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渎庙一景
济渎庙山门
每一座老城几乎都有古建筑,它们或坐落于城内闹市,或分布于城外远郊;或声名远播游人无数,或名声不显门庭冷清。但无论如何,它们中的每一座都记录着一段城市记忆,承载着特定的城市文化。笔者随同一批古建筑专家日前考察的河南省济源市就是其中之一。
济水源头的古建筑群
济源市是济水的发源地,在古时济水即与长江、黄河、淮河齐名,位居四渎之一。而在济水的源头地带坐落着一个全国性的大型古建筑群——济渎庙。济渎庙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重要文化遗存,是历代皇帝崇祀祭典的五岳四渎之一,其内汇集了宋、元、明、清多个时代、不同风格的古代建筑。
“这是清源洞府门,是济渎庙山门,明代重修的砖木牌楼,由主楼和左右两掖门组成。系三间四柱悬山造,斗拱为双翘双昂九踩重拱造,主楼四根中柱为通柱,由砖砌厚墙包固,以墙体代替牌楼常见的戗木或夹杆,保留古制较多的明代木构建筑,为河南省明代木牌楼之冠。”古朴大气的朱红色大门前,济渎庙工作人员很专业地向笔者介绍道。
穿过清源洞府门,走进济渎庙,犹如走进了一座古建筑博物馆:庙内现存木结构古建筑始自北宋,历元、明而迄于清,各代古建筑有二十余座,既有河南省年代最早、形制最大的单体木结构建筑——北宋济渎寝宫,也有世所罕见的“工”字形大殿与长廊,堪称有宋以来古代建筑系列博物馆。
从重建于元朝的临渊门,到重建于明代的渊德门,再到重修于清康熙年间的玉皇殿以及保留着元代构件、重修于明代早期的木构建筑龙亭,笔者漫步其中,就似正在穿越历史的“长廊”,闻听着森森古柏与袅袅青烟中间传来的晨钟暮鼓,似乎能聆听到其间历史的浅吟低唱。
济渎庙总体平面呈“甲”字形,古建筑排列在三条轴线上,整个布局序列清晰,主次分明,前有三门,后有三殿,气势宏伟。庙之后部,呈外凸弧线形,与后院殿堂并不在一条轴线上,其状呈“金龟探海”之势,令人称奇。
传统古建筑承载城市文化
济水曾是夏王朝的贡道,历经数千年的沧桑巨变,1800里河道早已失去了它昔日的雄姿。然而,济水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却依然深深影响着济源这座城市和济源人的生活,济源人对济水的崇敬已经深入骨髓里。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建筑不仅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方面,是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精神财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单军说。而济渎庙古建筑群,就是济水文化的凝结。
作为隋朝以来历代王朝钦定的祭祀济水与北海的庙宇,济渎庙自隋朝初年建庙之后就成为皇家祭祀圣地、道教活动中心。对济水的祭祀一直被列为国家祀典,为政者“有谨而不敢怠”。自汉代起,朝廷每年派遣重要官员定期致祭渐成礼仪定制。唐宋以来,但凡国之大事,如战争、政权更迭、祈雨甚或皇室成员的生死都要向济水神、北海神祭告。民间的祭祀活动更是频繁有加,唐宋间又封济水神为“清源公”、“清源忠护王”,对祭祀活动更是推波助澜。因此,一部济渎庙的兴衰史,也可以说是古代济源人水神崇拜史的缩影。
庙内的祭祀活动绵延千年而不衰,以此为依托的庙会文化也具有深远的影响。正月里逛庙会祭拜济水神、大年初一烧头柱香、为玉皇大帝庆生辰等等都是当地百姓沿袭多年的习俗。
但是上世纪初期以来,由于济渎庙先后作为办公和教学场所来使用,其真正的历史功用被逐步埋没,济渎庙春节庙会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甚至几近绝迹。直到近年来,济渎庙重新启动春节文化庙会活动,逐步复兴这一千年古庙几近绝迹的春节庙会。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壮大,每年庙会游客量在45万人次左右。“自从恢复后,每年大年初一都要过来拜拜,不然心里不踏实。”一位当地人对我说。
现在,诸如大型祭水表演、元宵灯节庙会、小满庙会等紧紧围绕着济水文化和济渎庙的文娱活动已经成为济源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树立保护意识不能只看“市场”
“虽然办庙会时期游客量有所提高,但平时游客确实不多,而且主要是附近游客,外地过来的很少。”济源市城乡规划管理局局长姚安平介绍道,“但是哪怕如此,我们对于济渎庙的保护也从未掉以轻心过,因为那是济源人的根啊。”
近年来,济源各有关部门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对济渎庙的御香殿等25处古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将艺术学校、庙街小学、济源文物处等多家单位从庙里搬出,同时完成了排水、消防、绿化、技防监控等工程。
目前,济渎庙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在全国范围看虽然并非热门,其旅游相关收入相对于动辄千万元的修缮和保护费用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但在济源的有关部门看来,对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不能只算经济账,更不能只看“市场”。而近来,国内一些古建筑由于游客稀少、景区管理松懈,导致被盗、卖、拆的案件屡屡见诸报端,让人痛心不已。专家们认为,传统古建筑的保护容不得“冷落”,不能跟着市场走,更不能让市场“优胜劣汰”。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车书剑表示:“文化是建筑的灵魂,有文化的建筑才有内涵,才感觉得到城市的记忆。”也正因为如此,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古建筑才显得如此弥足珍贵。它们或许并非热点景区,或许没有“市场”撑腰,但毫无疑问它们都是经典。当经典还未成为热点之时,我们更不能松懈,保护意识更应当树立起来。(李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