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洛阳热电厂电焊工马革卿

2013/8/30 9:22:34 点击数: 【字体: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洛阳热电厂电焊工马革卿

    今年“五一”前夕,在中华全国总工会表彰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名单中,有一位来自大唐洛阳热电厂生产一线的普通工人,他的名字叫马革卿。

  在大唐洛阳热电厂,说起设备维修部青年焊工马革卿,许多人都会流露出赞许的表情:在电焊工这个艰苦的工作岗位上十五年如一日,从一个焊枪都拿不稳的学徒工成长为高级技师、洛阳市劳动模范、首席员工,河南省百名技术英杰,中央企业技术能手,集团公司“双十大杰出人才”,集多项荣誉于一身。大家都说:“小马这个人呀,真中!”

  小马到底“中”在哪里呢?答案得从10多年前找起。

    “要干,就要干出个模样!”

  1995年,马革卿高中毕业后,接班来到洛阳热电厂当上了一名电焊工。在生产一线,电焊工应该说是个苦差事,当时常有人说:“电焊电焊,夏天捂脸,冬天淌汗,浑身是洞,燎泡不断。”摊上这样的工作,青春年少的小马自然不会很高兴,好在这种情绪没有持续多久。作为一个电力工人的后代,接班进厂时父亲那句朴实的嘱咐他一直记在心上:到了厂里,不管让干啥,咱都要好好干,要干就干出个模样。

  还有一个让小马喜欢上电焊工作的人,就是他的师傅李典东---河南电力系统有名的“焊接能手”。师傅干起活来,无论是躺在管道下,挤在夹缝中,还是站在污水中,手中的焊枪都是那么灵活娴熟,焊花飞舞之中,干出了一件件高质量的工程,赢得了领导的赞扬和同事们的尊敬。

  小马拿到初级证后的第一次独立操作,是对球磨机进行补焊,看似简单的活却让他越干越复杂,不是焊缝偏离对缝,就是形状歪歪扭扭,焊了一两个小时,硬是没有焊住,而看到自己的师傅干这个活儿只需要五六分钟,烧出来真是一条漂亮笔直的焊缝。“两厢一比,我真是觉得太丢人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马革卿如此回忆当时的情景。

  这件事儿对马革卿的触动非常大,促使他暗下决心:既然做了电焊工,就要像师傅那样,要干就一定要干好!

  之后的日子里,小马利用一切机会刻苦钻研焊接理论知识和实操技术。工作中,他留心观察师傅们的焊接技巧,详细记录,虚心讨教;有任务抢着干,寻找一切机会参加“实战练习”;业余时间,经常用捡来的焊条头、废钢板,埋头练功。从刚开始练得“手酸疼得连筷子都拿不住”,到后来随便用哪只手握焊枪都可以做到纹丝不动、稳如泰山。为提高对焊接材质、工艺的感性认识,他对照书本要求,反复进行焊接练习,认真揣摩其中原理和技巧,有时为了达到一个焊接点的质量要求,常常一练就是一两个小时。

  功夫不负有心人。参加工作不到3年,他便拿到了高压焊工证,成为班里的“响当当”的生产骨干。

    “要学,就要学出个名堂!”

  马革卿所在的洛阳热电厂,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1957年投产,额定发电容量18.5万千瓦。上世纪60年代,是当时河南省最大的电厂。

  然而,轮到马革卿进厂时,厂里那几台曾为共和国经济发展建设做出巨大贡献且曾经辉煌过的2.5至5万千瓦的机组已经是“风光不再”。全厂2000多人守着几台运行了近40年的小机组、那日子让谁都觉得没有多大奔头,加上焊工工作环境艰苦,又苦又累,小机组运行不稳定,天天光是应付检修都忙得够呛,别说是搞培训、练技能了,现场工人干活儿的时候都提不起劲儿。

  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马革卿依然坚持着一个朴实的信念:“学技术练本领,是咱当工人的本分,要学,就要学出个名堂。”正是这种对于本分的坚持,他不怕苦、不怕累,勤奋好学,练就了一身电焊“绝活”。

  十多年的坚持,洛阳热电厂也从一个装机容量十几万的小厂发展了为百万级城市热电厂。从2.5万到30万热电联产机组,在机组增大、材料更新、压力升高的生产背景下,马革卿焊接技术更是与时俱进,精益求精。厂里机组检修、抢修时,总有他手持焊枪的英姿,出现急、难、险、重情况时,总有他勇于担当的身影。

  十多年来,完成了多少次高难度的焊接任务,参与了多少项重大设备改造工程,解决了多少个焊接技术“疑难杂症”?小马真是记不清了。然而,有一点大家看得很清,那就是不论是什么样的焊件、什么样的辛苦环境,马革卿烧出来活儿都会漂漂亮亮,而且100%达到技术指标要求。

    “要赛,就要赛出点精彩!”

  说起参加职工技能竞赛,这些年来马革卿可谓收获颇丰。2008年获洛阳市焊工技术比武第1名,2009年获集团公司焊工技能竞赛第3名,同年9月代表河南省参加第三届全国职工技能大赛, 获得第18名,2010年10月获河南省焊工技能竞赛第1名,被命名为“河南省焊工状元”。

  不过,马革卿第一次参加电力系统焊工大赛的经历,却是一次“走麦城”。2000年8月,当时在厂里还算技术拔尖的小马和所有参赛的选手一样,踌躇满志想拿奖,然而事与愿违,由于经验不足,实操比赛丢了一项,出了个零分项目,自然就谈不上得奖了。

  这次“失败”的经历,让小马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他再次暗下决心:不赛则已,要赛就一定要赛出点精彩。

  常言道:赛场如战场。对这一点,马革卿有深切的感受。

  最难忘的是2009年8月,刚参加完集团公司焊工技能竞赛的马革卿又在河南省的焊工人才选拔活动中,凭借稳定的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全省在各行业选拔出的三名焊工参赛选手之一,代表河南省参加第三届全国职工技能大赛。

  能到全国大赛上与各路焊接“高手”同台竞技,对于马革卿来讲,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提高机遇,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这次大赛设置的4个焊接实际操作比赛项目中,有2项在电力生产单位中不常使用,特别是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项目,他在以往的工作和比赛中,从来没有接触过。这就意味着要想与电建、石油等经常使用气体保护焊行业的选手一争高低,必须从“零”开始学习,别人用几年或十几年练习的一项焊接技术,而小马的练习时间满打满算只有30多天。

  他心里清楚,每一项技术的练就,都是千锤百炼的结果,要在焊接过程中达到眼到、手到、心到、焊条到、火候到的境界,除了加班加点、多练多焊,没有其他选择。

  按照比赛规格要求,一次气体保护焊项目做下来需要一个多小时,马革卿在训练时自我加压,上午焊2个,下午焊2个,晚上别人下班后,他和教练继续“猫”在闷热的操作间里,再焊1个。一天五六个焊件下来,常常是汗流浃背,精疲力竭,但是他从来没有打过“退堂鼓”。加上其他三个操作项目和焊接理论的复习准备,那段日子只感觉每天必须和时间赛跑。

  阳光总在风雨后。比赛结束时,马革卿取得了全国焊工比赛第18名,并且与队友共同努力,夺得了团体第4名,这一成绩也是河南省在历届全国比赛中的最好成绩。

  “大唐大舞台、尽职尽人才”。看着一连串闪光的足迹,看着那枚金色的奖章,那是马革卿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出来的,那是一个大唐员工用汗水和智慧浇灌出的丰硕之果。【原标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洛阳热电厂电焊工马革卿】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网 2011-06-28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抗日名将叶成焕的故事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