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开封美食 >> 美食访谈 >> 浏览开封

吃羹还是老开封

2016/5/16 17:58:56 点击数: 【字体:

 
  少年时代我只知道有汤而不知道还有羹,待客用的“汤匙”我们那里叫“条羹”,就像把醋喊作“忌讳”一样,貌似很有学问的样子。一直以为汤和羹是不同的食物,后来读到了《闲情偶寄》才得知原来它们是一家啊:汤即羹之别名也。羹之为名,雅而近古;不曰羹而曰汤者,虑人古雅其名,而即郑重其事,似专为宴客而设者。
 
  羹是与饭相搭配的,无羹就不能下饭。几千年的老开封本身就是一锅熬了八个朝代、添加历史现场、留存文化记忆的老汤。至今,在街头随处可见的仍然是各式各样的汤的招牌。黄河本身就是一黄汤,黄河文明孕育的中原文化则更是汤浓味厚,乃其他地方所不及也。
 
  到宋代去吃羹
 
  《说文解字》说:“五味和羹也。”五味和羹,在肉中加上菜、醋、酱、盐、梅5种调料。估计古人喜欢吃羊肉,所谓“羹”不就是上面一只羔羊下面一个美字吗?羊肉好吃,羊肉多炖汤,至今开封还有很多羊肉汤锅。
 
  大宋南迁,不仅仅是人才,还有诸多的美食也到了江南。久居东京的宋五嫂南逃,同小叔在西湖边以捕鱼为生。一次,小叔淋暴雨患重病卧床不起。当日宋五嫂正为其煮鱼烧蛋,不料官丁进村抓丁造皇宫。宋五嫂为小叔向官丁苦苦哀求,不慎碰翻了灶上的调味瓶。待官丁走后,锅中鱼蛋已成羹状。小叔食之觉得异常鲜美,胃口大开,很快康复。随后人们争相效仿,并称之为“宋嫂鱼羹”,因其色泽黄亮,鲜嫩滑润,宛若蟹羹,故又名“赛蟹羹”。后遇宋高宗乘船游西湖,与宋五嫂相谈,她便端出鱼羹,高宗思乡情怀油然而生。高宗对鱼羹赞誉有加,并赏赐文银百两给宋五嫂。从此,宋五嫂鱼羹就这样传开了。宋五嫂鱼羹是用鳜鱼或鲈鱼蒸熟后,剔去皮骨,添加配料烩制而成。其形状、味道颇似烩蟹羹菜,故又称“赛蟹羹”。此羹呈鲜黄色,鲜嫩滑润,味道鲜美。多年之后,俞平伯在《双调望江南》中写到:“楼上酒招堤上柳,柳丝风约水明楼,风紧柳花稠。鱼羹美,佳话昔年留。”前面描写西湖楼外楼,后面的“鱼羹美”,就是“宋嫂鱼羹”了。
 
  苏东坡不仅创制了东坡肉,还创作了东坡羹。“东坡羹,盖东坡居士所煮菜羹也,不用鱼肉,五味有自然之甘。其法:以菘,若蔓菁,若芦菔,若荠,皆揉洗数过,去辛苦汁,以生油少许涂釜缘及瓷盌,下菜汤中,入生米为糁……”将大白菜、大头菜、大萝卜等揉洗干净,切成寸段,生姜洗净切块,粳米淘净一起放入砂锅,加水煮成菜羹。苏东坡还记载了一种用山芋与米做成的玉糁羹。南宋林洪在《山家清供》中记载了玉糁羹的另一个版本:一天晚上,苏东坡与其弟苏辙喝酒,喝得十分畅快。酒喝多了,就把萝卜敲碎煮烂,也不用别的佐料,直接放进米粉熬的糊中,调成羹来吃。吃着吃着,苏东坡忽然放下筷子,抚摸着桌子赞叹:如果不是印度舶来的酥酡,世上哪会有这样的好味道。无论是用萝卜与粳米粉组合做的东坡羹,还是用山芋与粳米粉组合做的玉糁羹,都是人间美味啊!
 
  苏轼做的羹不过是素食,蔡京则很奢侈,徽宗时奸相蔡京吃一碗羹要杀鹑数百只,不但残忍,而且土豪。
 
  还有一种食物叫做粥,粥其实也属于羹或者汤一类,羹加肉了,粥比汤稠,都属于流食,养生健胃。在宋代,喝腊八粥的习俗已经颇为盛行。吴自牧《梦粱录》云:“十二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一名佛粥。”腊八粥不仅在寺院煮食,民间也很盛行。周密《武林旧事》说:“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食粥养生,自古以来好此者甚众。宋代诗人陆游晚年喜粥,曾赋诗曰:“世人个个学长年,不知长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可知他视粥为珍品。
 
  宋代时,粥膳养生较之前代有了更大的发展与进步。不仅更为普遍,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粥膳食疗方。例如《太平圣惠方》第96和97卷的“食治门”,记载了129种粥膳食疗方,《圣济总录》中也记载了100多方,《养老奉亲书》中则收集了数十方适合中老年人养生长寿的粥膳食疗方。在这些书籍收录的粥膳食疗方中,有些配方至今仍在沿用。
 
  东京瓠羹最出名
 
  笔者在阅读宋代笔记的时候不断见到关于瓠(hu)羹的记载,都说瓠羹店以徐家瓠羹和史家瓠羹最出名。什么是瓠羹?就是用瓠菜做成的菜羹。《齐民要术》载:“作瓠菜羹法:用瓠叶五斤,羊肉三斤,葱二升,盐蚁五合,口调其味。”南渡旧臣袁褧在《枫窗小牍》回忆东京繁华:“旧京工伎,固多奇妙。即烹煮磐案,亦复擅名,如王楼梅花包子、曹婆肉饼、薛家羊饭、梅家鹅鸭、曹家从食、徐家瓠羹……”《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大内东南角的“徐家瓠羹”店、大内西侧的“史家瓠羹”以及州桥西侧有“贾家瓠羹”。其中“史家瓠羹、万家馒头,在京第一” 。所谓的“瓠羹店”,专售各种菜羹,兼卖煎豆腐、煎鱼、煎鳖、烧菜、烧茄子等菜肴。“此等店肆乃下等人求食粗饱,往而市之矣”(《梦粱录》卷一六《面食店》)。其实不然,宋徽宗就喜欢吃瓠羹,每逢春节的时候,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到皇宫兜售的各色小吃中,他最喜爱的小吃是“周待诏瓠羹,贡余者一百二十文足一个,其粗细果别如市店十文者”。看来入宫的食品不亚于景区的食品啊,120文钱买的周待诏瓠羹,和外面10文钱卖的大小差不多,估计差别在味道吧,要不宋徽宗怎么如此喜欢呢?
 
  宋代食店,从其经营的食品特色来看,可分为分茶店、羊饭店、南食店、讫髓店、菜面店、素食店、衢州饭店等数种。笔者把与羹有关的店梳理如下:“分茶店”是食店中规模最大的一种,由于它又是一种综合性的食店,因此时人又往往将面食店统称为“分茶店”。所谓“分茶”,即指食品、菜肴,“大则谓之分茶”。《梦粱录》卷十六《面食店》载:“若曰分茶,则有四软羹、石髓羹、杂彩羹……石肚羹、猪羊大骨、杂辣羹、诸色鱼羹、大小鸡羹、撺肉粉羹、三鲜大熬骨头羹……”“羊饭店”是一种以经营北方菜肴食品为主的饭店。店内除出售米饭外,还兼卖酒。顾客如没有多少吃饭时间,则先上头羹、石髓饭、大骨饭、泡饭诸类的饭食。“素食店”又称“素食分茶店”,出售的菜肴有头羹、双峰、三峰、四峰、笋辣羹、杂辣羹、白鱼辣羹饭。“衢州饭店”,又称“焖饭店”,这是一种专卖家常饭食的饭店,除出售盦(an)饭(注:宋代粥的品种之一,盦是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盦饭就是将米饭放在盦里,加上水,然后按烧干饭的方法焖熟。)外,还卖撺肉羹、骨头羹、蹄子清羹、鱼辣羹、鸡羹、猪大骨清羹、杂合羹、南北羹等。
 
  由此可见,在宋代大小饭店离不开汤羹,还有一些热菜也带羹,咱就不说了。民国时期传承下来的也不少,比如开封已故名厨李春芳做的“全羊席”,第八十八道菜是“鹿尾珍珠羹”,此乃羊净肉、鸡腿、干菜切成莲子样,再用葛仙米、莲子,再用牙色汤勾流水芡,撒香菜末。《食医心鉴》中的鹘突羹,主治脾胃气冷,不能下食,虚弱乏力。开封特级名厨李全忠专研宋代文献,挖掘整理仿制,成功制成鹘突羹。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汴梁晚报(2016-04-23)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宋代:中国饮食文化的第三个高峰期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