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沁阳市境内有一条行驶距离最长、行驶难度最大的城乡客运班线——沁阳至常平乡线路。这条线路由该市常平乡常平村村民张志礼父子负责运营。
18年来,坚守信义、热心助人的张志礼,在这条长约33公里的崎岖山路上,将爱心洒满山路,把一辆普通的客运班车开成了采购车、爱心车、救护车……乡亲们给他的客车起了个时髦的名字——“爱心号”。
3月20日,记者乘坐张志礼的班车,从沁阳始发站至常平乡终点站,见证了这辆“特殊客车”的爱心之旅。
义务捎货十几年如一日
“采购车”:
义务捎货十几年如一日
“你晕车,好坐在前边,喏,这最靠前的座儿给你留着哩。”3月20日上午9时多,张志礼起身招呼着第一位上车的乘客坐下。
“这些常客,叫不上名儿,但是知道他们坐车的喜好。”张志礼说。
今年76岁的老张,是沁阳市常平乡常平村村民,他和儿子经营着一辆往返于常平村和沁阳市之间的客车,这条35公里长的营运线路是沁阳市城乡之间最长的一条线路。
常平乡是沁阳市唯一的全山区乡,常平村的海拔有560多米,虽说近年来山区面貌大为改观,但是,日常生活用品的采买终究不如山下方便,张志礼的客车就是山民下山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
从常平村下来,沿途要经过后和湾、前和湾、老马岭、簸箕掌这些山区村,往返在城乡之间的张志礼,便义务承担起了帮助乡邻采购、运送物品的任务,这一干就是10多年。
3月20日上午,陆陆续续上了八九个人后,10时整,老张父子准时发车。
这一次车上要捎的东西真不少:一捆山药、一袋衣物、两袋蛋糕、三袋肉,把司机身后的引擎盖占了个满。
“吃的、穿的、用的,身份证、户口本、学校文件,捎啥的都有。”张志礼说。
10时24分,车行到万北村停下了。
“把这捎给俺兄弟启旺。”车门打开,车下的一位妇女递过来一把小葱。
“别光捎东西,回头你也上去看看。”老张笑呵呵地接过。
没走几步,又有人招手。
“扑通”,往车厢内甩进来一袋饲料“这是小兵家要的。”车下的大汉扭头便走。
“这是哪家的小兵呢?”老张嘀咕,父子俩猜测着这个或那个,老张不敢走神,赶紧找来一支笔在袋子上写下名字,“不管他,来取时就知道是谁了。”
收拾好这袋饲料,老张挨着靠门的位子坐下来。从行程上看,这条路拐过弯就进山了。
因常平乡地处太行山脉深处,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村民们购买日常生活必需品都需要坐一个小时车进城,张志礼把这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了方便群众,从他开始在这条线路上营运起,就为沿途村民捎货买物,小到几包感冒药,大到家用电器、自行车……
而在让乡亲们方便的背后,老张父子俩的客车18年来已经免费为乡亲们捎带东西近2万件。而按照现在的车票价格计算,从常平村到沁阳市区往返车费每人需要7元钱,如果每天免费为3个人捎带货物,一天就要少收入21元,一年就要少收入近1万元。
但老张却从来不算这些细账,他一如既往地免费为东家捎来一斤肉,为西家买来半袋米,无怨无悔。
“爱心车”:
扶弱助困济乡里
沁阳市汽车客运站的车棚里,常年停放着老张的一辆自行车。
“有时候让捎的东西离车站远,经常得往城里边去,放辆自行车在这儿,自己用着得劲。”老张说。该市的医药公司、中心市场是老张经常要跑的地方,距离车站少则2里地,多则4里多,自行车起了大作用。这几年下来,车子倒是没骑坏,不过丢了2辆,老张说起这话总有些心疼。
有人说老张,车可以不计较,你自己跑腿磨嘴的,可以适当收点费。哪怕一件物品收5块钱,一天捎个五六件,就能多收入二三十块钱,一年下来咋也得多赚万把块。
“没有那习惯。”老张摆摆手,“乡里乡亲的,给人代办点事有啥!为个好人总比不为人强。”
在张志礼营运的路线上,沿途要经过前和湾村、后和湾村、老马岭村、簸箕掌村,过山王庄到沁阳市。这些村里很多人家的孩子在沁阳市里上中学,每个星期都要乘坐他的班车往返。在这些孩子中,有些家庭经济很困难,只要是这些孩子坐他的车,一律免费。
常平村有一位叫张小鱼的50多岁的村民,身患尿毒症,家里经济困难,每周张志礼都让他免费乘坐自己的客车到廉坡村,再由廉坡村转车去焦作市进行治疗、透析。
对于这些所谓的“吃亏事”,张志礼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帮助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看似吃亏了,但就一个字——‘值’!”
“救护车”:
救死扶伤义无反顾
几年前的一个大年初二,老张的营运车开始了新年的第一班岗。
走到前和湾村出村的山沟口时,老张一眼就看见沟旁的水泥墩坏了,沟边还躺着个人。
“快停车,前面出事了。”原来是一辆车子载着5个人出去玩,结果翻下了山沟。爬上路来求救的是司机,还有4个人在沟里。老张赶紧招呼车上的乘客下车救人,并拨打了急救电话。大家七手八脚地把人抬上来,3个女孩儿脸上青肿、血迹斑斑,已经昏迷。这时,救护车来把人带走了。经过治疗,几人很快都脱离了危险,转危为安。医生说,多亏了及时发现、及时救治。
“咱看见了不能不管啊。”老张救人的理由就这么简单。
遇到车祸时,张志礼勇于救人,而车上有病人时,他则坚持把病人送到医院。去年5月的一天上午,一对年过六旬的老夫妇坐上张志礼的客车,要到沁阳市里的医院去看病。可刚刚发车没多久,那位大爷就突然呼吸困难、面色苍白,旁边的老伴儿一时间手足无措。面对紧急情况,张志礼一边让车上的乘客给病人腾出空间,一边指挥车辆改道去最近的卫生院,先把病人安置好,再送其他乘客。
如果说老张跑车发了家,那么这么做也合情合理,问题是,老张家“离富裕还差好大一截儿”。
老张的5间瓦房是22年前盖的,这么多年来,别的人家都盖起了两层小楼,张家却无力再盖新房。他身上的棉袄,袖笼和袖口处都有棉花冒出来。
这辆车算是老张一家人的饭碗。“每天人多人少不一定,多了也能坐个20人,少了也就两三人。可这来回两趟,一天用油也得一百六七十块钱,车是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