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安阳 >> 走进安阳 >> 印象安阳 >> 浏览安阳

“最后的皇室藩王”系列之三 争夺王位无望,周王倾心于医药学

2014/7/30 10:55:19 点击数: 【字体:

公元1398年,对于周王朱橚来说,简直是流年不利。

太子朱标的早逝,让朱元璋异常悲愤,但让藩王们失望的是,朱元璋没有在他们中间择贤者而立,而是把皇太孙朱允炆立为储君,这就是后来的建文帝。建文帝对这些藩王叔叔如有芒在背,“诸王以叔父之尊多不逊,拥重兵,多不法”的行为,早就让其感到很不爽。

建文帝即位后,立刻着手削藩,削藩的第一个对象,就是周王朱橚。

很多人为朱橚打抱不平,觉得朱橚挨整只是因为他是燕王朱棣的同母兄弟,建文帝此举纯属杀鸡骇猴。

其实,朱橚未必那么清白。和哥哥朱棣一样,朱橚也不觉得金銮殿那把龙椅就属于自己的侄子。自古以来,立长立贤,怎么着也轮不到立皇太孙啊!无论是《明史》还是《明实录》,都记载这位周王“有异谋”,虽然比不上燕王朱棣那样在王府里私造兵器、招兵买马之类,但起码这种“异谋”也是很骇人的,以至于他的长史王翰“数谏不纳,诈作发狂”而离职——这说明周王的不臣行为已经有了实质性突破,不然王翰不至于用这种极端手段和周王划清界限。

公元1398年,朱橚的次子突然向朝廷举报自己父亲图谋不轨——被自己的亲生儿子举报,也够可以的了。

听到这个消息,建文帝表现出了很无私的正义感,派李景隆率大军以“救急边关”的名义北上,路过开封时突然包围了周王府,把朱橚一家老小全抓到京城。建文帝给自己的叔叔还留了一条活路,下令将其发配到云南,交给黔宁王沐英(就是《鹿鼎记》中那个沐王爷的祖先)之子西平侯沐晟严加管束。

朱橚被发配到云南这样不毛的边陲之地,实在应该感到庆幸,他的几个兄弟可没他这么好的待遇,这之后齐王、代王、岷王统统以各种罪名被绳之以法。最值得一提的是湘王朱柏,这位王爷相当有骨气,得知侄子派人来抓他,笑着对手下说:“我亲眼看到过很多大臣在太祖(朱元璋)时被下狱,他们不愿受狱吏的侮辱自杀而死,我身为太祖的皇子,怎么能为了苟且偷生而忍受被小吏折磨呢?”说完,和老婆孩子一起在王府里自焚而死。

至此,建文帝削藩非常顺利,直到削到燕王头上时才碰到了真正的对手——燕王朱棣可没他的兄弟们好欺负,在和尚姚广孝的动员下,他高举“靖难”大旗,和侄子拼死一搏,终于险中取胜。

公元1402年,朱棣长途奔袭南京。“金陵王气黯然收,一片降幡出石头”。朱棣随后称帝,是为明成祖。

几次敲打交出护卫

朱棣即位后,想起了替他挡枪子的弟弟——如果当初建文帝削藩先拿朱棣开刀,或许历史是另外一个模样。

朱棣把亲弟弟从软禁的地方接回来,由于刚刚登基,需要笼络人心,朱棣恢复了朱橚的爵位,“还年俸五千石”,让他回到开封就藩。

朱橚当然不是傻子,以前哥哥是藩王,一条战线,削藩削的是哥俩的藩,现在地位变了,朱棣是皇帝,再削藩俩人就是对手了。朱橚喜欢读书,尤其擅长填词赋诗,回到开封后,立刻搞了一个歌舞团送到南京,献上九章之歌和八佾之舞,歌颂朱棣的文功武德、英明神武。

第二年,朱橚到南京朝拜,又献上传说中的瑞兽驺虞。百官(包括后来的名臣杨士奇和杨荣)都纷纷上奏章、写颂词,说是朱棣的仁慈感动了上天,降下吉祥的动物。这有点类似于前几年周正龙弄的华南虎照片,但朱橚弄出个传说中的动物驺虞,居然没人敢说是造假,还纷纷赞成、歌颂。朱棣龙颜大悦,大大赏赐了朱橚。

但朱棣坐稳江山后,就开始敲打这些藩王,即使是亲弟弟也不例外。当时开封在黄河边上,黄河河床高于两岸的土地,一旦决堤,就有灭顶之灾。朱棣以此为借口表示“关心”:弟弟,把你改封到洛阳吧(改封是一种变相削藩的方式)。估计朱橚还沉迷在驺虞的祥瑞里,就随口回答:“我到开封后,已经治理过河堤,现在河堤相当坚固,洪水来了不会出问题,不需要搬迁王府,以免劳民伤财。”

见弟弟这么不识趣,朱棣也就不客气了。公元1420年10月,突然有人检举,说朱橚要造反。但朱棣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第二年2月,朱棣才把朱橚叫到京城,把举报材料拿给他看。朱橚看了材料后,彻底明白怎么回事了,赶紧低头认罪,朱棣也没有惩罚他,让他回去了。

朱橚回到开封后,立刻写了个奏章,表示四海升平、国泰民安,当年先皇赐给的三护卫根本不需要使用了,请皇帝收回。朱棣看了很高兴,便收回了三护卫。

所谓三护卫,并不是三个卫兵。根据朱元璋当时的规定,藩王都享有三护卫的权利,一个护卫是一支护卫军的总称,兵力在三千到一万九千人不等。周王、宁王、燕王这些大藩三护卫的总兵力基本上都有五万多人,而且宁王的兵力更多,包括著名的“朵颜三卫”。

朱棣是依靠他的精锐三护卫起家的——当然,他以绑架方式拉走了“朵颜三卫”。所以,他对藩王的三护卫一直放心不下。在巩固了皇位后,朱棣对藩王们就没那么客气了,软硬兼施,通过一系列手段,逼迫周王等诸位藩王交出了三护卫,基本上剥夺了明太祖赐给藩王的军事权力。

朱棣以反对削藩而“靖难”造反,但造反成功之后,居然完成了建文帝未能完成的削藩大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讽刺。

书香家族英杰辈出

朱橚是第一批明代藩王,但他明显具备“枭雄型”藩王和“有为型”藩王的综合特征,在争夺王位彻底无望的情况下,他完成了其人生理想的转身,不再追求政治上的进步,而是向一名伟大的医药学家转变。

青年时期,朱橚就对医药很有兴趣,认为医药可以救死扶伤、延年益寿。他先是组织一些学者编撰《保生余录》两卷。在流放到云南的日子里,他看到民间缺医少药,就找到了点“赤脚医生”的感觉——组织人编写了方便实用的《袖珍方》。《袖珍方》全书四卷,3000多方,其中有些还是周王府自己创造的秘方。《袖珍方》仅在明代就被翻刻了十余次,可见受医家重视的程度。

回到开封后,朱橚全身心地投入到医学著作中。公元1391年底,他着手方剂学巨著《普济方》的编著工作,组织了一批学有专长的学者,如刘醇、滕硕、李恒、瞿佑等,作为研究工作的骨干,集中了一些技法高明的画工和其他方面的辅助人员,组成一个集体。经过十几年努力,在公元1412年左右,由他亲自订定、滕硕和刘醇协助编写的《普济方》编成。《普济方》被认为是“采摭繁富,编次详析,自古经方更无赅备于是者”的巨著,全书共168卷,其中有方脉总论、运气、脏腑、身形、诸疾、妇人、婴儿、针灸、本草共100余门,计1960论、2175类、61739个药方、239图,对于所述病症均有论有方,保存了大量明以前失散的文献,为后代学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

朱橚家族也是明朝众多藩王中繁衍最快、人丁最盛的家族之一,同时也是文化素质比较优秀的一支。自朱橚以来,家传学问,书香永继,产生了一大批学者、文人。如第二代周王朱有炖,博学精思,擅长书法,写有《东书堂帖》传世,是明初较著名的书法家;朱有炖的八弟朱有爌也是个勤奋好学、多才多艺的人,对诗歌、书画、骑射等,无一不精;第六任周王朱同镳的第十三子朱安戍(加氵旁)聪明好学,广邀学者与之游,是当时宗室中最有名气的一个,曾辑著《贻后示》、《养正录》等书……

公元1425年,朱橚去世,享年65岁,谥号为定,史称周定王,其与王妃葬于河南省禹州市无梁镇老山坪东麓,也就是今天的周定王陵。

作为明代第一批藩王,朱橚是建文帝削藩的第一个牺牲品,但他的人生转型非常成功,或许他在前期也有过想法,但当他彻底明白政治处境后,毅然选择不问政治,这为他带来善终的结局,也为其子孙和后世一些藩王树立了榜样。

但同样经历了“靖难之变”的两位藩王——他的两位侄子就没他看得这么透彻,毅然火中取栗般把手伸向了高高在上的龙椅。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大河报(2014-07-30)
0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