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济源 >> 走进济源 >> 印象济源 >> 浏览济源

【文化中原】《济源盘谷考证》:乾隆改错传美名

2015/3/5 15:04:20 点击数: 【字体:

【文化中原】《济源盘谷考证》:乾隆改错传美名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一篇脍炙人口的《送李愿归盘谷序》,盘谷因此成为文人雅士心目中隐居的理想乐土。盘谷到底在什么地方?大名鼎鼎的乾隆皇帝也曾对这个问题下了一番功夫。

    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盘谷寺中有一座御碑亭,亭中树立着一块通体蟠龙环绕的清代碑刻,名为《歌盘合契》。此碑刊刻于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碑文乃乾隆皇帝亲笔书写,分为三部分。前为乾隆所撰诗文《用韩昌黎盘谷子诗韵明向误并志今考证也》,中为唐代韩愈所撰的著名散文《送李愿归盘谷序》,最后为后记,交待立碑缘由。

    乾隆在后记中这样写道:“余既为《济源盘谷考证》大书成册,命豫抚即谷中摩崖泐之。几暇,复和韩诗。又韩序之刻在济源者,俗书悉劣,且漫漶不足观,因并书之,都为一卷,亦令选石镌其处。此卷及册即赐盘谷寺装弆(ju,收藏)李愿祠中,用志名山胜迹,垂永久焉。”

    由此可知,乾隆是在写完《济源盘谷考证》,命河南巡抚在盘谷摩崖刻石后,不久又用和韩愈诗文之韵作诗,并连同韩愈《送李愿归盘谷》一并书写,令人刻石,才有了这通碑刻。那么,他所说的《济源盘谷考证》又是怎么回事呢?这需要从唐代的一篇著名文章说起。

    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有位好友,名叫李愿,要到济源盘谷隐居。韩愈当时在京师长安苦苦等候吏部调官,仕途不顺,心情抑郁,见友人即将隐居,触景生情,写下了千古名篇《送李愿归盘谷序》。该文是韩愈最著名的代表作,以散文写就,长短句巧妙结合,文风清新自然,一改六朝骈丽成风的奢靡之气。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曾说:“吾谓唐无文章,惟韩退之(韩愈,字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而已。”这篇文章也因其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为后人重视,著名的《古文观止》中就收有此文。建国后,这篇文章还被选入了中学语文课本,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韩愈笔下的盘谷作为高士李愿归隐之所,更以其清幽的自然环境,厚重的人文底蕴随之名扬天下,成为文人雅士倾慕的所在。

    韩愈在《送李愿归盘谷序》中开头写到“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盘谷的地理位置本来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但是到了乾隆皇帝这里却产生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误会。原来在距离京城北京不远的蓟县盘山也有一个山谷,也叫盘谷,风景秀丽,而且这里也处于太行山之阳。乾隆皇帝经常到盘山游玩,误认为此处即是李愿隐居之盘谷,还写了《游盘山记》一文,文中论及盘山之盘谷与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之间的关系,误认为这就是李愿归隐的盘谷。他在写诗作文时还经常提到韩愈、李愿之事,正如他在诗中所云“题诗每举韩李事,连篇累牍填书箱”。他身边的大臣不乏博学多识之士,但由于是皇帝的金口玉言,谁也不敢当面指出乾隆的这个错误。
【文化中原】《济源盘谷考证》:乾隆改错传美名

    后来,乾隆钦命蒋溥、汪由敦、董邦达纂修《盘山新志》,志中列述山中名胜,述及盘谷时称蓟县盘山、河南济源均有盘谷,但未给以明确定论。其实蒋溥等三人应该知道乾隆当年的误解,但因为是天子之言,他们没有指出这一错误。乾隆御览之后,见河南济源也有盘谷,心生疑虑,于是命当时的河南巡抚阿思哈亲自到济源盘谷实地查访。阿思哈来到盘谷,见到有谷、有寺、有李愿之居(李愿祠),有韩愈之文(历代多有题刻,当时阿思哈见到的即盘谷寺西侧明代摩崖石刻《送李愿归盘谷序》,现仍存),盘谷之东有沁水枋口,西有燕川(唐代,大社村西曾设燕川县),完全印合了韩愈诗文中对盘谷的描述。阿思哈将所见一一绘制成图,呈报乾隆。乾隆阅后,恍然大悟曰:“盘谷实在济源而不在田盘,予向假借用之,误也。”乾隆认识到自己以前误将田盘之盘谷认作李原隐居之盘谷,于是写下《济源盘谷考证》,纠正错误。文中,乾隆从批评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的说法谈起,认为自己仅仅因盘山亦在太行之阳,韩愈诗中所云燕川,方口又与盘山的景致类似,就认定此处为韩愈所言之盘谷,主要是缺乏实证精神,进而论定陶渊明所说的“读书不求其解”并不可取,那种作法“在彼则可,在他人则不可,而在为人君者益不可”,提倡人们读书应该有惑必解,注重实证。之后,乾隆皇帝亲笔书写了《济源盘谷考证》全文,并专门派人在济源、盘山两处盘谷磨崖刻石,刊刻他亲笔书写的考证全文,至今犹存。

    乾隆皇帝意犹未尽,不久他又步韩愈《盘谷子》(原名《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之韵写下《用昌黎盘谷子诗韵明向误并志今考证也》一诗,纪念这件事情,诗中有“多年疑案一旦决,逸兴顿觉因之昂”之句,表明了乾隆考证出盘谷真实所在的畅快心情。之后,他又因济源盘谷前代所刻《送李愿归盘谷序》文字漫漶不清,重新亲笔书写,连同诗文一并刻石,遂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歌盘合契》。同时,将《济源盘谷考证》及诗文手稿装裱成册,一并保留在济源盘谷李愿祠中,用以证明盘谷为名山胜迹,以垂永久。济源的盘谷虽然因乾隆皇帝的一时误会而蒙受了不白之冤,但终因乾隆难得的改正错误的勇气被钦定为名山胜迹,名垂千古。

    俗话说“君无戏言”,乾隆皇帝作为封建社会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说出的话可谓一言九鼎,但他却能通过考证盘谷的切实所在,公开改正自己的错误,这不仅需要勇气,更是蕴含深意的。其目的是要以此警惕臣工,凡事必求其解,切不可模棱两可。为学如此,为政更需如此,所以他在朝务忙碌之余,严密考证,亲自为文,作为表率,其用心良苦,可谓深切。同时,这也与清朝统治者对待汉族文人的态度有关。清代实行严厉的“文字狱”政策,打击那些著书立作抨击满清统治的汉族文人,汉族知识分子在高压之下,不得不将眼光从政治转向学术,潜心研究与政治无关的学术问题。乾隆以帝王之尊,不惜承认自身错误,号召天下注重考证精神,正有引导学者潜心学术之意。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一大批汉族学者本着实事求是的考证精神,在文字、音韵、训诂等领域作出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乾嘉学派”,这与乾隆皇帝的亲身大力提倡是不无关系的。

    如今,盘谷寺后磨脐山千尺崖上乾隆御书的《济源盘谷考证》摩崖石刻,仍清晰可读,落款为“乾隆己丑仲夏月中瀚御制并书”。当时还以同样大小的字体,用青石四十余块,镌刻《济源盘谷考证》全文,存放于皇家祭水庙宇济渎庙内。御碑亭内现存的《歌盘合契》保存完好,书法如行云流水,流畅飘逸,不失王家风范,落款为“乾隆己丑仲夏御笔”。

    乾隆的《济源盘谷考证》在宫中还保留有纸本册页,全文录写乾隆御制论述文《济源盘谷考证》,是乾隆书法中的宏篇巨制。册页六十六开,开二行,行三字,计391字,各纵66厘米,横60厘米,行书大字,字径逾六寸,通册书法逸兴迸发,字字笔墨酣畅,尽显乾隆赵体书法的神采。2009年,西泠拍卖五周年庆典拍卖会上,这一宝贵的艺术精品最终以571万元的价格成交。

    大文豪韩愈的不朽名篇,乾隆皇帝的诗文和墨宝,为济源盘谷增添了无穷的文化魅力,使之久负盛名。正如乾隆皇帝在《歌盘合契》结尾时所称,“用志名山胜迹”,济源盘谷的确称得上名山胜迹。今天,当我们从济源城北行20余里,缓步来到盘谷之间,轻声吟诵“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这一千古名篇时,仿佛依稀看到一千多年前韩愈在盘谷间徜徉的情景,定会油然而生一股思古之幽情,别有一番滋味的。
【文化中原】《济源盘谷考证》:乾隆改错传美名
 
    《济源盘谷考证》全文

    读书所以明理、修身、制事也。陶渊明好读书而不求甚解,余以为在渊明则可,在他人则不可。彼其高尚避世,理有所不必明,身有所不屑修,事有所不足制,故可耳。若予之读书,凡涉疑,必求解其疑而后已。此或有合于韩昌黎解惑之说乎?昌黎之送李愿归盘谷也,其事本在济源,只以盘山亦有盘谷,而太行山实为天下之脊,西南发昆仑,东北走辽海,盘山亦在太行之阳也。故予向居田盘,每假借用之。而昌黎诗中所云“燕川方口”,又雅合田盘之境。然无以证其实,终属疑似。且不知济源之果有盘谷否也?因命豫抚阿思哈亲至其地访焉。至则若谷若寺,若李愿之居,若韩愈之文之刻于石者,一一详绘以进。于是憬然悟曰:盘谷实在济源,而不在田盘。予向之假借用之者,误也。岂惟予误?蒋溥等之《辑盘山志》二三其说,而未归一是者,非不明于学,则有所面从,亦误也。夫古人事迹,亦何系于今时,而有如适所云者?则予不惟憬然悟,而且惕然惧矣。予故曰陶渊明之不求甚解,在彼则可,在他人则不可,而在为人君者益不可。因书其事,命于济源田盘磨崖两泐之。冯军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文化中原》杂志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文化中原】济水及其文化探源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