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作品,需要一名绣工绣制3个月才能完成 侯建勋/摄
在开封,一提到汴绣,人们就会想到王素花。与汴绣一同生活了59年,王素花可谓是汴绣发展的见证者和践行者。
但因长期低头工作,颈椎受损严重,81岁的王素花现在已不再亲手刺绣,重心全部放到了传承和发展上,“没有传承,哪有发展,得让更多人会绣,知道汴绣才行。”
【热爱】
就算不给工钱 也要干刺绣
1935年,王素花出生在河南省封丘县的一户农村家庭。虽然家境贫寒,但她的母亲和姥姥却凭借一双巧手,成为当地有名的宋绣大家。受长辈的影响,打小王素花就表现出对宋绣的异常喜爱。
可能有人不太明白,为何母亲是宋绣大家,王素花却被称为“汴绣皇后”?要说明白这些,就必须先厘清宋绣和汴绣的关系。
宋绣,起源于北宋。当时不仅发明了精制钢针和发丝细线,还出现了以刺绣为业的绣匠,而绣品种类繁多,不光衣物、鞋、帽及其他装饰品可以绣制,就连酒楼的牌额和幌子,也都是刺绣的。
北宋灭亡后,朝廷的绣匠被带至南方,也正因此,今天的苏绣和顾绣,都与宋绣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古老的宋绣技艺,却在开封民间扎下了根并被人们代代相传。
新中国成立后,跟随苏绣等以地方简称命名的绣种,开封宋绣被命名为汴绣。到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封成立了汴绣合作社(后改名为开封汴绣工艺厂)。1957年,嫁到开封的王素花被招进合作社工作。
可进社不到3个月,一起来的18个人就走了15个,而刺绣车间里就只剩王素花1个人,“工资低,活儿还累,有人受不了走了,但就算不给我钱,我也干。”王素花回忆说。
【成绩】
她带领绣制的《清明上河图》被作为国宝收藏
1958年7月,一件让王素花引以为豪的事发生了。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10周年,各省份都为献礼而忙活。当时,中共河南省委拟定的礼品是把《清明上河图》做成绣品。而这一任务,落在了汴绣合作社、落在了王素花这一代绣工身上。
当王素花把画作展开一看,傻眼了。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画着房子、人、牲畜……“头都炸了,当时就会绣个被面、枕头,哪弄过这么复杂的啊!”
可任务既然接下来了,就得想办法完成。为了研究针法,王素花一边带领大家走街串巷收集老式绣品,一边组织人去苏州学习。
与此同时,画师开始按照1∶1的比例,将《清明上河图》画在绸缎上,为下一步的绣制做准备。
在近1年的时间里,王素花带着绣工们在车间里干,到大街小巷、黄河边转。“得实地去看河里的船是咋撑的,船上的绳是咋‘合’的,驴身上的毛是咋长的……”终于在1959年国庆节前夕,圆满完成了这项任务。
那一年,她因为这件事,作为观礼代表,来到了天安门城楼,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我看见毛主席、周总理,激动的一边哭一边拍手,真没想到我一个农村出来的绣工,还能有这一天。”
如今,这幅《清明上河图》绣品,“在人民大会堂河南厅展示了37年后,被当做国宝收藏起来了。”王素花开心地说。
【未来】
“没有传承,哪有发展”
对于汴绣,王素花是爱到了骨子里。为习得更多的针法技艺,她遍寻老物件儿,将收藏的精美绣品放在“宋绣艺术馆”内,供外人参观,也方便自己研究。
“36种针法,常用的是在绣《清明上河图》时挖掘、创新的14种,还得不断研究。”“活到老,学到老,学到八十不算巧”,这是王素花的座右铭,也是她一直坚持的事。
如今,但凡有空,81岁的王素花就会到自己公司的车间里走走看看。从设计绣稿到上绷、刺绣,王素花都会一一过问,如果绣品达不到“平、齐、细、活、光、亮、净”,那就逃不过返工的命运。
王素花对刺绣的喜爱,也影响着她的家人。三个儿媳,既是她的徒弟,也是公司的绣工,而儿子们也都干着与刺绣有关的活计。
除了家人,从1990年退休时起,王素花就开始免费进行汴绣技艺培训,所收徒弟至今已有近千人。
“没有传承,哪有发展,光我一人会,咋能把汴绣做大做强呢?”对于未来,身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汴绣)代表性传承人的王素花也早已有了打算,“想做成一个综合化的汴绣产业基地。”
王素花所说的基地,即包括汴绣博物馆、汴绣精品展示中心、汴绣生产区、残疾人汴绣无障碍生产区、工艺美术大师创作室、汴绣文化艺术培训学校等在内,集汴绣“产、学、研、展、游”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基地。“尽我所能,在有生之年,为汴绣发展多做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