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不闲,主要流传在新乡、获嘉、原阳县桥北乡盐店庄一带。民国二十四年(1935),盐店庄是名闻原武、阳武、武陟三县的大集镇。镇上几家富户,为了年关娱乐,便在镇上兴办故事会。当时,由获嘉县北吴村逃荒来此的赵合山,他组织十余名贫苦子弟在盐店传唱起“十不闲”。
“十不闲”的艺人敬奉土地神,每年正月十五为敬神日。这天,艺人先到火神庙给火神叩头求吉利,演出时不让失火。敬完火神,再去土地庙依次敬奉本地庙宇内的各路神仙,然后演出,续演到正月十六完。表演者十人,即:一丑旦,一相公,五名闺门旦,两名服务员。演员着戏曲服装,化妆为戏曲脸谱。丑旦和五名闺门旦全系男扮女装。演出时丑旦指挥全场,担任全部打击乐器的演奏,故而称其为“老总”。丑旦耳朵上挂两个红炮,站在“十不闲”架子后,架上固定有大小鼓、钹、扁鼓、梆子、木鱼等十样打击乐器。其左右摇摆着身腰,左手压住打钹及木鱼,右手敲扁鼓,无名指上挂锣锤。所唱曲目,曲调,皆由丑旦提示。六名表演者,按她的提示表演并合唱。有时丑旦也和表演者插科打诨,一问一答,一唱众和,滑稽诙谐。所演唱曲目多为反映男女情爱、邻里之间美好生活的故事。但也有打情骂俏,宣扬封建伦理内容的应时小曲。有《十二月坐监》、《王大妈探病》、《桂花挑水》,《小寡妇上坟》、《张生戏莺莺》等。其唱腔属曲牌联唱体,如:[游丝调]、[叠落调],[剪靛花]、[呀油调]、[腰牌调]、[双蝶翠]、[太平年]、[卫调]、[上河调]等。
十不闲的主要演员有段振国、平少庸、孙永、李老寨、刘成、李秋来、苏少连等人,学艺时大者四十余岁,小者十一、二岁,现仅有段、平二位老艺人健在。1938年,日本侵略军入侵原阳,“十不闲”停演,但至今老人们仍津津乐道。此曲种无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