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牛文元:大道至简

2013/9/30 9:06:51 点击数: 【字体:

牛文元:大道至简
口述 牛文元 采访 温志宏 刘梦羽


    口述人物

牛文元,1939年出生于河南省焦作。196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理系,1966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现任国务院参事,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美环境与发展研究委员会中方主席等职。1996年获洛克菲勒基金会世界科学家奖。2001年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从大学时代开始,牛文元教授一直致力于地理学的研究,先后著有《自然地理新论》、《现代应用地理》和《理论地理学》等书,希冀构建现代地理学的框架,并将地理学从知识性的描述学科引入到机理性的解析学科。

上世纪80年代开始,牛文元教授围绕战略管理学、环境与发展、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践,并在这些学术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从1983年起,他与马世骏院士一道参与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起草可持续发展纲领性文件:“我们共同的未来”(即布伦特兰报告)。1994年,他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可持续发展理论专著《持续发展导论》,同年作为执行主编出版专著《绿色战略》;1998年主持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每年向社会发布《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年度报告。2007年作为执行总主编,出版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中的里程碑式论著《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20卷本(国家卷)。鉴于他在环境与发展领域中创见与贡献,他被2007年度“国际圣弗朗西斯环境奖”评奖委员会授予个人环境大奖,另外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是意大利前总统钱皮。评奖委员会对牛文元的颁奖辞称,“自1988年以来,牛文元教授在中国最早发布了环境预警系统的报告,主持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开创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设计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揭示了发展行为的基本规律”。

天才少年“独孤求败”

1939年,我出生在太行山南麓的一个小山村里。当时奶奶、父母、姑姑和我们姐弟俩,全家人挤在一个窑洞里,生活很艰苦,经常举家逃荒。那时国势艰难,时局动荡,全家人既要躲日本兵,还要躲“皇协军”(注:日本人培训的汉奸队伍),他们要么让村民分摊军饷,要么拉村民们去做徭役,所以只能逃来逃去。一直到1946年,一家人才回到原来的村子里。

我家当时属晋冀鲁豫太行区第八分区,1947年就解放了。一位姓范的老师在接受了短期集训后,被派到村里做老师。当时,学校总共只有五间房,没有课桌椅,每个学生都要自带小板凳,也不分班级上课时就用石笔在石板上写写画画。

我一直是学校里的好学生。老师认为我天赋比较好,只要讲一遍,就能完全记住。我喜欢“冒尖”, 每次考试都会抢着第一个交卷,觉得是一种荣耀。所以,老师给我写评语,前面都是表扬,最后总要加一句:“一定要克服骄傲自满情绪”。

因为成绩好,小学5年级时,也就是1952年,还有一年才达小学毕业的我被老师挑中,提前去考本地最有名的焦作中学。那时的焦作中学相当于现在北京的 “人大附中”和“北京四中”。学校招考时,附近七八个县的学生都蜂拥而至,1952年时入学考生有将近5000人。发榜时,姐姐和我带着母亲给准备的两个窝头,走了十几里山路到学校去看榜。那么多考生中,我年龄算是最小的,而且当年是正式招考,题目比较难,所以虽然平时很自信,但和这么多“大人”竞争,心里还是没底。看榜的时候,忐忑着从后往前倒着看,结果看了好久,发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第二张榜单上的第一个,也就是说,在录取的360名人中,自己得了第21名(一页榜单排20个人名)。老师很为我骄傲。

中学期间,因为家里穷,我一直住校,一开始还从家里带些粮食作为膳食费,后来基本上都是国家补贴。一到冬天,我就只有一件棉袄,里面没有衣服穿,风直接灌进来,非常冷。上中学时,没穿过一双像样的鞋,每次放假,宿舍里有同学把穿旧的鞋丢掉,我再悄悄捡回来穿。那时并不觉得苦。我不和别人比吃比穿,而是比谁脑袋里有学问,所以,我最得意的就是考试时,中学六年的12次考试中,每次考试都拿第一。

我相信“大道至简”。学问做到深处,道理就会以最简单的方式归纳出来,而且用这些简单的道理就能涵盖十分广泛的问题。我最崇拜的科学家牛顿、门捷列夫和达尔文,都是这样为人类的科学探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但高考填写志愿时,我没选物理、化学或生物学,而选择了西北大学地理系。

校长和教导主任专门找我谈话,觉得我年轻,意气用事,不该放弃数理化等精密科学的深造。但我有自己的理由:认为当时数理化的科学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地理学却始终没有进入到精密科学的行列,还停留在知识积累阶段。让我踌躇满志,决心去从事这份开创性的工作。现在回想起来,一方面有少年时期的轻狂,另一方面也有勇士赴敌般的悲壮。

“另类”地理学家

1962年,大学毕业时,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各项事业都在收缩。工厂解散,各个单位都不招人,大学生分配出现困难。

那年,国家第一次正式招考研究生。学校非常重视,学生报考得非常多。但我没有报,只想找一份工作赶快赚钱,补贴家用,照顾父母。这一年的五一放假时,碰到系里的党总支书记,他问我考研准备得怎样。我说没有报名,他很生气,但没顾上批评我,赶紧带我去补报。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网 2009-04-1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