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合理定位并履行好政府职能,才能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两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这既是对过去30多年改革经验的总结,也为今后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和重点。
一、简政放权、增强企业活力,是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
经过34年的改革,我们成功地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而释放出潜藏于十几亿人口中的巨大发展能量,创造了中国奇迹。
整个改革历程围绕着调整和改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来进行。旧体制以政府包揽一切为主要特征:在物资上统购统销,在人力上统包统配,在资金上统收统支,投资权集中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由于否定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窒息了微观经济活力,实践证明阻碍了经济发展。
改革从简政放权、培育市场关系开始。农村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率先打破了旧体制的束缚。紧接着又向工业、商业领域进军,出现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城市改革从破除国有企业的铁饭碗和平均主义“大锅饭”开始,并引发了计划、投资、人事、工资、财税等宏观管理体制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培育和建立市场经济的四大支柱: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和法制体系,改革进入了快速、有序推进的新阶段。国有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一样,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开始形成。计划、财税、金融之间相互制衡、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在抑制通胀、扩大内需的实践中逐步完善。与市场经济有关的法律体系迅速建立,对规范市场主体和政府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基本形成之后,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作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对如何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出了新要求。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政府与企业密切配合,使市场经济体制经受了新考验,积累了宏观调控的新经验。
实践证明,我们的改革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这是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正确选择。旧体制的弊端集中到一点,就是脱离这一基本国情,违背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超越了市场经济这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企业的利益决定于其经营业绩,个人的收入决定于其贡献的大小,从物质利益上调动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生产要素主要由市场配置,提高了社会效率和经济效益。通过发挥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大大增强了经济活力,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仅用十几年时间,就结束了困扰我们几十年的商品匮乏的短缺经济。政府则通过制定规则和宏观调控,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保证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弥补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滞后性,逐步克服了国民经济周期性的大起大落。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市场和政府的作用都不可偏废,把两者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是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