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记者在河南省豫剧二团采访时,祁秋娥已投入到了紧张的排练之中。
《程婴救孤》四年来公开演出将近200场,其中绝大多数是祁秋娥主演的公主,对于这样一个熟角色,还需要如此“如临大敌”?排练的间隙,祁秋娥告诉记者:“公主的唱段参加七艺节前进行了修改,音域高、花腔多,我的嗓子唱起来比较吃力。上就要演好,不能让观众说‘演的啥,白吃馍’。”
从1977年开始当演员,祁秋娥先后在几十部戏里演主角,但大多是临时补上的角色,抓着啥演啥,人称“戏补丁”,还是“金丝绒的”。比如《泪洒相思地》有7个女角她从主角王怜娟到丫环演了5个,《秦雪梅》中5个女角她演过4个。她本来应工花旦、闺门旦,有一次《三哭殿》中的秦英没人演,临时抓差让她演,头天说戏第二天就上台,反映还很好,老演员夸她“没想到你还会娃娃生”,以后她又兼演娃娃生了。
《程婴救孤》平常演出时自己都是“正牌公主”,凭此角色她得过河南省第九届戏剧大赛表演一等奖,也使这个剧目获得了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但到节骨眼时自己又屡屡“让位”去演孤儿、没一句台词的群众甚至幕后的合唱。作为一个老“公主”难道会没一点想法?祁秋娥认真地说:“想法当然会有,但我会排解自己的情绪。团里安排谁上,那是有统筹安排的,让我干啥我干啥,干还要愉快地去干。人生这一辈子,能看得开是最大的幸福。”本报首席记者 张体义/文【原标题:上上下下的“公主”祁秋娥】
已有 0 条跟帖 |
用户名: 注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