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学者论证三国:华佗确有行刺曹操的计划(2)

2013/11/9 16:33:18 点击数: 【字体:



    华佗为了获得他心目中伟大的病人,等待了大半生,就如伯牙等待钟子期。而关公也毫不犹豫将自己珍贵的右手交给华佗,任他“宰割”。在华佗的三次出诊中,“刮骨疗伤”最为出彩,医患双方是配合默契,互相成全,华佗因关羽而出神入化,关公因华佗而镇定从容。一时间,世上没有了难忍之痛,没有了不治之症,只有刮骨与下棋的声音此起彼落,只有医神与战神的光芒交相辉映。手术结束后,患者说:“伸舒如故,并无痛矣。先生真神医也!”医者说:“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这大概是所有医生都梦想达到的巅峰时刻了。

    离开的时候,华佗婉拒关公的百两黄金,并说:“某闻君侯高义,特来医治,岂望报乎?”神医之真实面目终于暴露出来,不求名利,不慕富贵,只为救义士,救汉室。

    三、华佗为行刺而撒谎,并不具有开颅术

    相比之下,华佗对曹操就不那么客气了,曹操早就有头风痛的痼疾,他却不曾登门求治,直到病入膏肓才盛情难却,姗姗来迟。用意何在?为了在关键时候表现自己绝无仅有的开颅术吗?非也。他要行刺!

    在确认华佗意在行刺之前,我们还是先来判断他是否真正具有开颅治病的能力。

    此前,人们大都相信华佗不会撒谎,他一定掌握了开颅医术,一定能够治愈曹操的病。实际上无需用现代医学的消毒、麻醉、解剖、急救等标准要求,只需从小说文本就可以推断华佗不能开颅。如果他能开颅,那么不管是为了治病还是为了完成行刺,都应该在曹操怀疑之后,请求用另外一个患有同种疾病的人做试验,证实自己的能力,打消曹操的疑虑。但华佗至死都没有这样做。由于曹操遭遇过吉平的毒汤药,懂得自己不能先喝,先尝试,所以同样也不会甘当华佗的开颅“处女秀”。

    既然华佗不能开颅,他曹营干什么?送死吗?当然不会,只会是行刺。为了这一天,他同样等待了大半生。而且准备了两张文凭——治周泰、疗关羽。

    然而,华佗从关羽身上拿到文凭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由于他治愈的是比普通箭伤难度更大的毒箭伤,并且用的是刮骨疗法,所以曹操愿意请他做最后的尝试;另一方面,由于他治疗的对象是与曹操势不两立的关公,相互间还曾不吝溢美之词,所以曹操非常警惕。果不其然,一听到“用利斧砍开脑袋”等敏感说法,曹操就动怒了:“汝要杀孤耶?”并认为华佗“欲为关公报仇”。

    当然,引起曹操猜忌的更直接的原因还在于:第一,他从来就没听说过开颅术,华佗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华歆在向曹操介绍时,只说华佗能借助麻沸汤治疗“五脏六腑之疾”与手足、眉间之瘤,未有开颅之说。华佗在与曹操分辨时,也只提及了自己的刮骨疗毒业绩。然而,略有医理常识的人都清楚,刮骨手术与开颅手术相距十万八千里,没有成功经验,任何人也不能轻易打包票。

    第二,华佗将曹操的病说成是“小可之疾”。头风痛在初、中期或许是小毛病,但到晚期就难治了,至少要开颅就不是小事。大脑在《黄帝内经》中被称为不可认知的“奇恒之府”,而仅仅多了一手麻沸散的华佗又怎能等闲视之呢?相比开颅而言,刮骨才是小事一桩。

    曹操疑云重重,他不再有耐心了,决定放弃治疗,将华佗下狱、杀害。

    四、华佗改进行刺手段,却被自己泄密

    华佗为什么要煞有介事地谎称自己能开颅?因为此时站在曹操面前的华佗已经不是往日慈悲为怀、普救众生的大夫了,他已经变身为以毒攻毒的冷面杀手。为了获得成功,他必须撒谎,并且要说得有板有眼。

    《三国演义》中存在这样的规律,曹操每晋位一次,都会遭到某些保汉派的暗杀,其中常有医生。第一次是董承认为医生具有接近曹操的先天优势,便在“衣带诏”行动失败之后想到了名医吉平(第23回),后来金祎又推举出吉平之子,因为他们“与曹操有杀父之仇。(第69回)”。但两次密谋都因其他同伴泄密而未遂。

    医生群体就像谋士群体一样,如程昱、徐庶、诸葛亮、庞统,强者总是后一步出道,吉平、吉邈、吉穆、华佗也是如此。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凤凰网 2009年07月29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