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郑州风情 >> 特色访谈 >> 浏览郑州

全景中国【郑州台】“郑州:古典与现代的交响”之三“一座少林 一座嵩山”

2014/12/5 17:06:50 点击数: 【字体: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少林武术已成了中华武术的象征,也是目前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请听全景中国郑州周特别节目之“一座少林 一座嵩山”。 
 
  2013年12月18号,在少林寺方丈室前,来自非洲五国的20名洋弟子向师傅释永信展示他们三个月来在少林寺学习到的功夫,七星拳、少林棍、七星剑……这些黑皮肤的外国人,把少林功夫演绎得形神兼备。 
 
  来自尼日利亚的萨米,是看了电影《少林寺》和《功夫之王》产生了学习少林功夫的念头: “I go to China to learn Shaolin gongfu……” 
 
  萨米说,今年9月当他剃光了头,准备来中国的时候,特别的兴奋,来到中国对他来说真是梦想成真,他觉得少林功夫特别的棒。 
 
  在这三个月里,萨米和他的同伴们按照少林寺的作息时间表,每周一至周六,早上五点半起床晨练,晚上9点休息,每天进行将近5个小时的少林功夫训练和一个小时的汉语等文化课学习,除了熟练地掌握了少林三套传统拳和三套器械外,还感受了少林禅法、体会了少林禅医,学会了简单的汉语,埃塞俄比亚学员叶子:“我们学习了少林功夫,学习了语言,中国文化很好,我们很喜欢。” 
 
  和萨米、叶子一起练习少林功夫的,还有其他8名非洲的学员,他们来这里已经有三年的时间了,来自乌干达的塞拉夫由师傅释永信取名为释延龙,在少林寺习武的时间越长,对少林功夫的领悟的也就越深:“少林文化、少林功夫不仅对身体很好,而且通过坐禅,以前想不开的东西很快就能想到(想通),这个是我通过少林武术学到的东西。少林功夫、少林文化 ,回国之后,(把它)发扬光大,这个是我的梦想。” 
 
  少林寺有1500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少林寺在人们的心中都是神圣不可侵的,现如今少林弟子遍及世界各地,少林文化成为了中华武术的代表。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从某种意义说,它就是中国文化的符号。慕名来少林寺的,不仅有像萨米这样的洋弟子,还有各国政要, 2006年3月22号,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访问少林寺,少林寺迎来了建寺以来的第一位外国元首。 
 
  在释永信方丈的带领下,普京一行来到“ 皇帝嵩岳少林寺碑”前:“这是李世民皇帝的亲笔签字,他准许少林寺可以有自己的武装,有五百僧兵……” 
 
  在释永信引领下,普京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少林寺及塔林,观赏了少林功夫表演。 
 
  普京总统的少林情结由来已久,他的女儿曾拜少林寺高僧为师学习武术。这次少林之行不仅圆了普京总统的少林梦,也给少林寺带来了新的机遇。释永信说:“普京的到来可以说是少林寺对外交流又进入一个面对高端的这样一个机会。” 
 
  普京在结束少林寺之行后这样说:“给我印象非常好,少林的僧人们能够继承这么好的中国武术的传统,这不仅仅对中国人有意义,而且对全世界的人民都有意义。” 
 
  少林功夫之所以这么的吸引国际友人,除了影视作品的功劳,跟少林寺走出国门有很大的关系,刚刚结束的北美少林文化节在美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带领30名武僧在美国刮起了一阵“少林风”:“我们到哈佛大学、到联合国总部,还到洛杉矶,有一系列的少林文化的交流活动。里面有少林寺的摄影图片展,有少林文化的讲座,还有些养生的讲座,还有些禅修的课程,有些功夫表演和功夫比赛。应该算是蛮受欢迎的,效果还是很好的。” 
 
  作为2013年10月7号至13号举办的首届“北美少林文化节”的内容之一,少林寺走进联合国总部是本次文化节的重头戏。美国当地时间10月9日晚7点半,“少林文化走进联合国”活动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如期举办。少林武僧闪转腾挪,向大家展示了集体拳、象形拳、二指禅、少林软功等精彩的少林功夫,观众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武僧团成员释延狄: “比较大的办公楼,然后,进去以后,好像在联合国有职务的(那些人)。表演完以后,师傅和他们有一些互动。感觉得到他们很开心、很震惊。少林寺能走到联合国,能跟他们做一些交流,能把少林功夫在联合国也打出来。” 
 
  参加这次活动的嘉宾——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欧伦斯说,这次活动与当年中美“乒乓球外交”有异曲同工之妙,必能促进中美关系进一步提升。同时,欧伦斯也认为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不仅能使以少林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更能使优秀的中国文化惠及更多群体。 
 
  好莱坞的明星一直是大家追捧的焦点,而这次在美国,少林功夫绝对地闪闪发光,美国当地时间10月14号上午,应好莱坞明星的盛情邀请,在美国刚刚参加完“首届北美少林文化节”的释永信一行,与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世界拳王迈克?泰森等明星交谈,并共进午餐。几位大腕儿明确表示,今后要找机会飞到中国河南的少林寺,练练少林功夫。 
 
  少林文化、少林精神不仅属于中国,也是全人类的财富。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说,每年有20余万国际友人参观访问少林寺,每年有上百名外国弟子到少林寺学习功夫和体验禅修生活,他希望通过少林武术,有更多的国际友人能认识少林寺、了解少林文化:“真正能把少林寺这种修行的生活方式、少林的文化精神,能够和世界各地共同来分享,为这个世界的和谐、人类的进步,少林寺愿意做贡献、出把力气。” 
 
  佛教是讲求的是内心的静守和禅修,而少林功夫却是力量的外在展示和对抗,这两个看似对立的东西,怎么在少林寺实现了禅武合一?现在的少林武术又发展的怎么样? 
 
  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区乘车出发,沿着郑少高速公路,只用了一个小时就能到达嵩山深处的少林寺。 
 
  “这个是公元496年,北魏孝文帝为了安定印度高僧跋陀建的少林寺。因为建在少室山下的密林之中,所以起名叫少林寺。” 
 
  陪同我们采访的嵩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常松木介绍说,公元534年,在少林寺创建三十年后,印度高僧达摩为弘扬佛法来到少林寺。跋陀当时传的是小乘佛教,而达摩传的是大乘佛教。“为啥达摩要面壁九年,就是他们的见解不同。后来大乘佛教说法渐渐得到少林僧人的认可,所以达摩才来到少林寺首创禅宗。” 
 
  天下功夫出少林。最吸引中外游客的少林武功,相传就是由达摩所创。“因为他在坐禅时经常比较困倦,一坐就是大半天,要活动活动筋骨,就模仿禽兽的动作,虎、豹的动作,创了罗汉十八手。后来少林武功发扬光大,一方面是锻炼身体,一方面是深处密林之中,当时狼虫虎豹非常多,尤其狼这类,群袭寺院,僧人们为了防身,所以也练武。” 
 
  静极生动,动极惊天,禅拳归一,是少林功夫的真谛。少林寺的僧人就这样一边儿念经参禅,一边儿练武强身。到隋末唐初,特定的历史条件,使少林寺僧以武著称于世。隋末唐初,原隋大将军王世充拥兵洛阳称帝,少林僧兵为唐王朝平定王世充立下了赫赫战功:“王世充占领了洛阳,建政权,后来秦王李世民率唐军来征讨,唐军在一次战斗中失利,李世民被抓获。听到这个消息,少林寺十三个武僧就进入洛阳城把李世民救出。” 
 
  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不仅使少林寺获得了很大的荣耀,同时也使少林武僧的武功名扬天下。 
 
  明代中后期,倭寇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少林僧兵为匡扶正义,再次出征。 
 
  佛教是讲求的是内心的静守和禅修,而少林功夫却是力量的外在展示和对抗,这两个看似对立的东西,在少林寺实现了禅武合一。“禅武合一”也是我们在少林武僧脸上看到平静和平和的原因,少林寺武僧释延狄:“禅武合一,分不开。因为在少林寺,跟其他地方的功夫唯一不一样的,唯一别的地方模仿不来、学不来、体验不到的就是‘禅’。少林功夫,练功夫首先就要先体验‘禅’。因为每个练武术的人,他都可能会比较单一的去想怎么练身体的强度,怎么练自己的观赏性或者是搏击性,但是少林功夫它练得东西就是身心。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下,少林寺和少林功夫焕发了青春,一部电影《少林寺》风靡神州大地。少林功夫做为中国的象征,出现在国际舞台,成为对外交流的重要途径。常松木:“碑林里立了很多归宗朝圣碑,都是外国的武术团体来少林寺立的。咱们一般很多经贸活动都要派一些代表团,代表团一般都有武僧跟着出去表演,这样武术引起很大反响。” 
 
  如今,来到登封,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正在练功的武校学生,塔沟武校的范龙飞就是其中一个:“就是看电影里成龙、李连杰他们那些飞檐走壁、轻功水上漂,我自己想就来了。” 
 
  大家怀着各种各样的少林功夫梦来到少林寺所在的小城登封,推动了登封武术产业的发展,1980年前,登封武校多为政府管理,主要培养当地武术爱好者。1982年,电影《少林寺》在全国热映,少林武术走红。慕名而来的武术爱好者涌入登封,当时武术管理中心的走廊、楼梯上都有人打地铺。当时,身为少林俗家弟子,出身于七代武术世家的刘宝山,就有不少人来向他拜师学艺:“因为我会,他们要找我学,来吧,你跟着我,有空就学,也不收学费,就这样。到82年、83年,就有几百人了。” 
 
  后来刘宝山的弟子越来越多,于是,他就在距离少林寺不到500米的地方创建了塔沟武术学校。少林功夫越出名,来登封学习武术的人就越多,塔沟武校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也由当初只传授武术发展成了兼顾文化学习的教育集团,武术教学设有套路、散打、拳击、跆拳道、武术表演等多个专业,河南少林塔沟教育集团董事长刘海科:“通过练习少林武术,最大的收益,第一个身体强壮,第二个意志力顽强。而且他们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体现最明显的就是,什么都吃苦耐劳,心里抗压能力极强,而且他们身体素质又很好,非常适应社会这种激烈竞争的环境。这就是习武的好处。” 
 
  在塔沟武术学校,同学们的武术训练成绩格外喜人,在各类武术比赛中获得奖牌8000多枚,其中金牌4000枚。2008北京奥运会男子散打冠军张帅可就出自塔沟武校。除了这些,塔沟武校的孩子们还多次登上春晚和奥运会开闭幕式的舞台,他们通过一个个大舞台来弘扬少林武术的精神。 2010年,在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表演的节目《白云之帆》,184名演员以8面风帆上的视频图像为背景,在离地78米的高空中滚翻、跳跃,而另外1404人则随着音乐节奏和画面的点位变化牵动钢丝绳,配合空中演员的表演。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晚会总导演陈维亚:“高度之高前所未有,难度之大前所未有,为此训练的时间之长前所未有,为这些演员准备的钢丝威亚的数量之多,拉吊方式之复杂,也创造了世界之最。” 
 
  这些来自嵩山脚下的少林小子用执着和坚韧展示着少林弟子的正精神。 
 
  塔沟武校只是登封武校的一个缩影。目前的登封,已是全国最大的武术训练基地,有各类武术院校21所,在校学员7万多人。登封武校有相同的地方,但也各有特色。如塔沟武校,在竞技方面遥遥领先,还在奥运会和春晚登台表演;小龙武院除成立了河南山川影视公司;武僧团以音乐大典为支撑,发展演艺特色…… 
 
  在河南、在登封,少林武术被赋予的含义越来越多…… 
 
  说起少林、提起武术,就必须提到嵩山,是嵩山孕育了少林、更孕育了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壮美的大好河山、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都在这里一一呈现。 
 
  每周,位于嵩山脚下塔沟武校的学生,都会进山拉练,沿着步道登上太室山,和他们一块登山的还有众多的游客:“嵩山有山、有水、有树、有寺院,有很多的人文古迹。我们很享受在登上嵩山顶上,然后极目远眺,那种人与自然为一体,那种心境很愉悦。” 
 
  2004年,嵩山被评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是五岳之首,在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内,连续出露着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岩石地层序列,地学界称之为“五代同堂”,是一部记录在石头上的地质史书。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分为太室山、少室山、五佛山、五指岭和石淙河五个景区。 
 
  走进少室山,从不同的方位观看,那一簇簇白色岩柱,在蓝天白云的烘托下,或像一柄柄利剑直刺苍穹;或像一册册图书整齐排列,“书册崖”就是因此得名。河南南湖国际旅行社导游罗胜飞:“很多外来的游客都非常震惊,问导游:‘你们嵩山为什么有这种地质地貌?’一般的游客没有来到河南之前,在他们的个人印象中,他感觉,我只能在华山看到的,我今天来到我们登封、来到嵩山我也能看得到。” 
 
  而太室山则是另外一种雄壮,太室山海拔高度在1400米以上,相对高差达上千米,像一只巨龙卧伏在中原腹地。嵩山还有很多奇特的流水地貌景观,峡谷深涧中,断崖峭壁上,溪水长流,瀑布高悬。 
 
  “天有心,地有胆,天心地胆在嵩山” 这是嵩山地区流传的一句歌谣,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嵩山地区一直被古人认为是天中之地。在距位登封市东南7.5公里的告成镇坐落着一个古老的院落,院落门口的大石头上刻着的“中”字,一下子把我们带回到了西周初年,周公确定这里是天中的那一刻。西周初年,周公认为嵩山地区是天中,就在此建立一座测影台。测影台看上去很简单,下部是方形的石座,,名曰“圭”,高约一点九六五米,上部为长方形石柱,名曰“表”,高约一点九五六米,观星台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安丽:“这个周公测影台就是古代先民天地之中的确定之处。它怎么指定是地中,我们看这个石圭的上平面,是一个正方平面。这个八尺表是立于它的中心的。它的表根距南距北的尺度是一尺五寸,合现在的37厘米。每到夏至这一天,这个八尺表影的影长的尺度正好是一尺五寸,和石圭的上平面是重合的,我们在这个石圭的四周就看不到影子。所以周公测影台又称为无影台。因为无影,我们的先民就确定这个是中心,国称中国,山称中岳,地称中州。这个周公测影台也就是中国天文学发展史上最早的天文观测仪器鼻祖。” 
 
  现在大家都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圆的,也就无所谓天中了。不过,正是老祖先的这种理解,给嵩山带来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观星台,它就建在距周公测景台二十米地方。 
 
  观星台是由台身和量天尺两部分组成,台身高12米多,长长的量天尺由36块1米见方的大石头组成,和台身呈垂直,砌在地上。观星台文物保护管理所副所长申颖涛:“世界上就这一个呀,全国搞了27个观测站也就这一个了。经科学考证就剩北京和这个两个了,可是北京那个毁于明代,咱们这个就是元代留下来的。” 
 
  观星台始建于1276年,是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建造的。1271年,忽必烈灭掉了南宋,建立了规模空前的元帝国,他想制定一部更准确更科学的历法,于是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郭守敬就在全国各地建立了27个天文观测站:“南到南海、北到北海、东到高丽、西到滇池。”北海,就是今天的西伯利亚,南海,就是今天的西沙群岛,高丽,就是今天的朝鲜。可见当时郭守敬是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大规模地进行天文观测。 
 
  在郭守敬建的27个观测站中,登封的观星台是中心观测站,因为郭守敬认为这里是天中。“它通过这个高标,昼参日影,夜观星象。太阳每天中午射在横梁上,它的阴影透在量天尺上,透在上面之后,他们发现影子象咱胳膊这么粗。郭守敬就做了一个仪器叫井(ying)浮。通过针孔成像,射到上面之后就象个小米粒这么大,横梁象头发丝那么细,这就找到中心位置了。影子最长是冬至,最短是夏至,昼夜时刻相等春分、秋分。” 
 
  通过进行精确的测量,郭守敬掌握了地球运转的规律,并准确测出了24节气。公元1280年,制定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确定一年是365.2425天,即365天49分12秒。这和现在我们通用的格林威治时间一年的长度仅差26秒,30年才相差一天,但却早了301年。”   
 
  2011年,包括少林寺在内的8处11项嵩山“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很多专家认为,单单就观星台单体就可以申报,它的完整性、位域性、科学性令人震惊。申遗成功后,观星台渐渐被人们所了解,很多天文爱好者和游客也把它作为参观、游览的目的地,观星台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安丽:“从人数和往年对比,有25%的增长。原来到登封的,目的地都是冲着少林寺的。现在的是,有冲着天地之中的趋势的转变,来登封就是来看观星台、看地之中的。” 
 
  天地之中,“中”是不偏不倚、是中庸之道,中文化的包容性,孕育了嵩山地区灿烂的文化,以少林寺为代表的佛教、以嵩阳书院为代表的儒教、以中岳庙为代表的道教,在嵩山汇聚,在这里开拓。 
 
  来到嵩山,如果止步于少林寺、止步于嵩山脚下就太可惜了,在登封市城北3公里峻极峰下,坐落着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 
 
  踏进书院,迎面传来悠扬的古筝弹奏声,书院里随处可见的古树、幽竹和不时掠过的山间清风,使人顿时没有了一路赶来的燥热,心境也平和了许多。讲解员李俊梅介绍说,嵩阳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代的后周时期,当时的中国久经战乱,文人雅士为了躲避尘世间的纷争,纷纷选择偏僻清幽之地,或聚众讲学,或著书立说,宋代时改称嵩阳书院。嵩阳书院的辉煌是从北宋开始的。 “当时在嵩阳书院里的讲学老师非常多,其中比较有名的有:韩维、司马光、王居安、范仲淹、程颢、程颐、朱熹,其中司马光他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就是在这儿完成的。” 
 
  在嵩阳书院的发展历史中,讲学时间最长的要数号称“二程”的程颢、程颐,他们在嵩阳书院讲学近20年,对学生一团和气,平易近人,讲学通俗易懂,学生们听了他们的课有“如沐春风”的感觉,“程门立雪”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程颢、程颐在这里常年的坚守,也在这里形成了著名的“程朱理学”,登封地方史志办主任吕红军:“事实上,没有书院制度的诞生,也就没有中国理学制度的诞生。这个书院制度为什么会催生中国理学呢?因为在中国古代国子监讲学的时候,它是比较古板的,必须得按照孔子的原话进行讲解,不能对它解释、不能对它阐释。书院这种教育制度创立之后, 比较灵活,不但可以读经,还可以阐释它、解释它。那么,在这样一种学术思想的影响下,后来程颐、程颢就通过“理”的方法来阐释儒学。于是诞生了“程朱理学”。那么,嵩阳书院就是中国“程朱理学”的发祥地。“程朱理学”从程颐、程颢发展之后,影响了中国一千年,成为中国儒家思想的一个核心。所以说,嵩阳书院在中国儒学传播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这种开放时式的教学,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求学者,也使嵩阳书院历千年而不衰。康熙辛卯年,全省在开封选拔举人,录取的名额一个县还不足一人,登封就中了五个。如此高的升学率,使得嵩阳书院曾经创造了我国古代教育史的辉煌。 
 
  现在嵩阳书院里没有了儒生,但是,这里每年都还会举行嵩山论坛,让各种思想在这里汇聚,在这里碰撞,文化学者闫铁成:“现在北京大学就在这儿办了个每年一次嵩山论坛,就是以这儿为中心,嵩山论坛其中重要的一个场所就是在这个院子里面搞讲座。去年世界宗教一些大师都在这儿讲。放暑假的时候,北京大学领衔,把全国著名院校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的学生,有志于搞中国文化传统、传承的,召集了一批,都是研究生之类的,在这儿上课,上了一个月,专修班。” 
 
  在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脚下的中岳庙是另外的一番景象,这里没有外地游客,来这里的都是当地的居民,在他们心中,这里供奉的中岳神,能保佑家里的平安。 
 
  王华敏是登封当地人,刚刚带着儿子上完香:“我们一般是三月庙会和十月庙会过来。今天是我们在郑州上班的孩子回来了,到这儿来磕个头。孩子还小的时候,怕,让中岳保佑,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就这种意思。我们这边的人都是这样的。” 
 
  这个供奉着中岳神的中岳庙依嵩山而建,从南到北,由低到高前后共11重,前后高低相差37米。 中岳庙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嵩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常松木:“中岳庙相当于嵩山的山神庙,前身是太室祠,原建于秦代。” 
 
  中国古代有祭祀山神的传统,明代著名的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中姜子牙斩将封神,就把五个最著名的大将封成了五岳的山神。从秦朝时起,有人在太室山脚下建了一座太室祠,来纪念山神,这就是中岳庙的前身。嵩山也是道教最早的基地之一,据记载,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就在嵩山地区传道达九年之久,北魏年间正式有了中岳庙这个名称.并划归道教管理。当时著名的道士寇谦之就在中岳庙里修道,他重视道教的礼仪规范,改革道教官职的世袭制度,主张“唯贤相授”,为后世的道教礼仪奠定了基础。吕红军:“寇谦之在嵩山修行了三十多年。在三十多年的过程中,他引领了中国,可以说史无前例的道教改革。把中国的过去属于民间的道教改成了官方的道教,并且使中国的道教走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 
 
  中岳庙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人把中岳庙的特点归结为四个大:规模大,庙宇大,神像大,气魄大。现在中岳庙还占地面积10万多平方米,有400多间庙房,如此宏大而又幽雅庄严的庙宇在全国也是罕见的。“它是现存我国最大古代建筑群,它比现在的西岳庙、东岳庙面积还要大。供奉这中岳神的地方。体量最大,到相国寺,到白马寺都没这么大的。共九间。上面都是从古到今赠送的扁额。 
 
  每逢农历三月和十月,中岳庙聚集了大批来烧香的信众,中岳庙会也成了中原地区最大的庙会,吕红军:“中岳庙的祭祀活动主要集中在春祭和秋祭,这种帝王祭祀后来也为民间所采用,民间也在春季和秋季开始举行大规模祭祀。于是在嵩山中岳庙就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祭祀制度,就是在农历的三月和农历的十月,时间长达一个月,还催生了另外一种庙会。一个是祭祀的地方,一个同时是物资交流的地方,同时它还是一个民俗文化的展示场所。” 
 
  每逢庙会举办,中原各地百姓齐聚登封中岳庙,前来赶会者人潮涌动,络绎不绝,庙会习俗延续至今。 
 
  “一天一地,一佛一道,一文一武”齐聚嵩山而闻名于世。一天,中国现存最完好、最早天文建筑——元代观星台;一地,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一佛,佛教禅宗祖庭——少林寺;一道,道教策源地——中岳庙;一文,宋代四大书院之首——嵩阳书院;一武,中国功夫的杰出代表——少林武术。正是这种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内涵于一身,汇世界地质奇观于一体的气势,使嵩山“奥”冠五岳。 
 
  少林寺的“混元三教九流图” 上真实地汇聚了这种融合,在当下,少林寺承载着更多宣传嵩山文化、中原传统文化的重任,少林武术像是一颗种子、像是一方磁铁,把海内外的嘉宾吸引到嵩山,吸引到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了解中国文化。 (记者:卢静)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华语广播网 (2014-08-22)
0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