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曲剧大家“活寇准”——中原之子系列人物之马骐(3)

2013/11/9 14:09:52 点击数: 【字体:

    如《寇准背靴》这出戏,在上个世纪50年代被整理成豫剧,1956年被马骐移植成曲剧,其后也在不断地整理、提高中。这出戏耗费马骐的大半生心血,除他从越调、豫剧、黄梅戏等其他剧中汲取营养、为我所用,设计了“下朝来长吁短叹”、“杨元帅死不死还不一定”等几段脍炙人口的唱腔外,他还非常重视对表演的创新与改革。

    “在第一场寇准出场时,我用须生的颠步,一拖一拉、缓慢沉重,然后再抬眼亮相——毕竟寇准那个时候年事已高,还在为国事忧心忡忡。”马老向记者讲述他设计种种台步和表情时的想法。

    对《寇准背靴》熟悉的观众也会记得,在“灵堂吊孝”一场中,马骐用眼睛“说话”:寇准第一次发现杨宗保不跪时,只是眼珠稍微一动,表示还未在意;当后来宗保还是不跪、郡主用脚踢儿子时,他眼珠子左右一转,表示已引起了注意;当看见柴郡主外着孝服,内穿红袄,已断定其中有诈;发现杨延昭并没有死时,眼珠子顿时滚动起来,凸显内心的巨大变化。而台步马上改成轻快的摇步,把寇准的惊喜心情表现的入木三分;“花园送饭”一场,寇准跟踪柴郡主时,马骐先后运用了碎步、滑步、云步、探步、垫步等多种台步,兼配上“踢靴”、“髯口功”,将一个年迈苍老,忧心国事,机智善断的老寇准的形象活灵活现地立在舞台中央。《寇准背靴》也因此成为曲剧艺术的极品之作。

    1982年,《寇准背靴》由河南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艺术片,易名《背靴访帅》。随后晋京演出,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播放、中国唱片社灌制唱片,并被河北梆子、评剧、老调等多个剧种所移植,成为马骐的代表作之一。

    耄耋顽童的现代生活

    “猴子,走喽!”每天下午6点半,马老都会带着一只叫“猴子”的京巴小狗,下楼遛弯。这只京巴已经高寿12岁,马骐和老伴马凤琴也就这样风雨不断地带它散步了12年;而两位老人,已经携手度过了近40个春秋。

“很多人都知道周玉珍和马凤琴扮演的柴郡主,但是他们不知道,马凤琴就是我老伴儿!”说到这里,马老爽朗地笑了。他起身想为记者再续些水,没等起身,马凤琴已经眼明手快地拿起了水壶。在记者的“抢夺”下,两位老人才放弃了给记者续水的打算,相视一笑,落座叙谈,仍是一个主讲,一位补充。

    “他的生活很简单,每天早晚两次带猴子下楼,然后在家唱唱、练练。”马凤琴介绍,除此之外,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看新闻,尤其是《海峡两岸》这样的栏目。

    “最近关于钓鱼岛的新闻不是挺多吗,他看得最认真,还经常在家为这个生气哩!”听到老伴的“控诉”,马老认真地解释:“中国人怎么能不气愤!我还想报名去‘保钓’呢!只要他们愿意接收我,我一定去!”

    听到马老的话,记者心里一动。这个以91岁高龄的年纪,还在对国家大事念念不忘,对祖国、对人民该是一种多么深挚的热爱和真情呢!

    “那除了国家大事,您还关注哪方面的消息呢?”

    马老娓娓道来:关于文艺院团发展的、改革的,他都关注。“社会总体是在进步的,有的政策也得慢慢变化。”说到文艺院团的改革,马老的看法很“现代”:“我关注到其他地方戏的一些举措,其中越剧界就有成立工作室的,这样的好处是演出的时候可以集中演员,不演出的时候可以分散,剧团没有太大的生存压力……”

    针对当前戏曲市场萎缩的现状,马老认为“已经有所好转”,因为有“现在政府在做免费送戏下乡的活动,还有的到社区、到学校,这样做很好!”91岁的马骐谈到这个问题,思路竟如年轻人一般清晰、明确:“一方面政府补贴剧团,剧团既有收入,又能演出了。对老百姓而言,有免费的戏看,求之不得!”马老又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感叹:如果那时候就有这样免费的戏看,多好!

    91岁的马骐,毫无耄耋之年的老态,而是红光满面,思维敏捷。问他长寿的秘诀是什么?老人谦虚地摇摇头,老伴抢着回答:他呀,心大!

    何谓心大?

    “他不争名夺利,一辈子最大的‘官’也是个团长。”马凤琴的话道出了其中的“机密”。就算是对相伴了近40年的老伴儿,马老也“不会说好听的”,因为“他从来都不会奉承人,办事只怕别人吃亏、自己占了便宜。”正是这样,在马凤琴看来,老伴“很实在,很大方。”

    天性里的与人为善,使马骐在“文革”那段日子里,受到过最大的折磨就是“大字报”,游街、戴高帽这样的“整”没有挨过——好人缘让人不忍心去折磨这样一个好人。

    马老一生不抽烟、不喝酒、不挑食,退休后每天生活规律,只是简单的素食,连肉也吃得少。在不足60平方米的房子里,老两口一住就是几十年。家里的电器看上去都有些陈旧了,一台摇起“头”来吱嘎作响的电风扇,伴随他们度过这个午后的燥热。只有几张剧照、一柜子奖杯,向来访者透露出主人不一般的经历。

    马骐应该说是大器晚成的演员,与张爱玲“出名要趁早”的信条相比,他的大奖都来的比别人晚:1956年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会演,仅获演员二等奖,20多年后,参加洛阳地区会演,终于拿到了第一,而直到1982年他赴京演出《寇准背靴》,才在花甲之年誉满京城,被称为“活寇准”——在戏剧界,这样的“成功”简直是个异数,而这样的等待与坚持,没有一颗强大的心灵,如何能得以成就?

    作为深受群众喜爱的“活寇准”,老人家如今身强体健、精神十足,回顾近80年的艺术生涯,还有什么想说的话?

    不料,沉思片刻的马老只轻轻吐出两个字“遗憾”。

    “遗憾,《寇准背靴》这出戏还不够‘精’。” 在马老看来,“寇准”虽然深得人心,但与国粹京剧中的不少剧目、人物形象相比,还是有能打磨得更为出神入化的空间,“我现在是力不足了,未来还是要靠年轻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曲剧须生泰斗,马老收了一二十个弟子,遍布郑州、南阳、新乡等地,只要有人愿意学,他都愿意教。有时候马老还主动想到农村的田间地头教学生,但常常被老伴儿劝阻:“都这么大岁数了,你去了人家还不都光顾着照顾你了,那还能用心学戏?”想想,马老只好作罢。

    提起对曲剧的传承,老人家直言也很遗憾:“没有特别满意的弟子,能把自己的毕生所学好好传下去……”想到这里,又提,“现在戏校里没有曲剧专业,以后的学生没有专业文凭,到剧团没办法评职称,就更留不住人才?”

    思维之活跃、敏锐,令“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平庸之辈汗颜。

    采访手记

    结束采访,走下位于洛阳曲剧团家属院的住宅楼,马老两口坚持要下楼相送。带上睡眼惺忪的猴子,马老步履轻快,甚至试图去帮摄影记者“扛包”。

    亲切随和、爽朗、朴实……采访过程中,不断有这样的感受撞击着记者的心。他们这样的老一代艺术家,盛名远播,却又过着最简单、最朴素的生活。面对记者的采访,也说不出多少豪言壮语、华丽辞藻,名动神州、须生泰斗这样的词,似乎描绘的都是与他无关的别人的生活。

    回头看看他们位于三楼的斗室,窗台上,一盆怒放的茉莉在初秋的风中暗自芳华。【原标题:曲剧大家“活寇准”——中原之子系列人物之马骐】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郑州日报 2012-9-12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