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安阳 >> 走进安阳 >> 印象安阳 >> 浏览安阳

“最后的皇室藩王”系列之四 安阳高阁寺内,赵王曾密谋“大事”

2014/7/30 10:54:40 点击数: 【字体:

在安阳市老城区有一条马号街,相传此街原是明代赵王府马厩所在地,所以就叫马号街。马号街上有一个很有名的地点叫高阁寺,当地市民虽然都知道高阁寺在马号街,但高阁寺却不好找。一位热心的老大爷,带着我在马号街七转八拐,最终在高阁寺中学门口对我说:“高阁寺就在学校内。”

高阁寺其实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寺庙,里面没有住过僧人,也不礼敬菩萨佛祖,它原本只是明代赵王府的一座大殿,据说是赵王召见下属的场所,因建于高台之上,远望颇有古寺风范,当地百姓便俗称高阁寺,也戏称这里是金銮殿。

据《安阳县志》记载,高阁寺一带原为彰德府的办公用地,公元1425年,明成祖第三子朱高燧就藩安阳,一纸令下,府署迁往东大街,将原来的府署改建为赵王府。据史书记载,赵王府东西宽30余米,南北长60余米,府内设有宗庙、读书楼、粉妆楼、端礼宫、体仁宫等大大小小数十处宫殿。

到了民国时期,赵王府内的建筑纷纷倾废,只剩下一座高阁矗立在老城之中,俯瞰着安阳古都的沧桑巨变。

高阁寺又名大士阁,建在梯形的方台基之上,通高20余米,为高台楼阁式建筑,面南背北,重檐九脊,歇山顶式,琉璃瓦顶。台基高约8米、长宽各为13米,平面为正方形,南侧中部为石质阶梯,其余全用青砖垒砌。石质阶梯共有32层,两侧为汉白玉扶栏,扶栏上雕有石狮,情态各异,栩栩如生。拾级而上,阁楼外壁有石雕游龙25尾,个个形象逼真,尽管久经风雨侵蚀,但依然清晰可辨。阁的正面置有阁扇门,阁内进深、面阔各三间,皆为9米。明间和次间共用4根圆木通柱,直达阁顶梁下,构成一座完整的大框架。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结构异常坚实,怪不得如此之高的阁楼历经数百年仍然没有坍塌。可惜的是,阁门紧锁,无法进入阁内。但透过窗户往里看,阁内空空,并无任何物件。

学校内绿树成荫,非常静谧,倒是读书的好地方。唐朝诗人李商隐曾说:“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高阁寺虽然也是人去楼空,留下的却是缕缕书香。

帮助二哥欲废太子

站在高阁寺上,清风拂面。500多年前,赵王朱高燧也曾站在这里,或召见官员,或密议“大事”,高阁寺上的夜半私语掩饰不住这位藩王的野心。

燕王朱棣是靠“靖难”造反当上皇帝的,既然有了父亲这个伟大的榜样,他的三个儿子中有两个都孜孜不倦地向他学习。汉王朱高煦篡位的事情很多人已经熟知,但朱高燧也有此野心,知道的人并不多。

朱棣有三个儿子,老大朱高炽(就是后来的明仁宗)是个大胖子,而且患有小儿麻痹,文弱老实,这让朱棣很不喜欢。老二朱高煦和老三朱高燧都英俊威武、仪表堂堂,这让朱棣很有另立太子的想法。

朱棣最想立朱高煦为太子,因为在“靖难”之战中,朱高煦是立有赫赫战功的。朱棣当年率奇兵奔袭南京,在扬州遭遇敌军拼命抵抗,败仗之后士气极度低落,连朱棣都动摇了,几乎要下令班师了,但此时,朱高煦带着援兵赶到,朱棣军队士气大振,朱棣也拍着二儿子的后背说:“勉之,世子有疾!”朱高煦立刻如同小宇宙爆发,披甲上阵,击溃敌军。

问题是朱棣的那句话含糊其词——“努力吧,你哥身体不好”这句话并没有明确说要传位给朱高煦,而且在明成祖坐稳江山后,大臣们都反对另立储君,朱棣也不忍心无缘无故废掉太子,这让朱高煦异常恼火。

公元1404年,朱高煦被封为汉王,封国云南;朱高燧被封为赵王,封国彰德(今河南安阳),受命驻守北京(当时尚未迁都)。朱高煦缠着老爹不去就藩,而是留在南京。他们的哥哥太子朱高炽,对朱高煦礼敬有加,对朱高燧非常关心,每次朱高燧到京城朝拜回去太子哥哥总要送到长江边。

但太子的忠厚没有换来两个弟弟的善报,朱高煦一门心思想废掉太子,自己做储君,朱高燧就帮着二哥,有事没事向老爹告太子的黑状。有人说朱高燧是个不过脑子的粗人,属于被二哥拖下水那种,但更多人认为朱高燧也有自己的小算盘,看着两位哥哥鹬蚌相争,自己好渔翁得利——他自己想当皇帝的野心也不小。

这个世界上的白眼狼实在太多,没有自知之明的人也实在太多。朱高炽对两位弟弟的种种厚道,换来的是两位弟弟愈发嚣张的野心。朱高煦在南京城里上蹿下跳,到处搞阴谋、告黑状,朱高燧在北京遥相呼应,横行不法。

这一切,朱棣都看在眼里,两位藩王的所作所为坚定了他不换太子的决心,并对朱高燧做出了惩罚:公元1409年,朱棣下令诛杀朱高燧的长史顾晟,褫夺了朱高燧的亲王冠服。由于朱高炽的苦苦哀求,朱棣没有进一步收拾朱高燧,但严加管束。遭此大难,朱高燧才收敛一点。

但也仅仅是稍微收敛一点。

参与谋逆兵权被夺

明成祖朱棣决定把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后,就开始考虑继承人的问题。既然新国都是北京,原来驻守北京的朱高燧是不能再待了,就把他封到安阳;南京是太子朱高炽在驻守,就把朱高煦封到云南。

朱高煦不高兴了,云南还没开化,是蛮荒之地,就甜言蜜语哄着老爹不想去,朱棣一心软就把他暂时留在身边。但朱高煦的野心愈加膨胀,提出要增加自己的护卫,这让朱棣大怒。公元1417年,朱棣不顾朱高煦的反复哀求,强行将他封到了乐安州(今山东广饶),并命其立刻就藩。朱高煦终于明白自己不可能用合法手段登上皇位了。1426年,朱高煦终于忍无可忍,公开造反,但他显然没有他老爹的实力和运气,最后遭到镇压,死于非命。

朱高煦造反的故事是世人皆知的,但朱高燧造反是秘密进行的。

根据《明史》的记载,1423年,朱棣生了一场大病,锦衣卫突然得到线索:护卫指挥孟贤等人勾结钦天监王射成等人造假圣旨,阴谋给朱棣投毒,等朱棣一死就下假圣旨,废除太子,立赵王朱高燧为新皇帝。锦衣卫随即展开搜捕,搜出了假圣旨等铁证。朱棣异常恼怒,把朱高燧抓到京城,问:“是不是你干的?”朱高燧吓得浑身发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这时,老好人朱高炽站出来,竭力替弟弟辩护:“这都是下面的人干的,三弟肯定不知情,也没有参与。”见太子作保,朱棣也就仅仅处死了相关官员,没有追究朱高燧的责任。

究竟朱高燧有没有参与其中阴谋,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根据他的一贯表现,恐怕不仅仅是失察的责任了。

朱高炽即位后,对两位弟弟还是非常优厚的,把他们的俸禄提高到每年两万石。第二年,宣宗朱瞻基即位,赐给朱高燧田园八十顷。这一年,朱高煦造反,宣宗朱瞻基御驾亲征。亲征结束回程途中,尚书陈山建议:“众所周知,赵王与朱高煦共同谋逆已经很久了,现在应该移兵到安阳擒拿赵王。否则赵王由于感到自己不安全,很可能也会造反,那时候再去镇压事倍功半。”

尚书蹇义、夏原吉等人也赞成这个说法,只有大学士杨士奇反对。一时僵持不下,于是朱瞻基拍板:“先帝对二位叔叔非常友爱。汉王自绝于天,我不敢赦免他。赵王要造反没有明显的证据,我不忍违背先帝厚爱兄弟的一贯做法。”

朱高煦被押回京师后,招供了曾经派人与赵王通谋。户部主事李仪又建议削去赵王的护卫,但朱瞻基还是不采纳。后来说的人越来越多,朱瞻基就派人把朱高煦的供词和群臣的奏章送给朱高燧看。朱高燧看到这些,异常恐惧,立刻上疏提出将他的护卫归还朝廷。朱瞻基很愉快地接收了,但仍派给叔叔一些保安军队。

经过这一番磨难,朱高燧才彻底老实下来,不再有非分之想,虽然权力大减,但总算保住了藩王的地位,赵王一系也延续到明亡。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大河报(2014-07-30)
0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