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走进洛阳 >> 印象洛阳 >> 浏览洛阳

匾额背后的故事 妙手回春治眼疾 功同良相鲍焕章

2013/11/25 16:47:05 点击数: 【字体:

匾额背后的故事 妙手回春治眼疾 功同良相鲍焕章

    匾额状况:“手妙景和”匾长206厘米,宽98厘米。上款为“恭颂大国手文翁鲍老先生大人之懿行”,下款为“江西即补直隶州州判愚晚尤士奇拜题。大清光绪三十三年梅月上浣吉日,郭腾蛟、张文兴、古道存、张文奇、陈恪三、郭才、张耀寰、李九经、陈兴泰仝拜。”

  专家评析:此匾的主人是一位眼科医生,送匾人盛赞其医术高超,用药平和、稳当、有效,妙手回春。“州判”为中国古代文官官职名,在清朝之位阶约为从七品,是地方衙门辅佐主官的基层官员。梅月,指的是农历十二月;上浣,唐制,官吏每10天休息洗头一次,后遂称每月上、中、下旬为上、中、下浣。梅月上浣就是农历十二月上旬。

  匾出偃师南蔡庄

  “手妙景和”匾的发现纯属偶然,6月10日,我们在偃师市首阳山镇南蔡庄村采访,村里有一本贤达人士编的《南蔡庄史话》,翻看《史话》的过程中,无意间看到了这块匾的照片。一问,匾还在。在几位热心群众的带领下,我们扣开了村民鲍茹范家的大门。

  匾的主人叫鲍焕章,是鲍茹范的先辈。匾是鲍茹范的父亲鲍自立在世时从村里的学校搬回家的。几年前,学校校长请鲍自立在学校的墙上写标语,但墙太高,够不着,得弄个东西架起来,站在上面写。有人从学校的杂物间拖来一块大木板,鲍自立无意中一看,这是块匾,而且还是写给自己家的祖上的。他跟校长商量,这是俺家的匾啊,让我拿回家吧,掏俩钱也行,校长倒也爽快,既然是你家的,你就拿走吧,掏啥钱哩。一个教师见了说,这块匾让他当床板睡了好多年了。

  鲍自立将匾搬回家中,扫去积年的尘土,重新上漆描字。我们见到它时,它正静静靠在一间屋子里的一面墙上,面朝里。匾的旁边堆有不少杂物,记者和鲍茹范费了好大劲,才将它抬出屋外。又见天日的匾额保持着当初重新油漆的新鲜样,金字黑底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眼科名医鲍焕章

  鲍焕章,字文庵,生于1872年,卒于1930年,是一位有名的眼科医生。他少年丧父,由母亲辛苦抚育成人。成人后的鲍焕章在耕读之余,爱上了眼科医学,他苦心钻研,锲而不舍,多年后终成一方名医,在当时的洛阳、偃师、孟津、巩义一带享有盛誉。

  关于“手妙景和”匾的来历,有下面一段传说,清朝光绪三十三年,即公元1907年,洛阳举人尤士奇,就是题匾的那个“江西即补直隶州州判”的父亲眼睛得了病,病得还不轻,很多医生都治不了。尤士奇慕名来到南蔡庄,求救于鲍焕章,鲍焕章仔细诊断后用药,药到病除,尤家人感激万分。

  同一时期,洛阳商界有个比较有名的绅士叫陈恪三,眼生云翳,用医生的话说就是眼球角膜上有了疤痕,视物模糊,十分痛苦。陈恪三到处求医,但均无功而返,弄到最后,病情不轻反重,眼睛啥也看不见,瞎了。

  眼睛失明的陈恪三听说了尤士奇父亲的眼疾被医好的事儿,立马派人把鲍焕章请到了自己的家里。鲍焕章诊病开药,14服中药吃够,陈恪三的眼睛好了,云翳消失,眼前重现一片澄明。劫后余生般地,他欣喜若狂大喊起来:“我又看见了,我没有瞎,我没有瞎!”

  以后的几天里,陈恪三带着鲍焕章,访遍了洛阳的同行和朋友,每见一个人,他都要激动地说:“都说我眼睛瞎了,可我没有瞎,是这位鲍先生又给我了双眼,我要感谢鲍先生一辈子。”

  医好陈恪三眼疾的事儿轰动了当时的洛阳城,鲍焕章声名远扬,找他看眼病的人络绎不绝。在洛阳义诊20多天后,他才得以脱身回家。

  之后,尤士奇、陈恪三和其他一些眼疾被治好的患者为鲍焕章赠送金字匾额,称其“手妙景和”,赞其医术高、医德好,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翰林折服送匾幛

  大约是在陈恪三等人送匾两年后,当时洛阳文化界的名人,被人尊称为翰林的林东郊也找上鲍焕章的门来。

  林母岳太夫人眼睛患病,虽经多人诊治仍疼痛难忍,昼夜难眠。林东郊心急如焚却束手无策,这时有人给他介绍了鲍焕章。

  翰林如遇救星,赶紧派人将鲍焕章请来,刚刚诊断完毕,他就迫不及待地问:“先生,您看这病?”“病是够严重,但若及时用药,还有希望。”鲍焕章开下处方,要求照方抓药,尽快给病人用上。

  翰林有个妹妹,颇通医道,这处方传到了她的手里。拿起处方仔细揣摩一番后,她对其中的一味药提出了不同意见。意见被转达给了鲍焕章,他听后不慌不忙地说:“姑娘的意见很有道理,若按常规,这药是不能用,但据我的临床经验,老太太的病服用此药,还是必要的。”他又给林家人吃下定心丸:“请放心服用,绝没问题,今天我就守在这儿不走。”

  时已至晚,岳太夫人服药后卧床歇息,一夜熟睡。第二天一大早,鲍焕章就起床询问病人病情,林家人称老夫人服药后沉睡至今未醒。不醒好,不醒说明药起作用了。鲍焕章提醒不可惊动老夫人,让她睡足睡够。

  又用几天药后,岳太夫人眼病痊愈,林东郊惊喜万分,一定要给鲍焕章挂匾致谢,鲍焕章推辞不过,便说:“匾还是挂给我母亲吧,因为母亲为我的成长付出太多了。”感动之余,翰林亲笔题写匾幛各一,匾曰“和丸春薄”,是送给鲍母的,赞颂鲍母像唐代夜晚给儿子和熊胆丸吃助其勤学的杨氏一样教子有方;幛曰“功同良相”,意思是鲍焕章治病救人的功劳能跟辅国的贤能宰相相媲美。

  鲍焕章58岁时因病去世,下葬之日,乡亲们自发上路为其送行,良医大德,深入人心。

  鲍焕章的后人中,有次子鲍东俊继承其衣钵,行医救人,享誉一方。记者在南蔡庄采访时,了解到这样一件事儿,1970年秋,附近渔古村一村民打场时,右眼被谷穗打伤,疼痛难忍。病人被送到洛阳某医院,医生会诊后认定必须摘除眼球,否则会危及生命。同去的村干部背着医院回到村里,向鲍东俊求救,东俊认为并非无药可救,并开了几服中药。

  几个人将中药带到医院,明里装着用医院的西药,暗里让病人喝鲍东俊开下的中药。几天后,病人病情明显好转,就马上办手续出院,回家后继续接受鲍东俊的治疗。几个疗程下来,这个村民的病也好了,眼球也不用摘除了。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洛阳晚报(2008-06-13)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