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渎庙,全称济渎北海庙,坐落于河南省济源市北海区古济水发源地,是一座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济渎庙坐北朝南,占地120余亩,现存殿宇60余间,为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
济源因济水发源于此而得名。古时,济水独流入海,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为天下名川大江的代表,同五岳独尊的泰山一样,受到历代帝王的隆重祭祀。隋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为祭祀济水神颁诏在济水源头修建济渎庙。为了祭祀需要,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朝廷又将当时的轵县北部划分出来,专门设立了济源县,接待朝廷祭祀。济源之名从此出现在历史长河中,一直沿用至今。所以,济源是先有济渎庙,后有济源县,“不到济渎庙,不算到济源”。唐代初期,朝廷又因四海中的北海“远在大漠,艰于祭祀”,于是在济渎庙之后建北海祠,望祭北海。因此,济渎庙一个地方承担了两个国家规格的水神祭祀任务,所以又称济渎北海庙。
唐代济渎庙院墙
济渎庙经唐、宋、元、明、清历代不断维修与扩建,至明天顺四年(1460年),建筑已达400余间。现存宋、元、明、清建筑30余座60余间,唐至清碑碣石刻40余通,为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四渎水神庙宇。由于济渎庙内古建筑成群、碑碣林立,且品位较高,1996年1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济渎庙内朱门重重,庭院深深,古柏参天,碑碣林立,绿水环绕,曲径通幽,亭台楼榭,交相生辉,不仅是古代祭祀胜地,更是典型的北方古典园林。
济水之源
济水古河道
济水的发源与其它河流源于大山的河流不同,她在济源平地开源。《太平寰宇记》记载“济水在县西北三里平地而出,有二源:其东源周回七百步,其深莫测;西源周回六百八十步,深一丈,皆缭以围墙”。 其中所讲的东源,指的正是济渎庙后院的龙池、小北海,西源则是距离济渎庙西约1公里的龙潭。这里及周边区域泉眼众多,水量丰富,直到今天,池中泉水还终年不绝,景色怡人。
古建筑艺术
济渎庙共有四组建筑有机组成。前为济渎庙,祭祀济水神;后为北海祠,祭祀北海神;东有御香院,为祭水钦差临时休息之所;西有天庆宫,为管理人员活动之所。主体建筑排列在三条纵轴线上,在中轴线上有清源洞府门(山门)、清源门、渊德门、寝宫和临渊门,龙亭、灵源阁等;两侧有御香殿、接官楼、玉皇殿和长生阁等。
独特的布局:济渎庙平面布局呈“甲”字形,济渎庙围墙极为独特,呈前方后圆,象征着“天圆地方”, 这与古时皇帝在圆形天坛祭天,在方形坛上祭地是一致的,都体现了古人对宇宙世界的基本认识。济渎庙整个平面形状又像一只大乌龟趴在地上,坐北朝南,南部甬道略偏微偏向东南,蕴含着“金龟卧地”、“金龟探海”的寓意。
济渎寝宫:建于北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单檐歇山造,是济渎庙中文物价值最高的古建筑。1936年,古建专家刘敦桢考察时评价说:“此殿檐柱粗矮,斗拱雄巨疏朗,屋顶坡度平缓,无一不是宋初建筑的特征”,寝宫为河南省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也是唯一逾千年的单体木构建筑,在全国宋代木构建筑中占有一定地位,为研究宋代早期建筑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清源洞府门:即济渎庙的大门,系三间四柱挑山造木牌楼,九踩重翘重昂斗拱,是一座建筑纯度高,造型奇特,保留古制多的明代木构建筑,为河南明代木牌楼之冠,国内著名古建专家给予它很高的评价。
渊德大殿基址:渊德大殿为济渎庙主殿,建于北宋初期,历代重修,规模宏大。据明天顺四年《图志碑》,渊德大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宏伟壮观。两侧有配殿,东为元君殿,西为三渎殿。渊德大殿与其后的寝宫以覆道回廊相连接,构成“工”字形布局,为宋金元时期建筑的典型做法。清康熙皇帝题写“沇济灵源”,乾隆皇帝题写“流清普惠”,悬于殿前。惜清同治六年该殿被捻军焚毁,基址犹存。殿上柱础覆盆表面雕刻卷草花纹,构图精美,刀法圆活。殿前东西二阶为古代礼制“东阼西阶”的遗制。
碑刻精华
济渎庙碑廊
济渎庙另一瑰宝是保存完好的40多通碑碣石刻,时代自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直到民国各个时期,跨越了1400多年。碑刻内容大多是历代祭祀济渎之神和北海之神的祭文、重修济渎庙碑记及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等,篆、隶、真、草和行书等字体均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不同时期的书法艺术水平,为我国现存的书法艺术珍品。其中有唐代著名文学家达奚珣撰文、书法家薛希昌“金剪刀”隶书的《有唐济渎之记》,宋徽宗“瘦金体”书写的《灵符碑》,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亲笔书写的《投龙简记》,明太祖朱元璋圣旨、御用书法家詹孟举书的《大明诏旨碑》,都是非常珍贵的碑刻精品。
《有唐济渎之记》:刊刻于唐天宝六年,达奚珣撰文,薛希昌书。碑文记述当时济源县令寇公陪同好友新安主簿高侯等人到济渎庙来游玩的情景,对济水的精神品德进行了歌咏,对济渎庙的美景进行了描写,文章以四六骈体文写成,辞藻华丽,文笔优美。此碑是薛希昌以“金剪刀”隶书体书写,古朴中透出秀丽之气,是唐隶中的精品。此碑在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等金石学著作中均有收录,是有名的唐碑。
《投龙简记》:刊刻于元延佑元年(公元1314年),碑文记述元仁宗刚刚登基,派钦差大臣到济渎庙祭祀济水,到王屋山祭祀山神的过程。书法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赵孟頫亲笔书写,书写这通碑刻时,赵孟頫已经年届七旬,书法功力深厚而纯熟,而且又是为十分宠信他的元仁宗书写,他的书写态度应该是十分谨慎和认真的,因此这通碑刻可以说是反映了赵孟頫书法的最高水平。碑额“投龙简记”四字为当时礼部尚书郭贯篆书。郭贯也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元史·郭贯传》记载:“(郭)贯博学,精于篆籀,当世册宝碑额,多出其手。”
大明诏旨碑
大明诏旨碑拓片
《大明诏旨碑》:刊刻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内容为明太祖朱元璋统一中国后,为了统一五岳、五镇、四海、四渎等国家祭祀的神灵神号,特颁布的一道圣旨,勒石于庙内以告世人。其中济水被封为“北渎大济之神”,显示了济水崇高的地位,此碑被称为“济源的名片”。《明史》中对此圣旨内容有简略记载,可惜不完整,此碑文有重要的补史作用。此碑对于研究明代初年政治制度、祭祀制度及社会状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碑文乃明初御用书法家詹希元(字孟举)亲笔书写,《新格古要论》载:“皇明中书舍人新安詹孟举,真书每一行二字在蜀府者为第一本,字方四寸,劲健壮丽,盖国朝第一手也,字兼欧虞颜柳,虽古人亦少。”此碑字体工整,笔画遒劲,气度非凡,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目前,曲阜孔庙、北岳恒山庙、东镇沂山庙等古代皇家祭祀庙宇中也保留有内容、书法一样的《大明诏旨碑》。济源这通《大明诏旨碑》在抗战期间,由于日本飞机轰炸,当地百姓将碑刻推倒就地掩埋,直到1996年才被重新发现,是全国保留的《大明诏旨碑》中最为完好的,极其珍贵。
《济渎北海庙图志碑》:刻立于明天顺四年。碑的内容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碑额,双钩楷书“济渎北海庙图志碑”八个大字。中间部分是济渎庙的庙图,以阴刻线条勾绘出一幅规模宏伟的济渎庙建筑、古迹全图,还标注了主要殿宇的名称。图外绘济水源头水系图。庙图两侧小字详细记载了济渎庙土地数目及分布情况,共有“官地五顷二十七亩”,即527亩庙地,规模十分宏大。下半部分是对庙图的说明文字,详细介绍了济渎庙的建筑布局情况。该碑图文并茂,反映了明代中期济渎庙的盛况,是研究济渎庙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保护济渎庙的重要依据。
北宋石勾栏:位于济渎池北灵渊阁前,其盆唇、地栿之间雕有镂空“万“字纹,其上镂刻卷草、宝瓶雕饰及云版圆雕等都极其精工。该石勾栏为目前全国唯一现存的宋代《营造法式》所记的单勾栏,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北宋玉简》:2003年7月,济源市抢救整修工程中,在清理济渎池淤泥的时候,发现了一块祭祀玉简。简文有所残缺,大致如下:“大宋嗣天子……… 三七人开启同天节金録道场…… 水府投送金龙玉简,愿神愿仙,三元同存,九府水帝……奏上闻,九天谨诣水府金龙驿传。熙宁元年太岁戊申四月……”。根据简文可知,这是北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宋神宗赵顼登基之后派遣使者祭告济水神时投送的。在此次祭祀活动中,专门开启了“金録道场”向神灵祈愿,并在济水源头投入了金龙玉简进行祭祀。“投龙简”是古代祭祀山川的最高礼仪,武则天曾在嵩山投金简祭祀。
古树名木
古汉柏:为东汉时栽植,相传王母娘娘在天上看到济水源头美景,高兴之际竟然将口中桃核吐于此处,吸收济水精气长成这株参天古柏。清代诗人沈荣昌诗云:“汉家何人留此柏,王母桃核生磐石,伏流千里养根株,脊土百年长寸尺。”
将军柏:东汉时柏树,树龄2000余年。相传唐代大将军尉迟敬德奉命监修济渎庙时,曾将其钢鞭挂于树,故名。明代茶陵人尹安写诗赞颂“夜来明月枝头动,疑是将军宝剑光”。作者:冯军(济源市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