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济源 >> 走进济源 >> 印象济源 >> 浏览济源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济源历史文化:轵国轵城

2013/10/15 14:59:11 点击数: 【字体:

 

  提要:综合文献及考古资料,古轵城的始筑年代最迟应在春秋时期。战国时,轵城为晋国属地。公元前4世纪中叶,“三家分晋”,轵先归韩,后又属魏。秦代实行郡县制,设轵县,轵城是秦国重镇之一。汉代汉惠帝子刘朝、大将军薄昭先后封轵侯。隋大业初年(605年)轵县并入济源县。在长达1000多年的历史时期内,轵城一直是中原地区举足轻重的城市之一。研究和考察轵城的历史及其文化遗存,对于了解中原地区古代政治、军事、民俗文化、制造工艺等,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随着原始社会的逐步崩溃和奴隶制的确立而诞生的。据《吕氏春秋》记载,“夏鲧作城”应该是我国最早的城市雏形,此后历朝历代,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众多的土筑围城,还是秦以后富丽堂皇的咸阳城、洛阳城、长安城,抑或是庄严雄伟的明清故宫,无不是社会统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城市是根据政治和军事需要而兴建,是一种大规模的、永久性的防御设施,集中表现了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成就,并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布局格式。

  一、轵国故城的形成和沿革

  1.轵国的历史萌芽

  轵国故城位于济源市区,现为轵城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周时期,济源一带有原国、樊国、向国。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因晋文公拥立周襄王有功,故以阳樊(今济源西曲阳村)之地赐之,但阳樊民众系周太子虞仲的后代,不愿由天子管辖转变为诸侯之地。晋文公亲率大军围阳樊城,劝其归附。阳樊守城大夫苍葛以周襄王“赐地非赐百姓”为理由,只愿交出城池,但要带走百姓。晋文公见强攻难得此地,只好答应了苍葛的要求。于是,苍葛率民众退聚东南二十里驻守,始以战车列卫,继而围土筑城。“轵城”一名,即缘于此城初以战车列卫(“轵”字意为车轴端或车厢两边的栏木)。

  综合文献资料和文物考古调查,轵城的始筑年代最迟应该是春秋时期,但部分城墙的构筑手法,与郑州商城和湖北盘龙城的建筑手法、城墙结构非常相似,所以轵城的始建年代上限,有可能推到更早,这还有待于更多的发掘资料来证实。

  战国时期,轵城为晋国(都城屡迁,地域大致在今山西西南部,河北西南部,河南北部)的属地。公元前4世纪中叶,晋国为韩、赵、魏三家所分,史称“三家分晋”,轵城归韩。韩景侯十七年(前409年),韩都由阳翟(今河南禹州)多次迁移。在此期间,轵城曾为韩国都城,进行过大规模营建,初步形成规模。后轵城又属魏国。据记载,魏惠王十三年(前358年),韩国使者计息出使魏国,经过谈判,魏国以鹿易轵。轵城经过魏国的经营,空前繁荣起来,特设盐铁官。《盐铁论·通有篇》载:“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陈,郑之阳翟,三川之二周,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

  2.轵城都城的经营和废弃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营建,轵城已富冠海内,成为天下名都之一。自秦昭王十六年(前291年)轵邑归属秦,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实行郡县制置轵县(属三川郡),轵城一直是军事重镇。

  西汉初,轵城的城市经营又迎来了一个高潮期。由于朝廷的重视和扶持,轵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公元前187年,汉吕后封汉惠帝之子刘朝为轵侯。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封大将军薄昭为轵侯。薄昭是汉文帝的舅舅,曾亲自迎立文帝于代郡(文帝为代王),为文帝继位立下了汗马功劳。文帝封其为轵侯,足见轵地之重要。自春秋战国至西汉,诸侯王的权力较大,他们以“造城以守君,筑部以安民”为立国安邦之大计,在保留原有城池的基础上大兴宫殿、祖庙和墓地,封地民众也陆续迁入城内,轵国逐渐繁荣起来。汉武帝中期,皇室逐步消减诸侯权力,废除诸侯国,轵国也被废除。两晋南北朝时期,先后封李寿、寇赞为轵侯,轵城经营得以延续,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朝廷提高了祭祀济水的规格,并因祭祀活动的需要,在轵县北部设济源县(原轵县的北部划入济源县,轵县仍保留)。贞观元年(627年)轵县并入济源县。从此以后,由于行政区域的变化,轵城的地位明显下降,逐渐沦为村镇。虽然清代所置的轵城北门石额仍以“古轵国”称之,但它只能印证轵城在战国时期是一个都会之地。

  如果探寻轵城由盛至衰的原因,大致有四:其一,自隋代开始,封建割据势力逐渐消亡,大一统的中国已经确立,作为军事重镇的轵城,其作用也随之降低;其二,战争也是轵城衰败的因素之一。战国至宋,在轵城一带发生的大小战争不下十余次,每次战乱,都会导致城池的破坏、人口的减少和经济的衰退;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与济水祭祀有很大关系。从隋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颁诏在济水源头修建济渎庙到济源县设立,前后共计14年。朝廷在距济渎庙不远的地方建立城池,并设立济源县,其目的是十分明显的,那就是一为祭祀方便,二为提升济水之名。行政区划的变迁乃是轵城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

  二、轵国故城布局特点

  中国古代城市的产生是以城墙为标志的,宫殿、官署都被围在四周高墙之中,高而厚的城墙和深而宽的城池是保护王权的屏障。商周至战国时期,城意味着国家,受封的诸侯国可以按爵位等级统治封地上的人民,并建造相应规模的城池。城市的宫殿、作坊、墓地、祖庙等也都有特定的区域。先秦古籍中记录手工业技术的官书《考工记》载有都城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对城市布局给出了严格的规定。古代都城一般都有内城和外郭,内城是官僚贵族阶层和部分手工业者的聚集地,外郭城是百姓居住区和墓地等。

  1.轵国故城内城的整体布局

  从已有的考古调查和文献记载来看,轵国故城内城遗存主要包括:城墙、护城河、宫殿区、轵王焚修香院、制陶作坊和供水河道涂沟河(即现在的泥沟河)。

  轵国故城是在改建春秋战国时期旧城基础上兴建的,大概于汉初营建成熟。故城平面呈不规整长方形,南北长1956米,东西宽2088米,总面积400万平方米,四周城墙均有遗迹,其中东南城墙地面保存较好。南城长1855米,残宽6~10米,高4~6米,由西向东300米、598米、1536米处分别为三座城门;东城墙长1560米,残宽7~11米,高2~5米,由北向南352米、1325米处分别有两座城门;北城墙长2100米,东端50米高出城外地面2米,从东端起50米、1325米处分别有两座城门遗址,涂沟河穿城而过留有水门遗迹一处;西城墙长1980米,残宽5~10米,高2.5米,有一座水门遗迹。护城河位于城外5米,随城而走,宽约50~70米,深1~2.5米。城内宫殿区位于西北隅,地势较高;宫殿区左前方为汉代轵王焚修香院(即祖庙)。此庙院北宋仁宗时舍为佛教大明禅院,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年),寺院主持总公、恩公历时30年复营禅院(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制陶作坊遗址位于涂沟河东岸、大明寺南,其断壁上暴露有陶窑和灰坑,内含草木灰堆积、红烧土、筒板瓦块滴水和空心砖块,应是汉代的制陶作坊;涂沟河从故城西南部穿越城墙入城,折而向北,沿轵侯祖庙西侧和宫殿区东侧流过,穿北城墙入湨河。河床宽约10~30米,深4~6米。

  轵国故城城墙采用插杆和夹板夯筑而成。以东城墙水渠冲塌的地方为例,城墙的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即主城墙和内、外护城坡。城墙夯层厚薄不均,上部夯层厚6~8厘米,下部夯层厚10~12厘米。以南墙看夯土平面,夯窝比较清楚,圆底,直径约为4~5厘米,深0.5~1厘米,夯层坚实,夯窝排列较密,有叠压现象,部分夯层之间有铺平痕迹,估计是避免泥土沾在夯具上而为。另外城墙东南角还发现了小平底夯窝,直径9厘米,夯层厚10厘米。城墙夯土中均发现有鹅卵石、筒板、板瓦及豆、罐等残片。城墙整体上颇具商周遗风,应始建于春秋战国,汉代有大规模营建,以后又有修补。

  2.轵国故城布局

  轵国故城在战国和汉代曾两次作为都城进行经营,但布局同许多大都城有所不同。一般大都城都有宫城(内城)和郭城(外城),而轵国故城有宫城而无郭城。由此推断,它作为都城的时间并不太长。

  根据出土文物,故城内城在汉初以前居住的主要应是贵族、官吏、地主、军队等消费阶层和少量工商业者。外城东、西、北三面是手工作坊和百姓居住区。城南金山(南岭)是墓葬区,这里地势较高,隔黄河与邙山相望,符合古代风水学。从考古发掘资料看,这里的墓室多为空心砖砌成,具有汉代墓葬的主要特征。从墓室结构看,汉代的砖石结构建筑在力学、材料、施工技术等方面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墓葬中出土有大量珍贵文物,反映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如1959年出土的陶风车,把我国使用风车的历史由宋代推前到了汉代,提前了1000余年。桃都树、百花灯、“轵”字罐和杂技俑等珍贵文物,是研究汉代民众生活、丧葬、礼仪的实物资料,同时也印证了轵国曾经的辉煌。

  3.轵国故城的城市选址

  中国古代城市选址十分注重周边地理环境和交通等自然条件。一般而言,要以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为主要条件,同时在军事上也是战略地位优越的地方。在平原上建城,大多数采用方正对称的平面布局,城内设十字交叉的道路;在山地丘陵区建城池,以军事、交通和水源为主要着眼点,随地形布置,随河流伸展,河道作为物资供应的运输线和生活用水的来源,是城市布局的主要根据。

  轵国故城虽然最初是因战事而建,但在选址上符合古代都城建设的一般要求。城池地势较高,以利于排涝。城市具有丰富的水源,便于生活。一条季节性河流涂沟河从西城墙南部进入,注入湨河,贯穿宫殿区、祭祀区和居民生活区,从东城墙流出,折而向北流,与自然河流融汇。就军事防御而言,西、南面有山地丘陵,有险可守,利于城市设防。在交通便利方面,轵道自轵邑始,经轵关,越蒲津渡,可直达长安城,方便来往长安,从而带动了这一地区的繁荣。这些优越条件,对王侯贵族而言,也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三面环山,便于射猎和游乐;丰富的水源,易于开辟苑圃;城南丘陵地带,又是墓葬勘舆之地。

  三、轵城的战略地位

  古代城市规划都非常注重军事设防。“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是都城营建原则。城市设防规划主要包括占据有利地形、采取技术措施、重重设障等,尽量增加防御深度。同时,还要进行关隘、关塞、边城的修筑,加强整体防御体系。

  1.轵国故城的防御体系

  从考古调查和历史文献记载看,轵国故城的初始营建理念就是以军事为第一要务。其内城防御体系主要包括城墙、护城坡、护城河、城内瞭望台和城门。城墙加内外护城墙,最厚处达21米。在城墙5米外,置15米宽的护城河。已发现城门九座,其中南、北门各三座(北城墙有一水门),东门两座,西门一座(水门)。四个方向城门数不等,且城门的位置也不对称,可见城门的设置和位置是根据军事需要而建的。在城内东部偏北,发现一处高台夯土建筑遗址,高出地面2.5米,方形,边长100米,面积1万余平方米。从高台位置分析,故城三面环山,仅东南是平地,是军事防御的薄弱点,故疑为是一座大型瞭望台遗址。

  故城的外部防御体系主要是依靠三面环山的有利地形布置:北起轵关,因山作壁,补其罅漏,沿勋掌、封门口一线修筑长城,直抵黄河。封门口曾设“轵关”,是轵道上的一座天然关隘,也是从长安进入轵国的必经之路,属太行八陉之一,号称“封门天险”,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2.有关轵国故城的军事活动

  战国时期,轵城曾为韩国都城,在城西部山区的天然关隘封门口筑轵关。韩昭侯九年(前362年),韩使计息以轵道易货于魏国。魏惠王十二年(前358年),魏国通过轵关陉夺轵邑,轵邑遂为魏之大都会和军事重镇。

  秦昭王十六年(前219年),秦军经轵道伐魏,夺取轵邑,走轵道而下南阳(今河南省黄河以北数县市)。秦昭王十八年(前289年),秦将司马错伐魏至轵,先后攻取大小城池61座。

  东汉建武三年(27年),汉将吴汉率耿弇、盖延等部将攻击青犊军于轵邑,青犊军降。

  三国时期,魏将钟繇曾于轵县修筑钟公垒,镇守洛京北方门户。后太傅钟繇、钟会等父子四人皆葬于轵。今轵城中王村钟公四冢尚存。

  西晋永宁元年(301年),“八王之乱”中成都王司马颖率诸军讨伐赵王司马伦,在轵北展开湨水大战,伦兵大败。

  北齐初年(526年),怀州刺史平鉴重修轵关,抵御西魏进犯。北齐河清二年(563年)三月,齐诏司空斛律光督步骑两万,筑勋掌城至轵关,城长二百里,置十三戍。北齐河清三年(564年),北周将杨标攻入轵关,北齐太尉大破周军于轵关,生擒杨标。

  四、轵地的繁荣与民风

  古代城市与现代城市一样,也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可以影响一个地区的农村经济乃至农民的命运。轵国故城在营建和发展成为经济都市后,大量移民迁入,人口迅速增长,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自战国中期开始,轵城已发展成为全国主要城市之一。从考古发掘情况看,城内的制陶等手工业作坊及出土文物应属于战国时期,而这些通常是秦汉时期才在都城内设置的,证明轵城的商业经济和城市经济在战国时期已经很发达了。轵城还出土了大量与平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汉代陪葬品,如反映平民游乐场景的杂技俑、游乐俑、舞乐俑等;反映平民生活的窖穴、陶屋、供镬、铜薰炉、石磨盘、铜铁兵器等;还有反映当时人们意识形态的桃都树、百花灯等。这些陪葬用品虽然形制很小,但它反映的是汉代轵城一带平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于研究中原地区民俗文化、制陶技术等具有重要价值。

  轵城从公元前635年因战事围土为城到现在,已经有2600多年的历史。它曾经的辉煌,是济源历史文化不可忽视的一叶。今天,这座城市的轮廓仍然依稀可见,我们有责任保护好它,因为它是历史的记忆。

  (作者单位:济源市文物管理局)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济源新闻网(2012-01-1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