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古城,最让我感动的不是这座古城书本上的历史,不是现存的古老的地表建筑,也不是它的传奇、传说和丰富的故事,而是从唐朝迤逦而来的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像一根标杆,时刻聚集着人气,它像一架坐标,时刻标注着这座城市坚强不倒的轮廓。这条直线就是中山路,也有人叫它千年中轴线。
据史料记载,这条中轴线始建于公元781年,为唐朝宣武军节度使李勉所建。李勉任职开封后,感觉开封土地肥沃、人气丰沛,只是城池的狭小束缚了手脚。于是,他下令重新修筑城池。城池以他标杆的中心线为轴,向东、西、南、北均衡延伸,形成了一个方正有度、规模宏大、坚固宽广的城域。这座城域后来成为北宋里城的范本。
进入五代后,朱温在开封建立了后梁政权,开封成为后梁的首都。此后的后唐、后汉、后周一直以开封为都,这条中轴线也一直未变。值得一提的是周世宗柴荣。他是一位文韬武略的开明君主,在位期间,他一方面积极发动统一全国的战争,一方面努力改革时弊、清明政治,使国势日趋强盛。为了适应强盛和人口规模的需要,周世宗在唐汴州城的基础上,又广扩外城。据说还有一则周世宗打马为界的故事。就是让一名优秀的士兵骑一匹精良的战马,从朱雀门前打马一鞭,以战马一口气跑的长度作为外城的长度。据考证,当时的驻马点就在开封南郊的第十六中学院内,这也就是后来的南熏门的位置,这段距离的长度是24公里233步,唐李勉所建的中轴线也由此延长到南熏门。当时,这条中轴线则由州署前大街改名为御路。
宋朝是这条中轴线最为繁华的时期,宋朝称此中轴线为御街。宋朝先后于公元968年、公元1016年、公元1078年、公元1116年分4次修筑开封城。把开封分为皇城、里城和外城。皇城周围2.5公里;里城周围10公里155步,外城25公里165步。不管皇城、里城还是外城都由这御街串着。如果把皇城、里城、外城三座不同的城池比喻成三颗发光的珍珠的话,那么这条叫做御街的中轴线就是一条发光的金色丝线。《东京梦华录》上记载,“坊巷御街。自宣德楼一直南去,约阔二百余步,两边乃御廊。旧许市人买卖于其间。自政和间官司禁止。各安立黑漆杈子。路心又安朱漆杈子两行,中心御道,不得人马行驻。行人皆在廊下朱漆杈子之外,杈子里有砖石砌御沟两道,宣和间尽植莲荷,近岸植桃李梨杏,杂花相间,春夏之间,望之如绣。”从这段文字看,宋之御街,要比现在宽广和阔绰许多。
金元时期,为异族统治时期。金兵灭宋后,先是扶持了一个傀儡政权,以开封为汴京,后又废掉。公元1214年金把都城从北京迁至开封,并整修了北宋皇宫,仍称这条中轴线为御街。
公元1233年蒙古灭金,建立元朝。设立河南江北行中书省,省治开封。这条中轴线从此便脱去了“御衣”,成了一条重要的省会干道。
明清时代。朱元璋在农民起义的基础上推翻元朝统治,建立了明朝。据说,朱元璋原打算像北宋一样,把都城建在开封,而且还重修了开封城池。后来不久,他打消了开封为都的想法,而将其第五子朱棣封到开封,称作周王。朱棣为周王后以北宋皇宫为址,修建了富丽堂皇的周王府,这条通衢的中轴线便有了另一个称谓周府前大街。
从明代开始,开封便不断遭受黄河的侵袭,在明朝统治的270多年里,黄河在开封决口有14次之多,其中4次灌城,开封受到重创。公元1642年,李自成率农民军攻打开封,4个月没有拿下开封城。明朝军队为了解围,竟掘黄河大堤放水,导致全城淹没。据说有30多万人葬身水底。大水过后,高大威猛的城墙仅露出城墙垛。
时光转换至清朝,开封人依托城墙的轮廓,以中轴线为轴,开始了开封城池的建设。开封城在居民的努力下又开始恢复生机。此时,这条中轴线再次成为省会的一条干道。清乾隆帝来开封时,河南巡抚为迎接圣驾,把自己的衙署改建为乾隆的行宫。清光绪时,慈禧和光绪由西安回北京途中抵达开封,并在乾隆住过的行宫里住了33天。
公元1911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者发动了辛亥革命,为了纪念革命的成功,很多城市都以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最主要的干道,开封也不例外。1928年,主政河南的冯玉祥便将清代的行宫角、县角、南门大街统一改为中山南街。1935年正式更名为中山路,沿用至今。
一个朝代有一个朝代的称谓,一个朝代有一个朝代的特征,时光在变,面孔在变,历史也在变,而这个从唐朝以来的古城千年中轴线始终未变。这不能不让人惊奇、慨叹。作者:李效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