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洛阳

名将之后 朝花夕拾千年曲

2013/4/15 14:53:16 点击数: 【字体:


    【缘起】

    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在洛阳大封天下,受封者除内陆诸侯外,还包括遥远的东西南北四海之神,宫廷每年都隆重祭海(神),于是便产生了配合祭海的音乐,这种音乐就是洛阳海神乐的源头。这种古乐流传命运如何?

    周朝礼乐定海乐

    首次听说洛阳海神乐,只知道它在洛阳市洛龙区一个叫古景花村的地方。我们在洛河北岸东行很远,到达一个叫做楼村的村庄,才知道古景花村是楼村很久以前的名称。

    洛阳海神乐的传人、海神社的社长郭鸿运十三四岁开始学习海神乐,命运却让他做了一辈子的中学教师。2000年退休后,他凭借一己之力着力恢复,自此开始与历史悠久的海神乐重续前缘。

    据《太公金匮》记载,武王伐纣统一中国后,在洛阳定都,并和姜子牙在洛阳定鼎九州,除了分封诸侯之外,还分封诸海之神,同时,制定了严格的礼乐制度,定期祭天、祭祖、祭海。为配合祭祀活动,还专门设置了祭乐,这就是洛阳海神乐最早的源头。

    由海神而创制出海神乐,则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秦始皇承袭周朝礼乐制度,在举行盛大海祭仪式时,专门设置了祭海乐队,这样便产生了祭祀海神的音乐;由秦而汉,海神乐得以发展;到了隋唐,海  神乐已成为最主要的宫廷音乐。

    安史之乱后流坊间

    宫廷的身份,听起来似乎邈远。不争的事实,它已跌落民间。这其中的变故,想必跌宕。

    根据郭鸿运的介绍,海神乐由宫廷进入民间,始自唐代安史之乱以后。安史之乱时,大将郭子仪因平定安史之乱有功,被天子封为“一字并肩王”,并被赏给宫廷宴乐。这样,深锁皇宫的宫廷音乐进入民间,海神乐亦如此。

    而据《洛阳市志》记载,海神乐作为隋唐时期主要的宫廷宴乐,是在五代之后传入洛阳民间的,因独在洛阳地区传播,故被称为“洛阳海神乐”,而民间的演奏团体,习惯被称为“海神社”。

    郭鸿运似乎更相信海神乐因郭子仪而流落民间的说法。郭子仪这位功高盖世的唐代名将,在郭鸿运家族的族谱上,被列为祖先,郭家现在仍存的建于明代的一座老房的门楣上,雕刻着“汾阳世地”的字    样,而“汾阳王”,正是郭子仪的封号。

    郭氏代代传衣钵

    唐代名将之外,郭鸿运所在的楼村古名古景花村,亦是跟唐代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郭鸿运带领我们来到楼村,在穿过从村中央经过的焦柳铁路的地下通道后,他说,此时所站的位置正是隋唐洛阳古城遗址的东门建春门,而我们的两侧,一条南北沟渠的东岸,则是古城的东城墙遗址。经时光的冲刷,城墙遗址已经不存在,不过在修村中道路的时候,曾挖出大块大块的石板,大概是建造城门基座时所用。

    从位置上看,楼村的东半部即紧靠隋唐时代洛阳城的东门,可谓京郊胜地。又因这里当时花木围绕,成为赏花胜处,故被称为古景花村。这就是其古名的来历。

    因郭家是郭子仪的后代,洛阳海神乐因此在楼村盛传不衰。作为海神社的主力,郭家更是名手辈出。

    最著名的第九代传人郭高山,更是名头响遍河洛,他解放前曾在洛阳东关一边做生意,一边开门授徒,教出了一大批好徒弟。他既能制作乐器,也能演奏乐器和导演戏剧。建国后,曾受聘于西南军区文工团,专门教授管子吹奏;后来返乡,多次参加各种活动,名噪一时。

    像所有流行于民间的音乐一样,建国后波谲云诡的形势,将洛阳海神乐逼向历史的角落,并逐渐被遗忘。

    2000年秋,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回家的郭鸿运,闲暇之际,参加一次由乡里组织的当地名人座谈会,遇到当年的同班同学、河南省戏剧家协会的副主席郭光宇。

    闲谈时,两人想起少年时代学习海神乐的情形。郭光宇建议,何不将海神乐恢复?如果现在不恢复,恐怕以后没人能够恢复得了了。

    这得到了郭鸿运的认同。郭鸿运十三四岁跟随伯父郭高山学习管子,对海神乐有一定的造诣。也许,通过努力,可以恢复久已不传的海神乐了。散会后,郭鸿运就赶紧联系郭孝宪、郭绍光两位同样退休的老教师,筹备重新恢复海神社。

    此时,半个世纪已经过去,原来的乐器、乐谱,早已不知所终;会吹奏的老艺人,也大多离世。就连他这个会吹管子的人,也找不到一根可吹奏的管子;即使找到管子,暌违了半个世纪,他还能回想起当年的那些音符吗?

    复活古乐四处寻

    困难是显而易见的,郭鸿运并不气馁。

    没有管子,他自己制作管子。原来的管子是锡管,他进行了改良,使用内锡外铜的形式,既可以保证管子的光滑美观,也可以保证其音质的不减。

    最难的是管子哨嘴的制作,要寻找上好的芦苇。但由于环境的变迁,记忆里到处都是的芦苇渺不可寻。他跑到偃师和伊川,仍找不到合适的芦苇。

    最后,郭鸿运骑着自行车跑到宜阳,在山沟里跟老乡四处打听,才在一条山沟背阴临水的地方,找到合适的芦苇秆。

    回来以后,他又把芦苇秆蒸软,进行刮、削等一番加工,终于制成了一个哨嘴。管子制作的成功,给他带来了信心。他联合50多名村民,自制或购买了各种乐器,还根据史料的记载,自费购买布料,制作出50多套唐朝时候乐队的服装,使乐队真正有了宫廷的味道。

    2005年年初,乐队进行了认真的排练后,在当年洛阳元宵节期间全市民间艺术节表演中,一举成名。

    这种遗失多年的古乐,经过民间人士的努力后,终于复活了。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东方今报 2010-11-01 作者:李长需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