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慕名访问了河南获嘉县楼村。村党委书记许福卿是全国劳动模范,他自1966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连选连任,一干就是34年。他凭着自己的勤政廉洁凝聚民心,带领村民硬是把一个地处三县交界、贫困落后的村子较早地建成为中原大地上富裕文明的“小康村”。现在,这个村集体固定资产超亿元,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多元,户均存款突破3万元。提起许福卿,群众异口同声这样说:“没有老许这样的好书记,就没有楼村的今天!”
1966年许福卿上任后,深感官小责任大,村里哪件事处理不好,心偏了或暗箱操作,群众就会有意见,就会出现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帮的局面,发展经济就会成为一句空话。鉴于此,许福卿给自己和村“两委”一班人主动念起“紧箍咒”,规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村上每个干部必须做到“身不能懒、嘴不能馋、心不能偏、财不能贪。”
创业初期,许福卿总是起早搭黑,同村民们一起改土造田。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风沙、盐碱地变成了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全村2800多口人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在增加,许福卿却依然坚持着不变的本色。当全村700多户都搬进一座座独院向阳双层楼房之后,他和村“两委”的干部仍坚持在旧民房里办公;在全村拥有十几辆“蓝鸟”、“尼桑”、“桑塔纳”轿车之后,他仍坚持骑着自己的那辆旧自行车上下班;到县里或者省城开会,他也只是让村干部共同使用的那辆昌河面包车接送一次。
商品经济大潮蓬勃兴起之时,面对社会上出现的腐败现象,许福卿及时在全村党员大会上进行了一次“防腐保廉”教育,响亮地提出:“党员的骨头不能变软,党组织的堡垒不能被锈蚀,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有高尚的品德,纯洁的灵魂,坚强的意志,拒诱的本领,勤廉的毅力!”
前年春节前夕的一天,一个在楼村参与办企业的外地人,为感谢老许的支持,登门去“拜访”,将一沓百元大钞塞给许福卿。许福卿婉言谢绝:“咱楼村不兴这个。凡是生活在楼村的人,谁也不能坏了村民们商定的规矩呀!”几天后,这位客商又用老许拒收的1000元钱买了一车苹果送到村委会,又被村委会主任张洪飞谢绝。客商感动地说:“我算看清了,楼村的干部个个都和许书记一样重人格、轻钱财!”
近些年,社会上盛传“工程上马,干部下马”之类顺口溜。但这些话始终没能在楼村应验。楼村解决温饱问题之后,为使村民们尽快富裕起来,许福卿、张洪飞分别带领村民推荐出来的“能人”赴京津、下湖广,找项目、引资金、学技术、聘人才,先后创办起15个企业,建起15万平方米的厂房,购买上亿元的生产设备和公共设施。其间,省、市、县没有接到一件楼村干部贪污犯罪的举报,纪检、监察部门也没有发现一起职务犯罪。
许福卿是一位办事谨慎细心的人。为把全村人引上致富路,多少年来,他每天都像焦裕禄那样,坚持每晚把自己当天所办之事认认真真地回顾一遍。他说这样才能保证决策不会失误,言行少出差错。
1993年深秋的一天,氢氧化铝厂厂长向老许汇报了急需购买设备的问题。根据厂里计划,每台30万元,7台共需210万元。当天夜里,老许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想:村上虽积攒了一些钱,但都是村民们的汗水钱,不能随便花呀!一定要货比三家后再决定。在第二天的村“两委”会上,老许让厂长和工程技术人员充分发表意见,对几个地方的产品,经过分析比较,最后决定:先用8万元购一台沈阳产的更新换代产品试用。经过试用认定该产品后又接连购买6台。这样既节省资金154万元,又避免了一次大批量进货的风险。
楼村的群众说,老许当村干部几十年,从来没拿过集体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清廉如水,一尘不染。他家修房子,到村窑场买砖按村民价付款;他的大儿子结婚用车,按规定交费。有一次,许福卿家修房子到村预制厂购水泥10吨,厂里少收了许福卿儿媳200元。许福卿知道后说,人心是秤,人眼是镜,一分钱也不能少交!第二天,老许硬是拿着钱到厂里补交上。
许福卿勤政廉洁的事迹受到上级党组织的高度评价,先后授予他“人民公仆”、“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清廉书记”等光荣称号。【原标题:清正廉明公仆心 记河南获嘉县楼村党委书记许福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