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时期,天下很不太平,有一个名叫石勤的人,起兵作乱,到处扩张势力,搅得民不聊生。有一个名叫邓伯道的山东人,携家人从山东逃难到河南,后有追兵步步紧追,前有山道弯弯,十字路口很多,慌乱中,在大峪沟一带和嫂子走散。
邓伯道一边躲着兵乱,一边到处寻找嫂子、侄子、儿子。
嫂子左等右等等不到弟弟邓伯道,便带着自己的孩子和邓伯道的孩子,忍饥挨饿,沿街乞讨,向西逃奔。
来到桑林镇后(现在的鲁庄),嫂子心急如焚,心想:“后边有追兵,前边衣食无着落,伯道兄弟是死是活也不知道,凭着自己一个妇道人家,逃难路上保护两个孩子,很难。如果这样下去,肯定一个也保不住。假如带一个,说不定还能转危为安。可带谁呢?带自己孩子吧,日后见了伯道兄弟怎么交待?带侄子吧,孩子是自己的亲骨肉,真叫人做难!最后决定带弟弟邓伯道的孩子逃难,将自己的亲生孩子绑在槐树上,让有善心的桑林镇人发现后带回家收养。主意已定,便带着侄子在孩子的哭喊中,向西走去。
走了六七里地以后,嫂子越想越难受,两个孩子啊,一个也舍不得丢下。她坐在地上,一手揽着小侄子,一手擦着眼泪。在想自己的孩子,此时孩子是在哭,还是被人救下?坐啊坐,想啊想。正在这时,看见邓伯道带孩子匆匆赶来。原来,桑林镇一个好心的妇女,看见一个孩子被绑在槐树上,哭着喊着:“娘啊,你在哪里?”这个好心的妇女就把这孩子救了下来,带回家抚养。当邓伯道也来到桑林镇的时候,听人们说,树上绑着孩子被人救了,忙上前去打听、询问、观看,一看是自己的侄子,就知道德高好义的嫂子舍弃亲生子,带侄子逃难了。心里像打碎的五味瓶,百感交集,深为嫂子的义举所感动。他一边埋怨着嫂子,一边向人们说明情况。桑林镇那位好心的妇女,什么要求都没说,就又把孩子还给邓伯道。邓伯道感恩不尽,背起孩子急忙追赶嫂子去了。
邓伯道嫂子的义举,被桑林镇的人们知道后,相互传扬,舍亲救侄的精神感动着每一个桑林镇人。因为他们是从山东而来,山东简称为“鲁”,所以,人们为了纪念邓伯道嫂子的义举,就把村名改为“鲁义姑”,意思是山东德高好义的村姑值得学习,后为“鲁义姑庄”。并在南太平街盖了“鲁义姑阁”,高四丈多,下面是大拱券,可以过马车,上面是庙,庙门朝东,里面塑有“鲁义姑留移处”六个大字,约一尺见方,据说是王铎写的字。一九五三年为盖学校,“鲁义姑阁”被拆。
“鲁义姑庄”这个村名叫了很长时间,很不顺口,为了叫着响亮,书写方便,时间久了,人们便省去了中间两个字,成了现在的“鲁庄”。邓伯道嫂子携侄逃难六七里地,苦苦思念孩子的地方,后来居住了很多人,大家都给这个地方取名叫“念子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