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河南25位经济学人——刘道兴(2)

2013/11/8 9:44:41 点击数: 【字体:



    他率先提出的这一理念在河南的城市化进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以郑州为例,他在10年前就预言紫荆山路会成为高楼林立、商业繁华之所在,今天看来,果不其然。之后的东西大街改造、经三路改造,这一理念在郑州的运用越来越熟练,最终在郑东新区这一蓝图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此后的研究工作中,他的研究和成果总能契合社会经济热点,总能创新性地提出解决方法和发展规划,总能对各级政府的决策者产生影响。尽快做大做强郑州,开发郑东新区,进一步开发郑开大道,加速郑汴一体化,建设中原城市群,理性对待都市村庄改造……从经营城市到加强城市之间的联系,再到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他把自己的研究与郑州的发展和河南全省城市化推进紧密联系在一起。

  刘道兴的每一项研究都契合着社会发展的趋势,而他反复地讲这都不是他的成绩,他仅仅是在传播一种理念。在他平静的叙述中,似乎先前的成绩都算不上什么,他只不过尽了一个社科院人的责任。

    每天,他花大量的时间看书、看报、看杂志,思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很幸福也很愉快,所以我晚上也大多在工作,减少了好多应酬,活得比较累,但也不觉得累,心里很踏实。” 植根于河南这片土地上,做一个劳动人民的理论工作者,这是他最朴素的愿望。

    突破传统金融学

    他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对我刚刚提出的问题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这个问题他已研究了10年——“拿银行里的钱建学校”。在他看来,河南人口多、学校少,尤其是高等院校少,河南的孩子被称为中国最苦、最累的学生,辛辛苦苦上3年高中,能上大学的很少很少,对许多农村学生来说,上3年高中就像从地狱里出来一样。

  他24岁考上大学,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他说这来之不易。现在,公众对孩子受教育的问题越来越重视,要求越来越高,都希望孩子能受到好的教育,不输在起跑线上。但现实是,每年都有很多聪明努力的孩子被高考淘汰掉了,变成了打工仔和农民。如果高校能够多招生,他们去接受高等教育没有一点问题。

  他认为,政府、研究人员最应该关注让孩子受到良好教育这一实实在在的有效需求,有价值的需求,这是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微观动力基础。因此,从1999年开始,他就不停地思考和研究教育投资问题。

  最终,他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仅仅依靠财政投入办教育。河南这么大的省,每年用于高校基本建设的资金仅两三千万。如果仅仅依靠财政办学,教育发展的速度将远远落后于民众的需求。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发展缓慢的问题?如何突破财政的限制?经过系统研究,他建议政府应把公众存在银行的钱借出来,用于建设中国的大学。

  这个看似简单的提议却需要复杂的理论来论证。在当时的情况下,银行中的存款和教育到底是什么关系,金融学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教育经济学也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

    刘道兴调研后发现,公众存钱除了养老、防病、买房子之外,还有7%~8%的存款是教育存款。因此他认为,在我国形成的巨额储蓄存款和其他多种社会性积累中,有7%~8%应当投资教育基本建设。只有建立了这样的投资机制,中国的教育问题才能解决。

  他的这一思路在2002年正式成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004年完成,并成为当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优秀成果,名字就叫《论政府举债兴教》。他主张,在政府没有巨额投资之前,高等院校、职业技术院校应大胆向金融机构贷款,征地建校。越早越主动,越晚越被动。省内许多高校都请他做报告,打消了一些干部、老师的顾虑,为这些学校举债发展统一思想做出了贡献。

  在这个基础上,他把政府举债兴教的思想延展到了修路、建医院等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上来。并且进一步提出了这样一个理论:金融贷款的宏观投资结构应该与金融储蓄的微观倾向相吻合。

  业界人士日后评价称,这一理论是对传统金融学的一个突破,它从宏观上发现了中国金融问题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基本建设等问题之间的关系。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有约58万亿的储蓄存款,近40万亿元贷款,有18万多亿元的存贷差,还有2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么多钱不知道怎么花,但建学校、办医院时却总没有钱,这说明我国的金融理论出了问题,而传统的金融学却没有意识到。

  事实上,用银行的钱建大学的思想已深刻影响了河南的发展。仅郑州市就在东西南北各建了一个大学城,河南高校招生规模正在迅速扩大,许多学子的命运因此而改变。他说,这是河南全省上下特别是教育界和金融界解放思想的成绩,而自己仅仅是一个低头沉思者和呼吁者。现在,他只是感到理论问题仍没有解决,仍有许多矛盾和困惑需要破解。

    最近,为适应国家有关部门就制定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纲面向全国征求意见的要求,他建议国家把教育基本建设投资作为现代化事业投资重点,在保持财政对教育投入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发行教育基本建设特种国债,每年筹措3000亿到5000亿元教育基本建设专项资金,坚持10年左右,把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基本建设问题彻底解决。这一建议受到有关部门和媒体的重视。他认为这是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有效举措,能够为扩大内需创造最有效的需求,而形成优良教育资产、国民素质提高、未来经济实力和财政收入增强,是偿还国债的可靠保障。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经济视点网 2010-2-2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