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济源 >> 走进济源 >> 印象济源 >> 浏览济源

轵国故城的历史兴衰 探访神秘轵国故城系列之二

2013/10/12 16:50:05 点击数: 【字体:


    经过春秋战国的营建,至战国中后期,轵城已富冠海内,成为天下名都之一。自秦昭襄王十六年(前291年)轵邑归属秦,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实行郡县制置轵县(属三川郡),轵城一直是军事重镇。

    “到西汉初,轵城的城市经营又迎来了一个高潮期。由于朝廷的重视和扶持,轵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公元前187年,吕后封汉惠帝之子刘朝为轵侯。并在轵国西北隅兴建宫殿区,在涂沟水东岸设祖庙,即轵侯焚修香院。

    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封大将军薄昭为轵侯。薄昭是汉文帝的舅舅,曾亲自迎立文帝于代郡(文帝为代王),为文帝继位立下了汗马功劳。文帝封其为轵侯,足见轵地之重要。”曹国正先生说。

    自春秋战国至西汉,诸侯王的权力较大,他们以“造城以守君,筑部以安民”为立国安邦之大计,在保留原有城池的基础上大兴宫殿、祖庙和墓地,封地民众也陆续迁入城内,轵国逐渐繁荣起来。汉武帝中期,皇室逐步消减诸侯的权力,废除诸侯国,轵国也被废除。两晋南北朝时期,先后封李寿、寇赞为轵侯,轵城经营得以延续,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轵国故城从东周开始修建,后来逐渐封王,到有汉一代,基本达到了它的巅峰,无论是版图、城市的规模以及人口数量都达到顶峰。”济源市博物馆胡成芳书记说,“当时衡量诸侯国富有还是贫穷,最重要的就是商品经济,在轵国故城,商品经济是非常发达的,博物馆现存有从济源轵国故城中王村出土的一批战国时期的布币。布币是当时商品交易媒介,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这些布币不仅有轵国生产的,也有来自当时全国各地的,有十几种之多,这是因为,当时小国林立,各国生产各国的钱币。作为商品交流的媒介物,这些布币集中在济源轵国故城中王村出土,说明当时这里是商品交易的集中地。”

    但到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时,轵城的命运发生了转变。

    秦以前,对于四渎之一的济水,基本无定归可言,换句话说,是一件不太严格的事情,适逢动乱之时,祭祀也就可有可无了。到了秦朝,专门修建了祭祀四渎的祠庙。后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隋唐时期,祭祀济水,成为一国之大事,是国家礼仪的重要内容,但凡国之大事,战争、政权更迭乃至皇室成员之生死,都要向济水禀告。祭祀济水的规格也空前提高,最终因祭祀活动的需要,在轵县北部设济源县(原轵县的北部划入济源县,轵县仍保留)。曾经的繁华都市渐渐“失宠”。到唐贞观元年(627年),轵县并入济源县。此后,由于行政区域的变化,轵城的地位明显下降,逐渐沦为村镇。虽然清代所置的轵城北门石额仍以“古轵国”称之,但它只能印证轵城在战国时期是一个都会之地。

    曹国正先生说:“轵城由盛至衰的原因大致有几个方面:其一,自隋代开始,封建割据势力逐渐消亡,大一统的中国已经确立,作为军事重镇的轵城,其作用也随之降低。其二,战争也是轵城衰败的因素之一。战国至宋,在轵城一带发生的战争不下十余次,每次战乱,都会导致城池的破坏、人口的减少和经济的衰退。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与济水祭祀有很大关系。从隋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颁诏在济水源头修建济渎庙到济源县设立,前后共计14年。朝廷在距济渎庙不远的地方建立城池,并设立济源县,其目的是十分明显的,那就是一为祭祀方便,二为提升济水之名。行政区划的变迁是轵城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到轵国建城,不能不提轵国的轵道。轵道形成于春秋,因轵国或轵邑而名。

    应该说,晋文公是个非常有谋略的君王,从他开始取得阳樊时就显出了其政治家、军事家的眼光和谋略。因为轵国其时是中原地区通向山西高原的一条重要的官道。而晋文公能取得霸业,也在一定程度上靠了这条轵道的帮助。轵道是咽喉之道、窗口之道。战国初期,因轵国原属韩国,所以轵道也是韩国及中原各诸侯国与魏国(都城在今山西省夏县西北,古称安邑)交往的重要通道。《战国策•赵策》苏秦说赵王曰:“秦下轵道,则南阳动。”

    在古轵国境内,还有一处与轵道同等重要的关隘——轵关。战国时置关,为豫、晋交通之要冲,属“太行八陉”之第一陉,古有“关当轵道之险”之说。古代道路上设置关隘,一方面是为了军事防御,控制交通,另一方面也是征收关税的重要设施。秦汉时期,轵关就设有盐官,专事盐税。在军事上,轵关和轵道一样,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身处轵道上的轵国,每每受战火洗礼,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血雨腥风。也因此,这里发生了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如:夏代少康迁原、晋文公伐原示信、岳飞大战金兵于河清口、李自成大战玉阳山、太平军李开芳和捻军张宗禹在济源同清兵血战、闻名中外的封门口(轵关)抗日阻击战等。从现有的发掘来看,轵城的规制、布局也带有明显的战争考虑。古城的雄姿如今依稀可见。

    “中国古代城市的产生是以城墙为标志的,宫殿、官署都被围在高墙之中,高而厚的城墙和深而宽的城池是保护王权的屏障。商周至战国时期,城意味着国家,受封的诸侯国可以按爵位等级统治封地上的人民,并建造相应规模的城池。城市的宫殿、作坊、墓地、祖庙等也都有特定的区域。先秦古籍中记录手工业技术的官书《考工记》载有都城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对城市布局给出了严格的规定。古代都城一般都有内城和外郭,内城是官僚贵族阶层和部分手工业者的聚集地,外郭是百姓居住区和墓地等。”对轵国故城有过深入研究和考察的济源市文物局文物科曹国正科长说,“从已有的考古调查和文献记载来看,轵国故城内城遗存主要包括:城墙、护城河、宫殿区、轵王焚修香院、制陶作坊和供水河道涂沟河(即现在的泥沟河)。它是很符合中国古代城的标准的。”

    曹国正先生介绍,轵国故城是在改建春秋战国时期旧城基础上兴建的,大概于汉初营建成熟。故城平面呈不规整长方形,南北宽1956米、东西长2088米,总面积300多万平方米,四周城墙均有遗迹,其中东、南城墙地面保存较好。南城墙长1800多米,残宽6~10米,高4~6米,由西向东300米、598米、1536米处分别为三座城门;东城墙长1560米,残宽7~11米,高2~5米,由北向南352米、1352米处分别有两座城门;北城墙和西城墙除地面保留小段外,大部分已被埋在地下。城墙为夯土所筑,有圆底夯和小平底夯,目前共发现7座城门和两座水门遗址。涂沟河穿城而过,护城河位于城外五米,随城而走,宽约50~70米、深1~2.5米。城内宫殿区位于西北隅,地势较高。宫殿区左前方为汉代轵王焚修香院(即祖庙),此庙院北宋仁宗时舍为佛教大明禅院,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年),寺院住持总公、恩公历时30年复营禅院;制陶作坊遗址位于涂沟河东岸、大明寺南,其断壁上暴露有陶窑和灰坑,内含草木灰堆积、红烧土、筒板瓦块滴水和空心砖块,应是汉代的制陶作坊;涂沟河从故城西南部穿越城墙入城,折而向北,沿轵侯祖庙西侧和宫殿区东侧流过,穿北城墙入河。

    “轵国故城城墙采用插杆和夹板夯筑而成。”曹国正先生说,“城墙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主城墙和内、外护城坡。城墙夯层厚薄不均,上部夯层厚6~8厘米,下部夯层厚10~12厘米。夯层坚实,夯窝排列较密,有叠压现象,部分夯层之间有铺平痕迹,估计是避免泥土沾在夯具上而为。另外,城墙东南角还发现了小平底夯窝,直径9厘米,夯层厚10厘米。城墙夯土中均发现有鹅卵石、筒板、板瓦及豆、罐等残片。城墙整体上颇具商周遗风,应始建于春秋战国,汉代有大规模营建,以后又有修补。”轵国故城在战国和汉代曾两次作为都城进行经营,但布局同许多大都城有所不同。一般大都城都有宫城(内城)和郭城(外城),而轵国故城有宫城而无郭城。专家由此推断,轵国故城作为都城的时间不是太长。

    根据出土文物,故城内城在汉初以前主要居住者应是贵族、官吏、地主、军队等消费阶层和少量工商业者。外城东、西、北三面是手工作坊和百姓居住区。城南金山(南岭)是墓葬区,这里地势较高,隔黄河与邙山相望,符合古代风水学。从考古发掘资料看,这里的墓室多为空心砖砌成,具有汉代墓葬的主要特征。从墓室结构看,汉代的砖石结构建筑在力学、材料、施工技术等方面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墓葬中出土有大量珍贵文物,反映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如1959年出土的陶风车,把我国使用风车的历史由宋代推到了汉代,提前了1000余年。桃都树、百花灯、“轵”字罐和杂技俑等珍贵文物,是研究汉代民众生活、丧葬、礼仪的实物资料,同时也印证了轵国曾经的辉煌。

    曹国正先生认为,中国古代城市,选址很看重周边地理环境和交通等自然条件。一般而言,要以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为主要条件,同时在军事上也是战略地位优越的地方。而在平原上建城,大多数采用方正对称的平面布局,城内设十字交叉的道路;在山地丘陵区建城池,以军事、交通和水源为主要着眼点,随地形布置,随河流伸展,河道作为物资供应的运输线和生活用水的来源,是城市布局的主要根据。轵国故城虽然最初是因战事而建,但在选址上符合古代都城建设的一般要求。城池地势较高,以利于排涝。城市具有丰富的水源,便于生活。一条季节性河流涂沟河从西城墙南部进入,贯穿宫殿区、祭祀区和居民生活区,从东城墙流出,折而向北流,与自然河流融会。就军事防御而言,西、南面有山地丘陵,有险可守,利于城市设防。在交通便利方面,轵道自轵邑始,经轵关,越蒲津渡,可直达长安城,方便来往长安,从而带动了这一地区的繁荣。这些优越条件,对王公贵族而言,也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三面环山,便于射猎和游乐;丰富的水源,易于开辟苑圃;城南丘陵地带,又是墓葬堪舆之地。

    轵国故城战略地位曾很显著。轵国发展到鼎盛时,国土到底有多大、人口到底有多少、实力到底有多强,现在的人们很难去量化。

    人们只有借助记载间接地了解它曾经的规模。轵国故城原有一通碑碣,碑铭上记载:“古轵国,东接覃怀,西连晋地,南拱南山,背靠济水。以山为屏,以河为带,诚天造地设之区也。”从这个记载专家推断,其时的轵国南北距离,应是从黄河北岸的南山到济水的发源地——现济源城内的济渎庙,至少在30公里以上。而东西距离,约80公里。东边的覃怀,在现在的武陟县西南一带。西边的晋地,在山西境内,很可能远远超过了现在济源市的东西距离。在其时,卫护如此广博的国土面积,是需要实力的。从现在的发掘和文献记载看,轵国显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古代城市规划都非常注重军事设防。‘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是都城营建原则。城市设防规划主要包括占据有利地形、采取技术措施、重重设障等,尽量增加防御深度。同时,还要进行关隘、关塞、边城的修筑,加强整体防御体系。从这个层面上说,轵国故城的防御体系是相当完备的。”站在尚存的轵城城墙上,曹国正如是说。已进行的考古发掘和历史典籍的记载也证明了轵国故城的初始营建理念是以军事为第一要务。其内城防御体系主要包括城墙、护城坡、护城河、城内望台和城门。城墙加内外护城墙,最厚处达21米。在城墙5米外,设置有15米宽的护城河,但现在水已没了,只能透过明显的凹处,想象昔日的护城河。

    现已发现城门9座,其中南、北门各3座(北城墙有1座水门),东门两座,西门1座(水门)。4个方向城门数不等,而且城门的位置也不对称,这说明城门的设置和位置是根据军事需要而建的。在城内东部偏北方向,发现一处高台夯土建筑遗址,高出地面两米多,方形,边长100余米,面积1万余平方米。从高台位置分析,故城三面环山,仅东南是平地,是军事防御的薄弱点,所以专家怀疑这很有可能是一座大型的军事望台遗址。

    轵国故城的外部防御体系,主要是依靠三面环山的有利地形布置:北起轵关,因山作壁,补其罅漏,沿勋掌、封门口一线修筑长城,直抵黄河。封门口曾设“轵关”,是轵道上的一座天然关隘,也是从长安进入轵国的必经之路,属太行八陉之一,号称“封门天险”,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演义》第十四回有这样的描述:“却说李乐引军诈称李 、郭汜,来追车驾,天子大惊。杨奉曰:‘此李乐也。’遂令徐晃出迎之。李乐亲自出战。两马相交,只一合,被徐晃一斧砍死于马下,杀散余党,保护车驾过箕关。太守张杨具粟帛迎驾于轵道。帝封张杨为大司马。杨辞帝屯兵野王去了。帝入洛阳……”这里说的就是汉献帝由西安返回洛阳经过轵国轵道时的情形。实际上,轵城镇现在遗存的地名村名也佐证了轵国故城是作为军事战略位置存在的。城北的屯军村,就是古代守卫故城的驻军营房处。而城西的留养村,人们认为就是故城辎重给养仓储所在地。让轵国繁盛乃至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的,是军事战略地位;让轵国衰败乃至走向消亡的,也是军事战略地位。历史记录了作为军事战略地位的轵国故城的军事事件。

    战国时期,轵城曾为韩国都城,在城西部山区的天然关隘封门口筑轵关。韩昭侯九年(前362年),韩使计息以轵道易货于魏国。魏惠王十二年(前358年),魏国通过轵关陉夺轵邑,轵邑遂为魏之大都会和军事重镇。

    秦昭王十六年(前291年),秦军经轵道伐魏,夺取轵邑,走轵道而下南阳(今河南省黄河以北数县市)。秦昭王十八年,秦将司马错伐魏至轵,先后攻取大小城池61座。

    东汉建武三年(27年),汉将吴汉率耿 、盖延等部将攻击青犊军于轵邑,青犊军降。

    三国时期,魏将钟繇曾于轵县修筑钟公垒,镇守洛京北方门户。后太傅钟繇、钟会等父子四人皆葬于轵。

    西晋永宁元年(301年),“八王之乱”中成都王司马颖率诸军讨伐赵王司马伦,在轵北展开 河大战,伦兵大败。

    北齐初年,怀州刺史平鉴重修轵关,抵御西魏进犯。北齐河清二年(563年)三月,齐诏司空斛律光督步骑两万,筑勋掌城至轵关,城长二百里,置十三戍。北齐河清三年(564年),北周将杨标攻入轵关,北齐太尉大破周军于轵关,生擒杨标。

    轵国故城最初虽然是因战事而建,但在选址上符合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一般要求,城池地势较高,利于排涝,城内具有丰富的水源,便于生活,同时交通便利。图为轵国故城里曾经的供水河道涂沟河。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轵城镇人民政府(2011-08-0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