 往事历历叹兴亡

2013/11/26 16:01:26 点击数: 【字体:

洛阳地名探源 今日小村古滑都 往事历历叹兴亡

建于清道光年间的滑国古城门。
 
    今日地名:滑城河村

  地方状况:滑城河村位于偃师市市区东南约20公里处,隶属府店镇,是府店镇府北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村子处在古滑城遗址上,现有居民400多人,以从事农业种植为主。

  村名由来:春秋时期滑国都城在此,都城东、北方向有河沟名滑城河,因此得名。

  小小村庄 曾为国都

  从府店镇出发往东北方向,也就一二里的路程,就到了滑城河村。

  村子里比较寂静,车子经过之处,街道边人家门口的阴凉地儿,只见两三个男女闲坐着拉家常。听见车轮响,他们老远就扭过头来,带着好奇的眼光。

  多亏热心的府北村党支部组织委员冯现好,带着我们找到了同样热心的滑城河村村民冯双海—— 一个对古滑城历史颇有研究的土专家。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向村子的更北处走去。

  眨眼就出了村子,一条水泥村路,路边田里的玉米已经一人多高。下了一个坡后,我们停在了一方空地上,空地的东边,是一个青砖砌成的城门,城门不大,有六七米高,两米多宽。城门洞上方,嵌着三块青砖,砖上刻着三个字“古滑城”,下面的落款是“道光十七年三月立”。

  古城门正对一个斜坡,斜坡南北两边,是两堵高高的土崖,冯双海告诉我们,这就是滑国故城的城墙。我们走到近前,细看其中的一段,厚厚的黄土从脚下壁立而起,到两米多高处,土层变得混乱起来,夹杂着许多碎瓦片,碎片的棱角枝枝杈杈,向外伸着,从这些伸出的残片上来看,土层中堆摞的有筒瓦、板瓦、瓦当等。瓦层的上方,是两米多高的夯土层,夯土层的上方,就是以前的都城现在的庄稼地了,郁郁葱葱长着一人多高的玉米。

  “瓦片是我们这儿最常见的遗物了。”冯双海说,现在的滑城河村,就坐落在滑国故城遗址上,平时乡亲们犁地,带出最多的就是大大小小的瓦片,拾都拾不完,他家里就有一堆这样的瓦片,是当年建房挖地下室时挖出的,“它们在地下两三米处,结结实实地堆积在一起,弄得那个层面的土非常不好挖”。

  除了瓦片,乡亲们在耕作时,还捡到过生锈的箭头,发现过埋在地下的根脚(豫西农村对房屋地基的俗称),“根脚上的石头大着呢”!

  滑国故城 弹丸之地

  眼前的景象和冯双海的叙说,让我们油然而生的,是对2000多年前古滑国的遐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滑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准确地说,是周王室的一个四级封国,它很小,小到什么程度?面积25平方公里,现在的半个府店镇不到,是个典型的“弹丸之地”,属于谁想欺负就欺负的那种。历史上的滑国不是给人当附庸就是被人收拾,它先依附于卫国,后来被郑国收拾,再后来被秦国灭掉,最后成为晋国的领土,终其一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可怜之极”。

  国家那么小,都城自然也不大,据《偃师县志》记载,滑国故城“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较窄,北部依地形向西突出一部分,宽约1000米,中部宽700米,南部宽约500米,总面积14万平方米”。

  滑国故城在1962年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发现,与它一起被发现的,还有许多春秋和战国时代的遗物,包括鬲、罐、盆、豆等陶器。

  时近中午,我们站在古城门的门外,遥望东北处一段城墙,残缺的城墙壁上,是后人开出的一孔孔窑洞,这些曾经是当地人生活的地方如今早已无人居住,现在看到的,只有旷野中的荒凉与寂寞。夏日的阳光慢慢悠悠地洒在青翠的玉米叶上,从容舒展,无声无息,时间的悄然流失中,涌起在我们心中的,是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兴亡的感慨——“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弦高犒军 滑国遭殃

  讲滑国故城,不能不讲弦高犒军,这个有名的历史故事就发生在滑国。

  这事得从秦国伐郑说起。

  秦国的封地,大家都知道,在今陕西一带。郑国的封地,在今河南新郑一带。秦国到郑国,从西到东,要经过许多诸侯国。

  秦国到了秦穆公统治的时候,有一天,有个叫杞子的人派人给穆公送信,信中说:“郑国人将北门的钥匙交给了我,让我看管北门,你赶紧来吧,来了我把门打开,里应外合,灭掉郑国。”秦穆公一听,多好的事儿呀,他有点动心了,就问身边的大臣蹇叔。蹇叔是个明白人,一听就连说不可,“经过几个国家上千里路去袭击别人,很少有成功的。我军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不能去”!

  秦穆公觉得郑国唾手可得,坚持要去,就派了孟明等三人带兵袭郑。

  老一坚持要打,谁也没办法,蹇叔只好去为部队送行,他哭着对孟明说:“明啊,我看着你出军却看不到你回来呀!”穆公一听,咋还没出兵你就来送晦气?真是个乌鸦嘴!他很生气:“你个老不死的,你懂啥呀!你咋不早死呢,你要早死,你墓地的树都有一抱粗了啊!”

  蹇叔的儿子也在出征的军中,蹇叔又哭着送他:“儿啊,你回来时一定会遇到晋国的伏击,他们伏击的地方必定在崤山。崤山有两座山峰,它的南峰,是夏朝君王皋的墓;它的北峰,是周文王避风雨的地方。你必定死在它们之间,我到那里收你的尸骨吧!”

  秦国的军队出发了,这天来到了滑国地界。

  再说郑国有个叫弦高的,是个牛贩子,这天他又往王城洛阳贩牛,半路上遇见一个老朋友,两人谈论时政,朋友告诉弦高,穆公派兵袭郑,快要到了。

  别看是贩牛的,弦高可是个不折不扣的爱国者,他一听这话急了。焦急中弦高忽生犒军之计,他一面派人火速回郑通报敌情,一面选出肥牛十二头、好牛皮四张,坐着小车就迎向了秦军。

  弦高在滑国遇着秦军,他献上活牛和牛皮,对孟明说:“我们国君听说贵军要路过我国,特派我来迎接,犒劳大军,我们国家贫穷,无以厚赠,届时您若小住就提供一天的粮饷,路过就负责一夜的宿卫。”

  孟明一听,完了,敢情郑国已经知道了偷袭的事儿并做好了迎击的准备,这样下去还有啥意思,于是对部下说,算了,撤吧。

  弦高救了郑国,却坑了滑国,你想,秦军大老远地从陕西跑来,怎么会甘心空手而返呢?好歹得弄点啥回去。弄啥?把滑国灭了吧,于是就地开打,灭了滑国。

  灭了滑国的秦军并没有捡到好果子,他们在归途中遇到了晋国军队的伏击,几乎全军覆没。遭袭的地方,就是蹇叔所说的崤山。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洛阳晚报(2008-07-1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