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名人名家 >> 名人与河南 >> 浏览开封

赵匡胤在滁州铸就帝王基业

2014/12/4 11:27:24 点击数: 【字体:

赵匡胤在滁州铸就帝王基业
古清流关
赵匡胤在滁州铸就帝王基业
宋太祖赵匡胤
 
    滁州,虽是偏僻州地,却属龙脉风水,从这块土地上先后走出三位开国皇帝:晋孝元帝司马睿、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在三位皇帝中,琅琊王司马睿永嘉之乱逃亡到滁地躲避灾难,由滁渡江建东晋登基帝位;明太祖朱元璋,建功立业于滁州凤阳,屯兵十万,由此建立大明江山;唯独宋太祖赵匡胤,与滁州既非故土,也没在滁州发迹,为何他的帝王基业却和滁州血肉相连呢?
 
    清流关大捷改变赵匡胤命运
 
    滁州在五代十国时期隶属“十国”中的南唐,是南唐国都金陵(今南京市)的江北重镇。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周世宗柴荣为了结束南北分裂的局面,在统一北方的基础上,发大军攻打南唐。首先攻打南唐的军事重镇寿州(今安徽寿县),由于南唐大军的坚守,后周虽然取得一些胜利,却久攻未下。周世宗因而命令赵匡胤带领一支兵马攻打滁州,以分散南唐的兵力,对寿州形成夹击之势。
 
    赵匡胤(927~976年)即后来的宋太祖,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当时任后周的殿前都虞侯。他率领5000人马首先在涡口(今安徽怀远附近)打败南唐守淮河的万余人军队,夺取战舰50余艘,然后渡过淮河,直奔滁州。
 
    滁州西北20余里处的险隘清流关,为江淮之间交通咽喉。周世宗征淮南之始,南唐主李就命大将(江州节度使充行营应援使)皇甫晖和监军(常州团练使充应援都监)姚凤提兵10万进扼其地,并随时准备增援寿州。
 
    赵匡胤带领人马昼夜兼程赶到清流山下,与南唐军队发生遭遇战。由于后周军对地形不熟,加上长途远征,兵马困乏,初战失利。皇甫晖整顿军队退到滁州城下休憩,赵匡胤屯兵于清流关下,整顿兵马,准备次日再战。当晚,赵匡胤从村民口中探听到附近有一位村学赵普颇有谋略,便轻装简从,亲自前往赵普家中拜访。赵普也听说过赵匡胤的大名,彼此一见如故。赵普分析了战争取胜的三个关键因素:其一,皇甫晖乃是老将,赵匡胤根本不是其对手;其二,除了将帅谋略,影响战局的关键因素还在双方的兵力。正常情况下,数千人根本就不可能打赢十万大军;其三,赵匡胤军队刚刚经历大败,此时若交战,没有丝毫获胜的可能。
 
    赵普说:“我知道一条小路,在山的背后,可以直抵城下。现在正值西涧水大涨之时,可以由小路至城下,斩关而入。”赵匡胤听说心中大喜,于晚饭后命令全军衔枚熄火,乘夜色循小路涉西涧直奔滁州。南唐军队发现后周人马时,皇甫晖大为惊恐,急令退兵入州城,断桥自守。但是赵匡胤军已席卷而至,紧逼皇甫晖于滁州城下。南唐军队人马混乱,不堪作战。最后生擒皇甫晖和姚凤,攻克滁州城。
 
    寿阳的将领听闻滁州失守,军心涣散。不久,寿阳被后周攻下。寿阳和滁州失去后,南唐的淮河流域全部归属后周,从此国力渐弱,最后只能投降后周。赵匡胤威名远播,逐步成为后周第一名将。几年之后,周世宗去世,随即,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废黜后周恭帝,建立北宋。
 
    在滁州得到重要谋臣赵普
 
    清流关大捷对赵匡胤固然重要,而最使他庆幸的是得到一位日后辅佐他的忠实谋臣赵普。赵普,字则平,足智多谋。清流关大捷后,赵匡胤封他为军事判官。
 
    按史书说法,960年春,传契丹勾结北汉入寇。宰相范质仓促之间派赵匡胤率军北征,而兵行开封东北四十里之要道陈桥驿时,将士托故不行,将赵匡胤灌醉,然后以杏黄龙袍加身。赵匡胤在既成事实面前,从后周幼主恭帝手里接过所谓“禅位”书而正式当了皇帝,建立了宋朝。按赵匡胤的本性是不会从寡妇孤儿手中夺取政权的。但是谁煽动部将为谋富贵而拥立新主?赵普在其中起了智囊军师的特殊作用,而且他也做了新皇帝心中想做而又不便明言的事。这些事是舞刀弄枪的将领计虑难周的。所以,按政变的实际作用来说,这位从滁州战役时就与赵匡胤联手的赵普,是建立了特殊功勋应获头功的。
 
    杯酒释兵权又一次展示赵普的才华。赵匡胤深知自己是部将拥立,而赵普一再以石守信等执掌禁军为忧,并说细察石等皆非能统驭部下之将才,一旦部下也来个黄袍加身,情况就不妙了。于是,赵普提出了“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的方针。赵匡胤立即制定了一整套加强君权、牵掣和削弱各方权力的政策与策略。
 
    某日下晚朝后,赵匡胤留下石守信等将领叙叙兄弟情谊。有点醉意了,他向将领吐露做皇帝的苦处,夜不能安,防范变乱,不及你们做臣下的高枕无忧。当石守信等表示誓死效忠时又说,假如你们的部下谋富贵而起事怎么办呢?又说人生在世所重者不过多积金钱,田宅,为子孙立不可动之产业;多置歌妓美女饮酒作乐以终天年。我与你们结为亲家,大家相互都没有猜忌不是很好嘛?这一番话的意思大家都听明白了。于是,第二天纷纷辞去军职,交出兵权,到地方做节度使去了。这就是“杯酒释兵权”的历史故事。赵普献策之功自然是不能抹杀的。
 
    建“端命殿”颂扬滁州龙脉之地
 
    清流关之战,使得赵匡胤在后周军中威信大增,为其后来黄袍加身奠定基础。滁州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宋太祖的发端之地,大宋朝的祥瑞之地。而自古帝王凡起义及立功之地皆崇建浮图,以旌示后人。而赵家与滁州一直有着不解之缘,父亲赵弘殷(宣祖)在滁州养病;其弟宋太宗赵光义的结发妻子尹氏(淑德皇后)是滁州刺史尹庭勋之女; 赵匡胤与部下赵普在滁州相识、相交。
 
    宋仁宗皇佑五年,滁州判官王靖奏请在滁州建立太祖纪念建筑。朝廷在滁城天庆观西侧(今滁州一附小西校区)建立端命殿。兴建赵匡胤的纪念建筑,在宋初应是一件大事,宋史有两处记载。端命殿建成以后,除了供奉太祖赵匡胤的御容画像以外,还把赵匡胤在滁州赐给部下王嵒的书帖刻在端命殿内的墙壁上。南宋乾道八年,滁州知州辛弃疾在滁时曾作《跋太祖皇帝赐王嵒帖》。
 
    端命殿的纪念活动主要是祭祀赵匡胤,“初以兵马都监一员兼管,至元丰六年,专差内侍一名管勾香火。每月朔望,州官朝拜,知州事酌献。岁朝、寒食、冬旦至节,诏遣内侍酌献。”朝廷对祭祀活动非常重视,刚建成时派兵马都监官员一名监管,到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加派官员专人管理。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滁州的官员们都要前来供奉祭拜。每至春节、清明、冬至等时节,朝廷还会派官员前来供奉祭拜。
 
    宋仁宗不仅建造端命殿,且在琅琊山中琅琊寺建御书阁,藏四朝御书,以艺祖立功发迹之所故也,“环寺多摩崖书,皆名人游者所题,自宋皇祐、淳熙、乾道以来有之”。(徐舟)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合肥晚报(2013-08-19)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赵九章先生开创中国海浪研究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