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氏痔瘘源于清嘉庆年间,由封丘县北侯村的史文秀创制,并由其后人不断完善的一种无痛治疗痔瘘疾病的传统中医疗法。该疗法为当地民众所认可,并以封丘县为中心,辐射至北京、天津、上海等20多个省、市、区。
据《封丘县志》载,封丘县治痔医术,历史源远流长,原为祖传专科。六十年代初并入留光公社卫生院内,成立痔瘘科。1984年,……在留光乡卫生院痔瘘科的基础上,创建封丘县痔瘘医院。……全院共有九名医护人员,其中以主治医师史德轩为主,开展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直肠息肉等十几项手术,治愈率达到95%以上。
《封丘县卫生志》记载有,开业地点:北侯,业主姓名:史学道。
该疗法治疗范围包括痔疮、脓肿、肛瘘、息肉、直肠炎、肛乳头瘤、肛裂、肛门皮肤类疾病、便秘、肠炎等。疗法有插药法、结扎法、挂线法、切除法、坐浴法、挑制法、针刺法等,其中插药法、结扎法、挂线法、坐浴等疗法为史氏家族独家掌握。挂线法很能体现史氏传人的智慧,将祖传秘方所配制的液体药物丝线扎紧痔瘘患处,使创面失去营养供应而自行脱落,具有不出血、痛苦小、不易感染、不易复发、痊愈快等特征。
2015年12月30日,《史氏痔瘘》被新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新乡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该项目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为史德轩。
据史德轩介绍,清嘉庆年间,封丘县留光乡北侯村村民史文秀(1789~1870),在村中开有药铺,研制出止血生肌治疗痔瘘病的“橘红散”,并留有“医者仁心,诚信技精”的医训。史法俊子承父业,摸索出药物灌注、中药熏洗止痛的痔瘘治疗方法,当地有“史法俊的板凳坐不得”的俗语。史登奎自幼随父史法俊习医,研制出插药法、挂线法等无痛治痔瘘方法。其子史永顺自制槽针、钩针等探针,准确手术定位,并创制药线结扎法和“黄金止痛散”。史学道在父亲史永顺的基础上,将麻药应用到痔瘘手术,研制出“八宝红润散”、“红润膏”,并对直肠息肉顽疾治疗有独特手段。
史德轩,男,汉族,1955年6月26日出生于封丘县留光乡北侯村一个以治疗痔瘘为特色的中医世家,主任医师。他自小接受家庭医学熏陶,对医学非常酷爱。1974年,随父亲史学道在留光公社卫生院学医,在短时间内就掌握了祖传的所有技术和秘药配方。1985年,为了方便更多患者治病,他在封丘县城创建了公立封丘县痔瘘专科医院,并到河南中医学院深造,系统掌握中医药知识。他大胆革新,扩大复杂病种的治疗范围,将家传的割痔术逐步演化为新的治疗方法,将原来的专治痔瘘病发展到治疗便秘、肠炎等多种肛肠病,研制出止血生肌散1-6号等一系列治疗肛肠病的药物,并分别采用中药外洗、口服、药粥、注射、结扎、切除、挂线、激光、插药、针灸、按摩、耳针放血疗法、微创、封闭、艾灸等方法对多种肛肠病进行治疗。他研制的“复方长效麻醉剂”,使痔瘘病人从手术开始到痊愈都没有疼痛感。一般治疗痔瘘疾病,往往要求术后患者控制饮食,以流食、半流食为主,避免大便引起创口疼痛出血感染。而史德轩却要求患者正常饮食,做到一天一次大便,且大便无痛苦。在增加患者营养同时,加快了患者创口愈合的速度。他在大胆进行医疗实践的同时,还擅于理论总结,撰写有《肛裂辩证施治1500例》等有关痔瘘病方面的专业论文30余篇,其中国家级论文12篇,省级论文20多篇。目前,史德轩正在进行《史氏治疗肛肠病》一书的撰写工作。他还打破祖训,开始对外培养李淑杰、史飞伟、王世光、邵彬等徒弟。封丘县痔瘘专科医院在他的带领下,2016年7月,封丘县痔瘘医院痔瘘科被河南省中医管理局评为“河南省特色中医专科”。
2017年9月,他本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选为全家基层名老中医,并批准创建国家基层名老中医工作室。荣获有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基层名老中医推荐名单、“河南省科技发展与创新先进个人”、“新乡市十佳名中医”、“封丘县科技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