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义士南大定
1911年冬的一天,在河南府衙门前(今老城青年宫)的石狮子旁,一位40岁的反清义士被斩首。这件事在当时的洛阳引起很大震动,洛阳近代史上也记下了这位勇士——他的名字叫南大定。
南大定被斩事件,洛阳老城一带的老人们大都知道。现住老城中和巷的寇北锁老先生说:当时河南府衙门前聚了很多人,大家亲眼见证了南大定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清朝刽子手杀了南大定之后还不解气,又把他的头颅挂在东关魁星阁上。
清政府为什么那么仇恨南大定?
原来,清光绪末年,田赋不断增加,农民负担过重,生活非常困难。当时的洛河南岸,人口稠密,村寨连片,群众自发集中起来,纷纷上交犁耙绳索,以示不再种地耕田。农民“罢耕”,虽然不像工人“罢工”那样,使生产线或者运输线立即瘫痪,但对于统治阶级来说,这也是一种反抗行为,形同造反,必须镇压。
官府看参加的农民越来越多,慑于人民的力量,答应派人调解,并邀请群众代表坐下来“共同协商”。当时的农民,没有什么组织观念,一看官府派代表来谈判了,就以为已经取得胜利,于是自动解散,回家种地去了。
谁料想,群众推举出来的代表还没有走到谈判桌前,就被捕遇害了。这件事使农民中的一部分人开始觉醒,其中就有洛阳东关下园菜农南大定。
南大定的家,就在洛阳东关下园街。他长得魁梧高大,为人公正,敢说敢为。20多岁的时候,南大定就对大家说:“人类是应当自由和平等的,不自由不平等,还不如死了!有朝一日,我非和他们(指当时的地方官)拼了不可!”
当时在洛阳的同盟会成员杨勉斋,及时向南大定宣传革命思想。他对南大定说:如今的清政府腐败透顶,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南方的工人和农民,已经在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举起了“推翻清朝、建立共和”的鲜明旗帜。洛阳农民,素有革命热情,应该更加明确地告诉大家,不要再受清朝统治了,赶紧组织起来进行斗争。
南大定于是组织了一个秘密抗清团体,对外称“在园”,内部拟名“复汉军”,明确以“推翻满清”为目的。他规定“在园”接受新成员时,新成员必须先买一把刀,首领接见后当众举行“摆堂”仪式,饮血盟誓,矢志反清。成员一律对首领称“大哥”,每组依次排行至老十。
为了掩护“在园”的反清活动,南大定还成立了“火神社”、“关公社”,使之成为“在园”的外围组织。“在园”成员说话时,均用江湖暗语。最初,“在园”成员的主要活动范围在东关一带,后来发展到洛阳四关;再到后来,除了农民参加外,各行各业均有参加者,一时间声势浩大,连伊川、新安、孟津都建立了“在园”组织。“在园”发起者南大定看到这些,非常振奋,他利用加入“在园”的秀才、举人,对数万名“在园”成员进行简单的文化教育,让大家每月逢三、六、九日练习武功,逢庙会、节日组织文娱活动,不断宣传反清思想。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河南同盟会会员刘粹轩、杨勉斋发动洛阳起义,南大定领导的“在园”组织,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当年11月15日晚,南大定召集反清义士,在染坊院集中。当时明灯高照,喊杀声震天,河南府知府文悌见情况不好,立即派人加紧防范,请求援军。洛阳绅士韩庐云密报了洛阳起义之事,使具体的起义方案落入敌手。河南府立即出动人马,逮捕了南大定等人,封锁了洛阳各个城门,同时把开封的清军调往洛阳。南大定被捕后,“在园”组织遭到破坏,大多数成员只好逃往外地。
河南知府文悌亲自审问南大定。大堂之上,南大定视死如归,不向敌人屈服,说的还是那几句话:”人活着,不自由,何如死了!起义,是我拿的主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我的志向!要杀要剐,随你的便!不必再问,动手吧!”文悌听了,好不气恼,眼一瞪,牙一咬,从嘴里挤出一句话:“好你个南大定,你以为我不敢杀你?告诉你,你已经犯了杀头之罪!来人!”说完,抽签在手,掷于地上,说:“给我拉出去,送他上西天!”知府衙役一声呼应,拉起南大定就走,出了门就砍了南大定的头。文悌还觉得不解恨,命人把南大定的首级先挂在东关的魁星阁上,后又挂在城东十里陈村的高竿上示众。
40岁的反清义士南大定,抛洒了热血,留下了英名。本报记者 孙钦良【原标题:革命烈士白眉珊反清义士南大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