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开封

“有我在的一天,就要为它做点事”

2016/7/15 12:09:24 点击数: 【字体:

“有我在的一天,就要为它做点事”

九旬老人郭太运指导徒弟下刀刻版

“有我在的一天,就要为它做点事”
 
木版年画《福禄寿》 侯建勋/摄
 

    “腊月二十八,家家贴画画。”从北宋起,年画就已深入民间,成为春节必不可少的一样物品,而朱仙镇木版年画,凭借考究的工序和工匠精湛的技艺,又被称为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

    而今,在其发源地河南省开封市,仍有许多人从事着这门手艺,或为生计,或为传承,被誉为“年画泰斗”的九旬老人郭太运就是其中的一位。

    从13岁学艺,到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人,91岁的郭太运见证了近现代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荣衰转变。

    时至今日,他依旧每天上班,倾尽所有指导学生习得技艺,“这么宝贵的文化记忆,我不能把它带走,得有人传承,让后人了解到这一传统文化。”

    【结缘】为了生计他到木版年画店做学徒

    1925年出生的郭太运,家境很不好,父亲早逝,母亲带着一家人在外流浪。为了生计,13岁的他来到当时开封著名的门神店“云记”做学徒,“老话说‘徒弟徒弟三年奴隶’,但做门神(年画)能挣钱。”
郭太运之所以说做年画能挣钱,与当时开封木版年画的盛世之景及其在坊间的历史地位不无关系。

    木版年画最早出现在北宋初年,别说民间作坊遍地,就连朝廷也开办有年画作坊。然而北宋灭亡后,虽然有年画艺人随皇室到了江南,但仍有大部分艺人移至距东京(现开封)45里外的朱仙镇,试图重操旧业,只不过“受当时政府影响,年画没啥发展”。

    直到明末清初文化氛围变好,依傍贾鲁河地理优势的朱仙镇,又重新发展起木版年画产业。据《岳飞与朱仙镇》一书描述,当时镇内门神店有300余家,出品盛销于邻近各省,可谓达到鼎盛时期。
海两条铁路相继建成,让做惯了生意的商人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好多朱仙镇门神店搬到开封经营。”郭太运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开封书店街、东西大街、北书店街和中山路上,全年营业的大店铺就有20余家,那些散落在偏街陋巷的“背作(小店铺)”,更是不计其数。
看到门神店客似云来,已在“云记”工作7年的郭太运决定自立门户。“只要赶上年前这段场子,一家人的生活就有着落了,里面的利润很大。”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郭太运笑了,眼睛眯成弯弯的月牙。

    【守护】

    从不断遭打压到重新被认可 他始终守着木版年画

    在“云记”学得手艺后,郭太运跟师兄也开了一家小的年画店。虽然只能根据市场需要随裁随印,但很多人买年画就为图个新光景,再加上各地家家必贴年画,因此,他的小店生意也不错。

    为了让年画原汁原味,从选木、选纸、裁纸,到画稿、颜色炮制、印刷……几十道工序,郭太运都要做足做精。

    1961年,开封市委、市政府为响应文化部的号召,专门拨款建立“开封年画社”,并安排郭太运等年画老艺人到此工作。

    也就在那时,一大批顺应形势的如“大丰收”、“参军光荣”等新年画出现了,人们为了区分,就将印有尉迟恭、关羽等人物的老式年画,称为“朱仙镇木版年画”。

    可这些新式年画显然不符合老百姓的审美,“没人买,老百姓就信财神、灶王爷。”无奈之下,1964年该社就停办了,郭太运又被安排到印刷厂工作。而没过多久,对木版年画产生极大影响的“文革”就开始了。
  
    “凡是有老版的店都要把模具、年画拿去烧掉。”回忆起这段往事,郭太运直叹气,“1700套版子被烧,而且只要你把纸开成年画用纸大小,就得交税,逼得二三十家年画作坊关门,很多艺人改了行。”

    虽然痛,但总算熬过去了。1983年,“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出版社”成立,重新燃起希望的郭太运,又做回了他热爱的年画工作,开始修复或重新刻制印版。然而到了1995年,因种种原因,出版社又停办了。

    “我当时真是心灰意冷。这样好的民间艺术,就这样没了?”郭太运心中的疑问又存了近10年,2004年时,开封市博物馆成立了“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保护中心”。

    听到这个消息,郭太运十分激动,虽然当时已是79岁高龄,但他还是接受了开封市博物馆的聘请,在保护中心做指导工作,“总算有个地方能安心做年画了,这十几年经我手恢复了70多套版,多少保住了点儿,可高兴。”

    【传承】

    “我不能让这手艺失传 需要有人继承发展”

    郭太运有9个孩子,6男3女,可没有一个孩子从事木版年画的工作。

    “他们小时候,年画发展得不好,受压制,为了糊口,都没让他们学这个,现在想学,他们也没这精力和能力了。你想想,俺老九都51岁了。”老人的话语中透露出些许无奈,要想成为木版年画的制作人,不仅要吃苦勤奋,更要有美术功底。

    “但我也不能让这手艺失传了啊,需要有人继承发展。”于是在2008年1月8 日,郭太运收郑海涛、蔡瑞勇、谷莉三人为徒。

    如今,91岁的郭太运仍旧自己做饭、洗衣,每天正常上班,“原来骑自行车,俺孩儿嫌不安全,这两年改坐公交车了。”

    虽然子女们曾多次劝他,想让他歇着,搬去一同居住,但都被老人拒绝了,“它是我这辈子唯一的爱好,离不开了。”

    在开封市博物馆正常开放的日子,总能看到一位瘦高个儿、满头银发、步履矫健的老人,戴着眼镜,或向游客讲解木版年画的故事,或手把手指导徒弟们如何下刀刻版、如何套版印刷。

    郭太运说,最初自己学做年画是为了谋生,但经历了这么多年风雨,他的人生也伴随着木版年画跌宕起伏,年画早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有我在的一天,就要为它做点事。”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河南商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