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农业“活字典”周炳臣

2013/9/2 16:48:42 点击数: 【字体:

农业“活字典”周炳臣

    人物档案

    周炳臣,1952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许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1979年河南农大毕业,2008年获河南省委、省政府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称号,2009年、2010年获许昌市委、市政府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称号,2011年被评为许昌市劳动模范,同年获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奖。

    本报记者宋广军通讯员刘伟李水安

    2011年12月26日,在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议上,许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周炳臣荣获“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奖励,温家宝总理等领导同志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接见了受表彰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这是我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30多年来获得的最高荣誉,也是许昌市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老周激动地说。

    荣誉的背后,是周炳臣几十年如一日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真情付出。作为一名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周炳臣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农村,服务农民,跑遍了许昌县的村村落落。全县近400个村,他闭上眼睛可以一个不漏地说个遍;你随便挑个村,他就能说出这个村哪一块地当前的土质、肥力、墒情怎么样,并且和检测结果几乎相同;许多人都记着他的电话号码,遇到农业问题直接问他,农民亲切地称他为农业“活字典”。

    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周炳臣总结了不少非常实用的小“技术”。过去,许昌县农民有一个习惯,小麦收获后,立马贴茬播种玉米,随后再施肥。由于地面有麦秸,阻碍了正常播种,缺苗断垄现象普遍。周炳臣发现这个问题后,通过调查和反复试验,最终找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先用机播耧追施一遍化肥(磷酸一铵或磷酸二铵),再播种玉米”。

    这一改进看似简单,只是施肥和播种的先后顺序变了一下,但效果十分明显:先追肥,相当于及时清理了小麦秸秆,播玉米种时就能够均匀下种,玉米的株数有了保证;还有效克服后施肥化肥烧苗的问题,苗期也不会缺肥,“种肥”效果均得到充分发挥。据测算,按正常管理水平,在投资不变的情况下,每亩玉米可增产50~100公斤。还有他提出的“小麦播种前用圆盘耙或丁齿耙耙地一遍”的办法,可使小麦每亩增产20~30公斤,节约种子1~3公斤。

    “正月:岁朝蒙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旱年……”为了让群众能够轻松接受农技知识,周炳臣在工作之余,结合许昌县的农业实际,编写了“二十四节气农事活动歌”及“农业谚语”,这些歌谣和谚语读来朗朗上口、好懂易记,深受农民喜爱。

    周炳臣每天都会接到十多个农民打来的咨询电话,对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疑问,他有问必答,从不推辞,耐心细致,必要时还亲自赶到现场,手把手帮助农民解决问题。他还经常在农村集市或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并结合农时举办电视讲座。大家都说,听老周讲课过瘾,不但听得懂,而且记得住、用得上。

    近年来,周炳臣共参与完成新品种评比试验12项,筛选出适合许昌县推广种植的小麦、玉米、大豆新品种26个,累计推广面积600万亩,创造经济效益3亿多元。

    2008年以来,周炳臣为打造许昌县10万亩高产示范区倾注了大量心血,其中由他分包指导的陈曹乡史庄村,连续6年小麦单产突破600公斤、玉米单产突破700公斤,成为闻名全省的粮食高产先进村。

    “我是一名普通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农业丰收、农民富裕是我一生的追求和愿望。只要还能活动,我就会努力为农民朋友排忧解难。”老周常这样说。【原标题:农业“活字典”周炳臣】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2012年11月06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