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郑州

“韩王陵沉积战国烟尘”系列之五 韩非《存韩》未能存韩(2)

2014/1/13 17:13:00 点击数: 【字体:

  武王死了,文王登上王位。卞和便抱着那块璞玉到楚山脚下大哭,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直到流出血来。

  文王听说了,便差人去问他:“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多得很,为什么独独你哭得这样伤心呢?”

  卞和说,我并不是为砍断了脚而悲痛啊!我悲痛的是把宝玉当石头,把忠心耿耿的人当骗子,这是我所最伤心的呀!

  文王便叫治玉的匠人整治那块璞玉,发现是一块真正的宝玉。于是把它命名为“和氏之璧”。

  世界上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把宝玉当做石头,把好人当成骗子。

  韩非是比和氏璧更珍贵的“宝玉”,却被韩王当成了石头。但就在秦国用重兵迎来韩非之后,他却向秦王上《存韩》。写出《说难》,深明游说之道的韩非,显然不是为了个人的前途和富贵。

  “夫韩,小国也,而以应天下四击,主辱臣苦,上下相与同忧久矣。”字里行间,读得出韩非深切的爱与哀愁。

  《存韩》,是韩非为韩国所作的最后努力。这篇文章,让他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当是韩非预料之中的事。

  司马迁说,“余独悲韩子为《说难》而不能自脱耳。”他确实违背了自己在《说难》中陈述的游说之道,《存韩》最终也没能存韩。但这并不影响韩非的伟大,反而令韩非更加令人仰望。

  在网上的韩非纪念馆,我上了一炷香,看青烟袅袅,那沉静的画面,却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凝重。

  韩非秦国上《存韩》

  秦国大兵压境,索要韩非,韩王安于是“遣非使秦”。带着年近五旬的韩非,大军浩浩荡荡返回秦国,如是,韩非还没有到秦国,已是先声夺人,大有“木秀于林”之相。

  初读韩非之书,秦王嬴政曾仰天慨叹:“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投资这么大,终于见到了自己心仪的大师,见到堪与坐论王霸之道、一统之术的超级人才,嬴政的喜悦可想而知。两人纵论天下,不知疲倦。

  此时韩非要做的,就是消除隔膜、取得嬴政的信任。对于韩非,这并非难事,在《说难》中,他曾透彻地阐述取得国君信任的种种关节,可说深谙此道。但出人意料的是,韩非所作所为,与他在《说难》中阐述的方略格格不入。百年之后,司马迁因此在《史记》中一再感慨:“韩非知说之难,为说难书甚具,终死于秦,不能自脱。”

  秦国的东征战略,有先灭韩和先灭赵两种方案。韩非入秦不久,李斯、姚贾等人倡言先灭掉韩国,并在朝议中占了上风。

  韩非不会不明白,这是他入秦后的一个考验,能不能取得嬴政的信任,在此一举。但他却写《存韩》递交秦王,毫不迟疑地表达自己保存韩国宗庙社稷的愿望。

  这篇文章的开头,韩非相当低调地谈韩国,其陈词卑微委屈,从中可见当时韩国处境之艰难,也可看出他为韩国谋生存的苦心:

  韩国已经侍奉秦国30多年了,在外起着屏障的作用,在内起着供给的作用。当秦国派兵攻城略地,韩国都出兵追随,为此,韩国结怨于天下,而所有的功劳和好处都由秦国独享。现在韩国承担着入贡的各项事务,跟秦国的郡县已没什么差别。

  接着韩非切入正题,纵横捭阖地论述伐韩之不当:

  我私下听说贵国大臣正在商议举兵伐韩。如今赵国扩充整顿军队,收拢合纵人才,想联合天下各国。赵国人宣扬说,如果不削弱秦国,各国的宗庙社稷都将不保。他们企图联合各国对付秦国的打算,由来已久。如今放着这样的心腹大患不顾,反要攻灭已形同内臣的韩国,这不是让天下都明白,赵国所宣扬的绝对没错吗?

  韩国是一个小国家,却要面对来自地方的侵伐,国君困辱臣下忧苦,他们上下一心共度患难已经很久了。他们的对策是时刻做好防备,对付强敌的入侵,平时做好储备,修建坚固的城池。秦国如果想攻灭韩国的话,不是一年两年能做到的。如果攻占一两个小城池就撤退,那秦国的威势将减弱。如果韩国因此背叛秦国,魏国必然策应,而赵国有齐国做后援,这样韩、魏、赵、齐就会形成巩固的合纵,足以和秦国拼个高下。一旦出现这样的格局,那就是“赵之福而秦之祸也”。如果照此情形发展,秦国的军队疲于奔命,陛下即便是万寿无疆,也看不到兼并天下那一天的到来。

  论述完伐韩之实策,韩非为秦国出主意想办法:应该想法安抚楚国和魏国,专心对付赵国和它身后的齐国。这两个国家一旦拿下,“则韩可以移书定也……荆(楚)、魏又必自服矣。”何去何从,诚挚地希望陛下深思熟虑,攻打六国,必须要使合纵各国产生间隙,这样才不会因草率作战而感到懊悔。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2008年12月03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