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乡 >> 传统文艺 >> 新乡曲艺 >> 浏览新乡
精彩推荐
  • 新乡曲艺-河南坠子

    河南坠子

       河南坠子,又叫坠子书。清光绪九年(..[详细]
  • 新乡曲艺-快板

    快板

      快板,亦称“顺口溜”。是抗日战争、解放战..[详细]
  • 新乡曲艺-拉洋片

    拉洋片

    拉洋片,曾流传新乡市全境。封丘有一位拉洋片的艺人张连..[详细]
热点关注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热点排行

秧歌

2016/4/12 10:40:20 点击数: 【字体:

秧歌

    秧歌,主要流行于封丘、原阳的部分村镇,但二者有着不同的艺术风格。现根据传入年代的先后,分别记述。封丘县王村乡申庄的秧歌,有着一百六十余年的历史。清道光年间,一个游方道人来到申庄,寄宿在一户任姓人家,那道人会唱一种民歌小调,称之为秧歌。这对于当时文化生活极为贫乏的乡村来说,无疑是格外新鲜、动听的。那姓任的户主学唱后,逐渐家喻户晓,传唱兴盛于一时。由此,经道人的指点,姓任的挑头,村内组织起了一个秧歌班子。尔后,申庄西头有座奶奶庙,庙檐上塑有一座娃娃山,八个泥塑的娃娃形象各异,正是一班秧歌的演出场景。据张国彦(72岁)介绍,孟昭华曾向他讲叙过该村秧歌的渊源。孟为申庄秧歌队第三代传人,距今有一百二十来岁。张国彦十来岁时,曾见过任家第二代领秧歌的老人,其时,那老人已有九十多岁的年龄。传到张国彦时,已是第四代了。
   
    申庄秧歌的演出形式为八名演员,其中一个扮演老汉,带白胡子,一手转动花伞,一手摇芭蕉扇。一个扮演卖翠花的,泼旦装束,一手拿折扇,一手执汗巾,身背小包袱。六名小演员,以十三、四岁的少年扮演为佳。三男三女中,男的着儒巾蓝衫、小生打扮。女的亦由男少年扮演,着戏曲中的小旦服饰。男的打花鼓、女的则敲小锣。演出开始前,八名演员跑场。男女相间,由老汉领头,泼旦垫后。其跑场形式,有龙摆尾、双锁聩、倒卷帘、双开门、大花场,小圆场。其间,男演员击鼓时,又有“苏奏背剑”、“古树盘根”及两人对打的“四门斗”等。鼓点有徐有疾,称为“九连环”。男演员还有“劈岔”的动作。由于秧歌班子多是被人邀请而演出,正式演出前,由老汉即兴编唱四句奉承歌,一阵锣鼓后,老汉再唱四句喜诗。接着,便由分别站在两侧的六名小演员开始演出。有唱有白,唱多白少,亦有对唱。虽然均是小生、小且的打扮,但一人多角,可扮演不同的人物。一个演员唱完一段后,退回到队列之中,由另一名演员出队演唱。一个曲目结束之间,老汉和卖翠花的打岔(说唱笑话)演唱,内容诙谐风趣,多与正式曲目无关,秧歌女声唱腔有“拉环腔”、“锅鼎腔”、“平腔”、“颤脏”、“高音”等,以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男声唱腔则使用平腔和颤腔两种。唱词多是七字句,但也有十字句。其演出的曲目有:《红灯记》、《卖爱姐》、《双锁柜》,《王定保借当》、《双头马》、《站花墙》、《花亭会》、《王小赶脚》、《刘伶醉酒》、《白猿愉桃》、《牛荣送姑娘》、《货郎翻箱》、《小寡妇上坟》等。《红灯记》可演两个晚上。《王小赶脚》为最受群众欢迎的曲目。
 
    申庄秧歌班子是一个玩友组织。每逢过旧历年(春节)前后,由村内兑粮筹办。l937年左右,也即是第三代秧歌时,技艺较高,颇为兴盛。在县城和周围村庄连演一个多月。本世纪五十年代,申庄秧歌时有演出。1985年张国彦、刘相臣等人又组织起了第五代秧歌,曾参加了县举办的春节文艺活动。在申庄的影响下,五十年代内,小马寨、马寨。瓦寨等邻近村庄也兴办过秧歌班子。
   
    原阳县齐街乡化庄的秧歌,至少有一百余年的历史。清光绪(1875—1908)年间,其秧歌便兴盛于一时。据李德明(72岁)介绍。他十三岁时学唱秧歌,曾听老一辈人谈起,化庄的秧歌兴了四、五辈了。1928年,化庄哄起最后的一个秧歌班子,当时学艺的就有李德明。化庄秧歌的表演为:演员站在特制的“立跷”上,边走边舞,到达演出地点后,则打场、扎摊、然后敲起闹台开戏,剧中人皆模仿戏剧动作,可谓“七情六欲满脸戏、左拼右杀百万兵”。秧歌演出一共六名演员,视剧情发展需要,出场者表演作戏,不出场者则在旁边走花场。六名演员中,五名男少年外,还有一个左手执鹅翎扇、右手转大红伞、身穿大衫并罩上黄马褂、脚蹬戏曲靴的老杆(即成年人)。老杆在表演中不时串场说唱,为徒弟们提词打岔。其演出曲目是代代相传的传统戏,如《水漫金山寺》、《断桥亭》、《洛阳桥》、《蝴蝶杯》等,并以《秦琼叫门》、《白状元祭塔》最为听众称赞。由于秧歌在化庄广为传唱,因而,当时曾流传有“化庄闺女不用相,个个都是秧歌腔”,“化庄的秧歌不用夸,不是‘叫门’就‘祭塔’”的民谚。化庄秧歌由村内秧歌会筹办,会首多是富户担任。一般是有钱出钱、无钱出力,偶尔也有逐户收兑粮食的情况。其演出的时闻多在每年的元宵节、火神会期间。并时常应许愿者所邀作还愿演出。化庄秧歌曾在原阳县东部地区和延津县城周围村庄广泛流传,但由于少年演员的年龄增大,不适于秧歌演出的特殊要求,如需踩跷及童声唱腔等,故而自1934年停演。但至1985年,新乡市文化馆干部郭松针,根据化庄秧歌的资料和老艺人口传又改编成寸跷秧歌,演员由着古装改变为现代时装。过去唱“叫门”、“祭塔”,改成了喝改革开放的内容,参加河南省职工业余文艺汇演获了奖。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下一条:莲花落上一条:河南坠子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