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镇的由来
朱仙镇位于河南开封城南十二十三公里处,谓中原文化古镇,始建于战国。据《通鉴辑览》称:“朱亥旧里故名,魏信陵君‘窃符救赵’之名将朱亥之故里,以朱亥‘封仙’面得名。北宋至清乾隆年间,为中原水陆交通之会,南北商埠要冲,谓我国四大名镇之一,是历代军家必争之地。楚汉之战、宋金之战、李闯王与明军之战的古战场。也是中国古文化---新春对联、木版画的发祥地。
朱仙镇年画
朱仙镇木刻画,古称“门神”,由来已久。它是由古代“桃符”演变而来。宗法“阴阳”理论,继承汉唐壁画的风格,吸收历代的艺术精华孕育而成。它的用色,以传统的中药材做原料,精心配制,恪守传统的制作要求而成。木刻画取材内容是:三教(儒、释、道)的仙和圣贤、七十二行业的祖师,历代英雄人物、戏曲人物,以及有寓意的吉祥事物等。
桃符
据传桃符的由来起于盘古,历史久远,难以考详。据东汉王充著《论衡》记载:“上古之人,有神荼,郁垒者,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居东海度朔山上,简阅百鬼,鬼无道理,妄为人祸,神荼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古今县官斩桃木为人,立之户侧,画虎之形著之门阑。”汉代演绪至唐朝,户侧立神荼,郁垒桃木神像,演变为桃木版上画像。
唐太宗与门神
唐太宗得病不安,以为是“闹鬼”,画“秦琼、敬德”之像,立贴于户侧,太宗病愈,秦、胡二人遂永为门神。唐玄宗夜梦钟馗食鬼,画钟馗像著之门阑,或贴影壁墙上,谓之镇宅神。亦有桃木板上画“秦军、胡帅”字样的,称为“桃符”,亦称“仙木”。五代至北宋年间,造纸业问世,印刷业兴起,而演变为纸张,木版印刷神像,叫做“门神”。据宋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二月,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贴子。朱仙镇门神,据李步青、廉方著《岳飞与朱仙镇》记载:“镇之最盛时期,为明末,清初。红纸门神系旧习过新年之消用物,为镇中最著名之特产,往昔盛时,业此者三百余家,出品盛销于近各省,大有独占市场之势。解放后,将门神改为木版年画。”
“门神”的规制
朱仙镇的木刻画,而今三教九流十二待业供奉的诸路神位,以及庭院祭祀之神像,室内装饰用的戏剧人物,吉祥画。品种繁多,范围极广,总的来说:按照版面规格大小,用纸的面积,印刷方法的不同,而分为五大品种。总的来说:以毛边纸而定名的门神:用毛边纸整开印像画,用纸比二毛用纸小,印一幅门神,谓之“中台”。印中台剩余的纸边,印刷小戏剧门神者,谓之“扯手”,又称“二边”。剩余下来再小一点的纸边,印刷再小的戏剧画者,谓之“连头”,又称“小耍画”。印刷扯手和连头,是用纸印在两头,中间互相连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