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研究 让遗址“容颜”渐显
当我们来到位于偃师市二里头村南面的四角楼村时,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的钻探小队正在忙碌着,他们正在勘探分布在此处的铸铜作坊区。
在一片麦地里,钻探小队分3组用洛阳铲进行钻探,队员们通过观察土的颜色、堆积性质、致密度等,来判断土层所处的大致时间。一位队员戏称,他们几铲子下去,探出的可能就是3000年前的文明。
偃师市文物旅游局大遗址保护办公室主任张锁成说,50多年来,新中国三代考古学者对这一遗址进行了40多次发掘,使这片土地的神秘面孔逐渐清晰,让全世界为之震惊。
历次发掘
从1960年至今,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对遗址的发掘与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 考古人员建立了一至四期文化框架序列,揭示了1号、2号宫殿基址,发现了青铜冶铸遗址,清理了不同等级的墓葬,确定了遗址的都邑性质。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考古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抢救性发掘,其中包括铸铜作坊遗址;发现了多处建筑遗址和墓葬,出土大量陶器、青铜器、玉器、漆器、绿松石器等。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自2001年起,工作队对宫殿区进行系统钻探与重点发掘,发现并清理大型建筑基址数座;对宫殿区及其附近的道路进行了追探,在宫殿区外围,发现了纵横交错的大路;2003年春季,对已发现的道路进行了解剖发掘,并发现了宫城城墙;2004年,又在宫城以南发现了另一堵始建于二里头文化第四期的大型夯土墙以及绿松石器制造作坊等重要遗存。
2011年,经过考古人员一年多的考古发掘,又有一座保存很好的早期大型夯土基址被发掘。此基址台基坐北朝南,总面积超过2100平方米,由至少三进院落及东围墙、东庑组成,至少经过三次修建或增建。考古人员推断,其年代为二里头文化第二期,距今3600年至3700年,这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多院落大型宫室建筑遗址。在宫城东北部、宫室建筑群以北发现的一处巨型坑,总面积约2200平方米,据专家介绍,这一遗址,为探索偃师商城相关祭祀制度的源头提供了重要线索。
遗址概况
目前已基本探明,二里头遗址地处洛阳盆地东部,背依邙山,南望嵩岳,坐落在古伊河北岸的高地上,沿古洛河北岸呈西北至东南方向分布,其中心区位于遗址东南部高地。遗址范围包括偃师二里头、圪当头、四角楼和北许四个村,东西最长约2400米,南北最宽约1900米,现存面积约3平方公里。
遗址中心区分布着宫殿基址群、铸铜作坊遗址和中型墓葬等重要遗存;西部地势略低,为居住活动区;遗址的东部边缘地带有断续延伸的沟状堆积,可能为建筑用土或制陶用土的取土沟,同时也形成遗址东界。
经研究发现,二里头沿用时间较长,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一直持续到东周和东汉时期。而其兴盛时期为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也就是夏文化时期。
遗迹多样
经考古发现,二里头文化遗址规模宏大,设施完备,内容丰富,包括城防宫殿、陵寝、手工业作坊、道路以及当时的铸铜遗址等。
二里头遗址的宫城位于中东部,四周围有夯土墙,东西宽近300米,南北长360米至370米,面积约10.8万平方米。宫城内有数座大型夯土宫室建筑基址(1号至8号建筑基址等)。宫城外有呈“井”字形的四条大路相围,构成了二里头都邑的核心区域。专家介绍,宫城面积虽仅为明清紫禁城的1/7,却是后世中国古代宫城的鼻祖。
遗址的宫城内,至少存在着两组按中轴线规划的大型建筑群。其中,坐落于宫城西南部的1号宫殿,与位于其南大门正前方的7号殿建筑,在同一中轴线上,构成西部建筑群。坐落在东部的2号殿与位于其南大门正前方的4号殿建筑以及位于其北面的6号宫殿,构成东部建筑群。这是迄今确认的我国最早的中轴线规划的大型宫室建筑群。
手工业作坊主要包括铸铜作坊、绿松石器作坊和陶窑以及与制骨有关的遗迹。祭祀遗存包括以动物和人为祭品的祭祀建筑,分布于宫殿区北部。此外,该区域发现有墓葬400多座,水井数十口以及车辙印记、排水设施、灰坑、灶址等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