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电池妈妈”田桂荣 环保生态农庄(2)
2013/9/2 11:25:12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农业示范基地一角,是“开心农场”。菜苗已经破土而出,每畦地头都竖着一块牌子,标明认领者的身份,“一分地一年租金800元,由农民负责种植时令蔬菜”。现在已有30多家认领土地。
每到周末,是这里最热闹的时候,慕名而来的人们开着车,带着肉馅,在田地里采摘点韭菜,用石磨面粉包饺子。
“有机肥料种的蔬菜生态环保,味道更为纯正!”田桂荣告诉记者,“有人给我开玩笑说,田大妈,抓过你的香菜,一周那手都是香的。”
民间公益组织的经费困境
“做生态农场一方面是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态种植理念,另一方面则是想通过农场的盈利性收入支持环保公益组织的运行。”田桂荣的主要身份是“中国民间环保大使”。
上世纪90年代初,田桂荣进城做电池销售生意,几年后成为当地有名的“电池大王”。自1998年开始,她自费数万元回收废电池,后经媒体报道,名声大振,福特汽车环保奖、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中国妇女》时代人物等荣誉纷至沓来。
荣誉也带来了一定的收入。“断断续续获奖,也有10多万的奖励,但都被投入到环保公益活动了。”田桂荣坦陈,2001年,她成立了河南首家由农民出资创办的环保公益组织及公益网站,“别人把环保当成工作,我把环保当成毕生的事业。”
缺少经费支持,是民间公益组织面临的共同困境。寇祥,自然之友河南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现在新乡帮田桂荣做机构团队建设事宜,“目前有一家基金会愿意为新乡的环保志愿者协会提供经费支持”。
之前,田桂荣公益经费的主要来源是,获奖的奖励性收入,企业赞助,个人自掏腰包。做公益这么多年,究竟投入了多少钱?她并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
田桂荣将原在市区的电池销售门面转交给了外甥女和徒弟,“家里种地的收入基本上都被用来做环保”。老伴老范对此颇有微词,有次嚷嚷道:“分家,一人一半财产,你只能拿你的做公益!”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青年新闻网 201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