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获救矿工受热捧:河南人,真硬汉!

2013/9/6 15:05:57 点击数: 【字体:

获救矿工受热捧:河南人,真硬汉!
获救矿工王矿伟(左三)、王圈杰(右一)、赵卫星(右四),和河南救援队员昨日在大河网与网友交流。  (大河网供图)

    ●昨日,在贵州晴隆矿难中创造生命奇迹的3名河南矿工和网友交流,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网友盛赞他们创造了生理、心理极限。

  ●在其获救的背后,作为援救者的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永贵能源救援队也尽显英勇善战的能力。

  ●无论是生还人员的强者形象还是救援队伍的英雄形象,无一不体现出河南人的硬汉形象。

  挑战极限

  7月29日上午10时许,当王圈杰、王矿伟、赵卫星做客大河网直播间时,引起网友如潮好评,“生命的强者”“河南人的骄傲”“河南品质”等赞美之词不绝于网络。

  王圈杰,王矿伟,赵卫星,3人创造了矿难史上的奇迹:在仅靠喝井里渗透的污水、在伸手不见五指的260米深处生存了604个小时。

  他们挑战的不仅是生理极限,也是心理极限。

  3位强者在被救后,陆续回忆起井下生存自救的经历。

  6月17日,他们在井下作业时,听到一声类似爆炸声后,意识到出现事故。王圈杰提议往与井口反方向的高处跑。这个提议,为他们生还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也只有往高处跑,透水才没有淹没他们逃生的地方。

  他们在井下被困的前两天,因为饥饿,不得不吃用于支撑巷道的树木的树皮,但很脏很难吃,而且吃后肚子很难受,不消化。他们于是就停止了吃树皮。

  之后,他们在找不到任何可吃的东西下,就商量着接点水,刚好顶板上有渗下来的滴水,他们就用安全帽将其收集起来喝。

  在整整等了5天没人来救后,他们曾感到绝望,但王圈杰一直安慰大家说:“不吃饭也能活一个月,我们不会死在这里的。”王圈杰还提议少活动,以减少体能消耗,这些活动包括走动,包括说话。于是从第六天起,3个人静静地等待,除了收集顶板渗水外,3人或坐或躺,几乎不说话。

  王圈杰的自救策略是正确的,也是一次成功的心理战。他在7月29日接受采访时说,据他所知,在唐山大地震中,曾有人在废墟下生存了18天(实际为15天),他自己认为在矿井下最多能生存15天。为了安慰其他人,他就撒谎说可以生存30天。这个“美丽的谎言”成为3人在井下的精神支柱。

  在被困后,王圈杰手上戴着一块电子表,除了矿灯,这块表成为他们最珍惜的物品。矿灯,可以在听到有救援队伍来临时发出光亮,事实证明,确实是矿灯将救援人员引到他们身边。而手表,则为他们计时。他们每天看着表一秒一分地走,坚持到15天时,这块电子表停止走动。

  在陷入不知时间的黑暗里,他们仍然坚守活着的信念,他们被救出来时,以为在井下被困30多天。

  “如果我不能活着出去,家里就更困难了。”赵卫星告诉记者,这个坚强的信念一直支撑着他,也支撑着王圈杰和王矿伟。

  在坚持了604个小时后,他们终于迎来救援人员。

  7月29日,记者与赵卫星再次握手,比起7月20日的第一次握手,他的手明显更有力气。王圈杰和王矿伟的身体状况也恢复良好。

  他们在访谈直播期间,微笑自信的神情也给网友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坚韧不拔

  创造生命奇迹的3位河南矿工显示了坚韧不拔的生命意志。这个奇迹或许是偶然,但来自河南的救护队成功救援他们绝非偶然。

  国家安监总局救援中心副主任孟斌曾由衷地赞叹该队说:“你们很了不起,我们的矿山就需要这样的救护队,需要这样的保护神。”

  他们,显示了河南人英勇的品质。

  “6·17”透水事故发生后,由于矿主瞒报,致使营救时间延误长达21个小时。6月18日凌晨,当地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紧急赶往事故发生现场,组织开展救援工作。同时,驻地位于贵阳的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永贵能源公司接到贵州省救援中心的召请。永贵能源董事长、总经理于顺德马上向集团公司汇报,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陈雪枫立即作出决定,让永贵能源配合贵州省有关部门,迅速组织抽调最强的救援人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

  永贵能源当即调度距离事故现场较近的发祥煤矿30名员工前往救援,同时调派永贵能源救护大队和兴仁煤业救护人员。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永贵能源救护大队在贵州省第七届矿山救援技术大比武中获得团体第一名,并获得模拟救灾第一名、军事化队列操练第二名、创伤急救第三名。

  接到任务后,救护大队长韩亚州带领直属中队和轿子山中队各一个小队迅速赶赴事故矿井。当时下着暴雨,贵州境内山路多,韩亚州带着队员一刻未停奔往现场。途中,有时甚至需要贵州省救灾指挥中心发来短信说明路线。

  至今,大队长韩亚州还保留着指明路线的短信。

  到达现场后,韩亚州当即被矿难救援指挥部任命为副指挥长,直接参与事故处理方案的制订、参战救护力量的分配等,而救护人员顾不得休息就直接到井下抢救第一线。

  按照指挥部统一部署,救护队员分成四班,分别监护运输反斜巷和主井底等地点。由于事故矿井是一个小煤窑,距离最近的中营镇还有7公里的蜿蜒山路,救援物质匮乏,指挥部忙于抢险事宜,未能及时给永贵能源的抢险队员配备帐篷、被褥等物品,队员在井下作业8小时后,上井只能在救护车的坐椅上、井口旁边的大石头上休息,白天太阳直射,毒辣的太阳晒得他们皮肤蜕皮;而到了晚上,昼夜温差大,队员们只好拥挤在一起取暖;尤其是下雨天,队员们就只能在狭小的救护车上休息。这种情况持续了一个多星期。

  成群的蚊子叮咬,使许多救护队员的手脚都出现肿现象,但救护队员没有一个退却,打着封闭针,坚持工作在抢险第一线。

  不仅如此,在事故处理期间,救护队员除了休息不好、任务繁重,还有一点就是饮食不习惯。这种情况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2009年07月30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