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小就来洛阳了,但具体是哪一年,学术界没有定论。外地学者中有说他13岁来洛阳的,也有说他20岁来洛阳的。但我市有学者说他6岁就来了,一直生活到66岁才离开。
老子为什么来洛阳?又有多种说法:一说他来洛阳为做官,一说他来洛阳为求学,一说他不过是随父移居洛阳而已。还有说他专为寻找周礼而来,并说“只有老子‘入周寻礼’在前,才有了孔子‘入周问礼’在后”云云……
若论古今第一慈祥老人,当属老子。
老子给老百姓的印象是睿智、神秘、从容、祥和。他不像孔子、孟子那样严肃,也不像“二程”那样总是板着脸。老子是比较有魅力的人,沉默而有内涵,身上有祥和之气,甚至走动时都携带一抹紫气。
紫气是一种祥瑞之气,由可爱的老子先生随身携带。据说是函谷关关令尹喜最先看到紫气的,所以他知道马上会有圣人来临,果然不一会儿老子就来到关前。其实据洛阳人民多年考证,最先看到紫气的不会是尹喜,而是与尹喜同时代的洛阳人。
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那老子是由东边鹿邑县而来,他步入社会的第一站是洛阳,最先看到他的当然是洛阳人,而不是洛阳以西的函谷关关令尹喜。
其实我这也是说笑话,要论老子莅洛原因,必须从他的童年说起。
一
老子生而奇特,是一个耳朵性感的男生。
老子耳朵大,垂而润,故名李耳。这是一种富贵相,这种长相要是放到今天,便是一个“超男”,不定会迷倒多少小女生。但李耳的童年,却不怎么幸福,史书上都说他又得放牛,又得捡柴,因此推断他是个农村户口。
春秋时代的人本来就生活在一个模糊的文化背景下,司马迁在《史记》里也说不清楚老子的生平事迹,只“赐”给这位世界名人450个字,所以后来史家每每谈起老子,更喜欢用民间版本,反倒显得生动详细。
但民间传说也有许多谜团,譬如老子的出生过程就一定是有问题的。第一,民间传说母亲怀他时肚子疼,而且怀了81年才生下他,这说明他母亲生他时是难产。第二,他不从正常渠道出生,而是拱破母亲的右肋(一说拱破腋窝)出生,说明他母亲是剖腹产。第三,他生下来便是个白胡子老头,还会说话,说明他早慧,是一个潜在的思想家。
还有就是老子小时候没少折腾他的老师,总是问这问那,而且刨根问底。一日,竟追着老师问战争之事。
商容老先生只好说:“天下之事,和为贵。失和则交兵,交兵则相残,相残则两伤,两伤则有害而无益。故与人利则利己,与人祸则祸己。”老子问道:“天下失和,百姓之大害也,君何以不治?”
先生回答:“民争,乃失小和也,失小和则得小祸,然而君可以治也;国争,乃失大和也,失大和则得大祸,大祸者,君之过也,何以自治?”
老子想了一会儿,又有问题了:“君不可自治,神何以不治?”先生道:“这个么,先哲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这天晚上,轮着老师睡不着觉了——天呐!我怎么摊上个这么难缠的孩子?教了他3年,被他跟着屁股追问了3年!总是没完没了地问!这可怎么办?
最后,商容老先生终于想出办法。他对老子的家人说:“我的学问,已经不能满足李耳的求知欲了。我建议李耳去京城洛邑求学,那里有很多专家学者,个个都是饱学之士。孩子到了那里,可以直接看到河图、洛书和《易经》,对他是很有好处的。”
现在我们知道了——李耳同学是在老师的建议下来洛阳深造的。
老师是让他来学习的,不是让他来做官的。
但他却没有立即来洛阳。
二
他没有立即来,原因是什么?不知道,历史没有回答。
只知道他的商老师离开后,有段时间他还呆在故乡,在“师承”上有这么一段空白。但爱学习的李耳朋友并没有虚度光阴,他开始自学、自悟。民间流传着他的“自悟”故事。
一年春天,村中来了个卖牡丹根的商贩。这人能说会道:“这是红牡丹,开花鲜艳艳。头年种下去,来年香满院。”李耳随着众人买了一棵牡丹根,种下去,长高了,却是棵带刺的酸枣树。
次年春天,又来了个卖牡丹根的商贩,李耳问:“这是酸枣树?还是真牡丹?”不料这个商贩不爱说话,只说了一句:“想买你就买,不买你走开!”服务态度不如去年春天来的那个商贩。这一次,李耳也随着众人买了,种下去,长大了,开出了牡丹花。
通过这次实践,李耳有了重要心得:“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由此可以看出,老子小时确与其他小孩不同,能把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分析归纳,“整”出一个道理。
可见老子在离开家乡来到洛阳之前,已经很爱动脑筋了。那他到底何时到洛阳来的呢?我市史学界有一种说法:老子是公元前565年春天来洛阳的。这一年,他爸爸李乾回到家乡鹿邑收拾行装,举家迁往洛阳。这件事在《康熙鹿邑县志》中有明确记载。
若按老子大约出生在公元前571年来推算,这年老子确实是6岁。先秦史研究专家蔡运章先生就持这种观点——《老子——辉煌一生在洛阳》引用蔡先生的话:“老子6岁随父入周到洛阳,21岁为周王室柱下史,在洛阳生活60年。”
但外地学者说:老子是公元前558年来洛阳的,那年他已经13岁了。更有其他学者说:老子到底何时来洛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来了洛阳,而不是去了偏僻的撮儿小国,他来洛阳就可以从丰厚的周礼中汲取文化营养了。
这话是对的,老子来到洛阳之后,就住在如今瀍河区东通巷北头西侧。住处附近有两条河,一条是瀍河,一条是洛河。他常常看着河水思考,悟出很多道理,其中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第八章),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啧啧!看看人家老子,看到两条河,就能悟出条大道理!好像人家生下来就是来“整”大道理的,就是来为我们后世做指路明灯的!有时候想想,真怀疑老子、孔子这样的人是上天故意安排来为人类指路的,因为他们都是在文明刚刚起步“几分钟”后,就站在十字路口为人指点迷津的智者,使我们少走了多少弯路啊!
神了!
但说实话,他们都不是神,都不是生而知之者,而是学而知之者。老子的这些理论,带有朴素的辩证法味道。但有人说他关于“水”的开悟,并非其看到水之后的自悟,而是他的老师常枞启发他的结果。
三
据说来到洛阳之后,老子又拜了一个老师常枞(一说此人是他在家乡时的老师)。由于年代久远,史料稀缺,关于这位老师的记载很少,我们只能从汉代刘向写的文章中了解一件事——
年老的常枞病危时,李耳跑来见老师最后一面。可老师连喝水的力气都没有了,李耳感到悲痛,想哭。但老师说:“李耳,你过来,看看我的牙齿还在吗?”
李耳看了看说:“您的牙齿脱光了,没有了。”
“那我的舌头呢?”
李耳回答:“您的舌头还好好的在那儿!”
“那么,你懂得我的意思了吗?”老师笑了笑。
“哦,我明白了!老师!”李耳同学悟性真好。他说:“坚硬的东西,最终会消失掉;而柔软的东西,却相对长久一些。” 老师感到欣慰,说:“我可以死了!”就死了。这老师真够伟大,在生命最后一刻,还用自己的器官,给学生上了一课!只是我怀疑他没有牙齿,怎能发出“牙齿”的“齿”字。
但我们敬佩的是老子!因为触类旁通,才是做学问的料。
不过,从上面这段对话中,可大致了解李耳从老师那里继承了什么思想。我市学者蔡运章先生说:“老子‘尚柔’,主张‘抱雌而守雄’。在老子看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的了,但水有三大特性,具‘三德’:第一,水能滋养万物,而无私心。第二,水很柔弱,不争而谦让。第三,水往往蓄居于人们所厌恶的卑下的地方,但正因为此才成为江海,成为含纳百川的‘百川王’——水的这种特性,已经很接近道了。”
而有道德的人,就像水一样,总是藏而不露,是含蓄的、内敛的。所以老子说“守柔曰强”,你守住了柔弱,就是刚强了。
老子来到洛阳之后,深深被河洛文化所折服。他听说洛阳西边(今洛宁县长水乡长水村)有洛水出水口,地貌奇特,而就在这河出口的地方,神龟浮出,背上的数字排列成奥妙图形,这就是“洛书”;他还听说孟津黄河边,有一龙马,身负一图,出于黄河波涛之间,这就是“河图”;他还听说,伏羲根据龙马身上的图案,画出了八卦。八卦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8种自然现象,人们根据这些符号和图案,编出了《易经》。
老子惊异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都来自洛阳这块地方,这使他感到震撼。他经常研究“河图”、“洛书”、《易经》。他还到他父亲工作过的地方,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什么天文地理,人伦纲常无所不学,《诗》、《书》、《乐》无所不览。
最可怕的是他小小年纪,读书能触类旁通。而事实证明这个名叫李耳的人,不但耳朵管用,能把听到的所有知识都捕获;而且眼睛厉害,能细致入微地观察事物;脑子好使,能根据观察,归纳总结“整”出一番哲理来!真是个全方位人才啊!他用他的实践和进步,告诉时人啥叫“全面发展”!
随着学识不断长进,老子的名气越来越大。公元前551年前后,朝廷史官空缺,老子被选中,担任了守藏吏,这个职位相当于如今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这简直像是为他量身定做一般——因为他正想研究典籍呢,正好让他当了管理典籍的官,真是好运兴,张帆便遇风!
冲吧老子!前面的辉煌和寂寞,都等着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