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遇上史密斯菲尔德”,这是一部有着巨额投入、明星阵容和全球票房号召力的大片,导演兼主演正是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
73岁的万隆自称不过是“杀猪卖肉”的,实际上是行业真正的大腕,这一次他站上了全球并购市场的舞台,演对手戏的既有史密斯菲尔德这样的产业巨头,也有高盛等金融大鳄,大幕刚刚开启。
国际化心愿
双汇并购全球最大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的消息来得很突然。不过,对于双汇集团的掌门人万隆来说,这起跨国并购或许在多年前便已开始酝酿。
5月29日,双汇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和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联合发布公告称,双汇国际将收购史密斯菲尔德已发行的全部股份,价值约为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7亿元),其中股权部分对价约为47亿美元,债权部分对价约为23亿美元。
作为双汇集团和A股上市公司双汇发展的控股股东,双汇国际承诺,收购完成后将保持史密斯菲尔德的运营不变、管理层不变、品牌不变、总部不变,同时不裁减员工,不关闭工厂,并将与美国生产商、供应商、农场继续合作。
如果交易顺利完成,这将是中国食品业迄今最大的一起海外并购案,高达71亿美元的交易金额也远远超出此前的案例。在获得监管批准并满足例行成交条件后,两公司预计此项交易将于今年下半年完成。
这一年,被称为“中国第一屠夫”的万隆年届73岁,他正在完成自己最大的一个心愿———把双汇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万隆曾表示,双汇集团要由中国企业向国际化大公司转变,使双汇的产品质量国际化、管理国际化、市场国际化、品牌国际化,全面走向国际,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双汇。
此次双汇出海,猎取的对象即是全球猪肉行业的龙头老大。据了解,史密斯菲尔德公司成立于1936年,是全球最大的养猪及猪肉生产企业,2012年销售额达到131亿美元。而双汇集团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总资产达200亿元,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并计划到“十二五”末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机会。”万隆如此评价,通过并购,双汇可以获得高质、优价和安全的美国产品以及史密斯菲尔德先进的运作模式和经营经验,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猪肉生产商和加工商。
万隆表示,国家鼓励和支持大企业“走出去”,食品企业更需要走出去,学习国外食品安全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也有利于产业的做大做强。对于双汇来说,收购史密斯菲尔德的目的是实现优势互补,加速双汇在全球的扩张步伐。
近年来,中国企业频频出海,双汇正是其中的一个。从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吉利收购沃尔沃,以及农业食品行业的光明集团收购维多麦,这些海外并购案例不论结果如何,过程往往都充满了曲折。
人们无从得知双汇和史密斯菲尔德董事会的谈判细节,但不难想象,要打动这家全球猪肉行业老大,除了依靠双汇强大的实力,万隆一定还给对方讲述了令人憧憬的“中国故事”。
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经合组织最新发布的展望报告,2010年,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为38公斤,在过去10年内增长了13%。预计未来十年,猪肉消费量仍将保持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6%,中国猪肉进口量将翻一番。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动物蛋白的需求持续增长和升级,以及“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国内肉类行业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即使双汇不参与史密斯菲尔德的经营管理,并购双方的目标也将一致瞄准中国市场。
万隆对媒体表示,完成收购后,双汇不会到美国去建新的肉制品加工厂,同样史密斯菲尔德也不会到中国来建工厂,但是双汇会考虑将史密斯菲尔德的品牌和产品引入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