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执法严明的西汉廷尉——张释之

2012/4/20 16:54:22 点击数: 【字体:

 
    晓出方城一驻鞍,先生严像肃衣冠。青山有庙名难泯,赤子无冤死亦安。直道曾匡王法正,片言能济孝文宽。当时酷吏俱尘土,独许廷尉入史看。这是汝南参政顾福在光绪年间写的一首《谒张廷尉祠》的诗,给汉代执法不阿的张廷尉以高度评价。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今河南方城县)人,初同哥哥张仲一起生活,出身低微,用钱财买了个郎中令手下的骑郎,出充车骑,是个鲜为人知的小官。他认为这样混下去算是白白地浪费兄长的资财,就想退职回家。中郎将袁盎知道他聪明有才,不想叫他回南阳,就把他推荐给文帝。文帝任他为谒者,这是在皇帝身边负责宾客朝觐宴飨的六百石小官,这样释之就有面见皇帝的机会,为皇帝出谋献策。汉文帝先告诫他,不要讲空话,要讲当前能办到的事情。张释之就说秦汉之间的成败胜负的原因,汉文帝赞美他说的道理就升任他为谒者仆射,秩比千石,负责谒者的考核督察工作。后张释之跟随文帝到上林苑,视察养虎之所。文帝问上林尉禽兽的数目,尉仓皇失措而回答不出来,而养虎的啬夫却对答如流,以取悦于文帝。文帝对啬夫十分欣赏,于是下令破格提拔啬夫为上林令。释之劝文帝不要以口才好坏而任意升降官吏,而要看其实际才能,并诚恳地谈秦亡国之弊就在于务虚名而不责实,啬夫喋喋利口以图邀幸,不宜升迁,否则会伤风败俗。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就没有提拔啬夫。后文帝升任释之为公车令,公车令是卫尉手下负责守卫宫门的宫吏。有一天,皇太子刘启和梁王刘楫乘一辆车进宫上朝,路过司马门时扬鞭驱车,径往里闯,被张释之发现。原来,汉法律规定,文臣武将到司马门都要下车下马。经问明卫士知是刘氏兄弟,张释之急追过去,将车拦住。太子和梁王不但不认错反而斥骂张释之。张释之义正辞严地说:“你们为什么违背法令而不下车?难道法令对你们例外吗?”二人张口结舌,只好灰溜溜地下了车。张释之并不罢休,速写奏章上呈文帝,弹劾太子和梁王不下车公门所犯不敬之罪。文帝母薄太后知道后责问文帝,文帝脱帽谢罪说:“这是我教子不严所致。”最后,还是由薄太后派使臣奉诏宽赦太子和梁王,太子和梁王才进入宫殿门。文帝对张释之的办事认真,不畏权贵的精神很赞赏,升他做中大夫,秩比二千石,职掌谏诤论议,专为皇帝献计献策。不久又升他为中郎将,皇帝外出,随从护驾。他随从文帝到霸陵,文帝想到自己死后的事,怕人盗墓。他劝文帝薄葬以保护陵墓。所以,文帝后来主张公开薄葬。回宫后,又升张释之为全国最高司法官——廷尉。他主张严格按法处刑,不能任意高下。
  
    有一天,汉文帝外出游乐,护卫队拉得很长。当御车行至中渭桥时,忽一人从桥下钻出,正好撞上御车的骖马,马受惊跳起,文帝险些被摔下。那人疾速向路边田野逃去。卫士将其抓获后,文帝责令张释之严惩。经释之审问,方知那人是乡下人,初来长安,半路上遇到皇帝出游,便躲在桥下。过了一会儿,他以为御车早已过去,就从桥下跑出。不巧正碰上御车骖马,避之不及,只好向田野逃去。张释之确认情况属实,按法令规定“跸先至而犯者,罚金四两”,当即上奏文帝对此人处以罚金。文帝大为不满,勃然发怒,说:“幸好我的马性情温和,倘若是烈性马,不就把我摔伤了吗?如此大事,你居然只处他以罚金了事,这怎能使百姓儆戒呢?”张释之分辩道:“法律是天子和天下人共同遵守的,不应偏私。现在依据法律,作如此判决是得当的。若皇上要依个人意愿加重治罪的话,那么法就不能取信于人民啊!况且在当时,皇帝您要是派人把他杀了那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如今皇上既然交给了我这个当廷尉的,我就履行职责,公平执法,依法办事。我若不公正执法,稍有偏颇,而天下的执法官用法就可轻可重,任意增减刑罚,执法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了。这样老百姓岂不是连手脚就不知道怎么放了吗?请皇上明察。”文帝想了一会说:“廷尉量刑判决是对的。”后来,又有人偷了皇帝祖庙里的玉环,被卫士抓获,文帝十分恼怒,责令张释之严惩盗犯。张释之依法律“盗宗庙服御物者”判盗犯死刑。文帝闻奏大怒,说:“人无道德品质才盗偷先帝宗庙器物。我把这个罪犯交给你,是想让你判处为抄斩九族之罪,而你却以一般的法律规定惩处,不符我敬奉祖先的原意。”张释之说:“按法律办这样的罪已经够重的了。如今盗了祖庙的器物就要治灭族之罪,万一有人去高祖陵墓上挖土,陛下又该怎样治罪呢?不能依个人感情来决定判刑的轻重。”文帝听了不敢自作主张,报请给薄太后,太后说廷尉处理得很合适。
        
    文帝死后,汉景帝即位。张释之想到景帝当太子时自己得罪过他,甚为担心,就请假不敢上朝。后来,有人给他出个主意,叫他见皇帝谢罪,这样,景帝不好因此治他的罪,也表示皇帝不念旧恶。但过了不久,景帝还是把他降为淮南王相。张释之就死在国相任上。张释之执法如山,刚直不阿,不畏权势,不徇私情。这种精神成为我国历代执法的楷模,故当时有“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的美谈。司马迁称他“守法不阿意”。后人为了纪念他,在他的故乡方城县城关修了张释之祠,称“汉廷尉祠”,启迪着后人效仿先贤。在今方城西北郊仍存有张释之墓,前来瞻仰者甚多,都为其光明正大、秉公办事之功绩赞叹不已。【原标题:执法严明的西汉廷尉——张释之】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方城县档案信息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