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赵构为何逃亡东南
赵构从一个血性青年到不战而和、不战而逃的软弱皇帝,是从李纲和陈东开刀的。罢了李纲的相位,身边不再有整天上奏抗金的声音,就省了筹集财物、招兵买马的诸多烦心事。李纲除了每天劝谏抗金,不可“幸东南”之外,又极论朝中有小人搞阴谋诡计,不可与君子并立,很使赵构不高兴。赵构自知李纲在朝廷得罪了不少主和派,明知李纲是忠义之臣,但为了朝廷的统治,平衡战和关系,先是让黄潜善与他“并相”,最终还是决定罢相。钦宗未被金人北掳时,姚平仲偷袭金营失利,有人便把责任归于李纲。由于一批投降派的大臣大肆造谣,钦宗皇帝不辨真伪,罢免了李纲的尚书右丞和亲征行营使的职务。虽然后来钦宗知道冤枉了李纲。但李纲看到朝廷蝇营狗苟,便请求允许返回家乡。靖康元年二月初五这一天,得知这一消息的京师军民气愤填膺,全城骚动。太学生陈东一大早便带领一千多名学生,到皇宫的宣德门外要求上书,申明李纲无罪,不应该罢免官职。陈东是国子监太学生,强硬的主战派。城内的军民听到以后,不约而同集合起来多达数万人,声援太学生,喊声震天动地。钦宗无奈,只好恢复了李纲的职务,又加任京城四壁守御史。这就是历史上的宋代太学生救亡运动。接着,陈东又上书,强烈要求杀掉蔡京、梁师成、李彦、朱勔、王黼、童贯六贼。赵构即位之后,把陈东召到南京。陈东一到,便上书说宰执黄潜善、汪伯彦不可任用,李纲不可罢相,并要求赵构返回汴京,治兵亲征,迎请徽、钦二帝。陈东既得罪了奸臣,又犯了赵构心中之大忌,一个爱国知识分子成了皇帝的俎上之肉。
赵构觉得罢李纲,杀陈东,便可心安理得地逃亡东南了。那么,赵构为何要一反过去的主战,决定主和主逃呢?我这里根据史料做一些个人的分析。
一是国是之策。赵构在徽、钦二帝北掳后,开大元帅府,应者云集,实际上成了当时抗金的核心地位。加上军民对张邦昌的伪楚大力反对,赵构登基坐皇帝已是呼之欲出。抗金老将宗泽建议他在南京应天府即位,理由是:南京是开国皇帝赵匡胤兴王的地方,处于中心的地带,又紧邻汴河,漕运发达。赵构觉得这建议很好,便来到应天府登基。一登基,赵构就是一个中兴之帝的架势。不论是内修抑或外攘,都听从抗金名臣李纲的建议。这些都是顺天应时之举,否则,赵构怎能做得了皇帝?三个月过去了,赵构觉得,自己已经在全国军民之中树立了一个抗金皇帝的形象,便开始真正思考起立国的事情来。
赵构有自己的一套奇怪的治国理论,他认为为国之道,既不能强,也不能弱,否则,就会兵连祸结,没有到头的时候。赵构受命于危难之际,“权宜立国,确乎艰哉”。他当时面临三大危难。第一大危难是国力空虚。在他接任皇帝之前,朝廷不但每年要给金国大量岁币,钦宗又给金国黄金500万两、白银5000万两、绢100万匹、牛马各一万头,作为犒军费。而后来南宋一年的财政收入才4000万两白银。宋金议和后,宋每年要给金国岁币白银25万两、绢25万匹。在金兵掠走二帝时,他们又大肆掠走无数金银财宝。在他接手皇帝之后,又使用大量财物招兵买马,以致把东南各州神霄宫的田租和赡学钱都收过来“以助国用”。国力的空虚压得他抬不起头喘不过气。后来,赵构曾气愤地给李纲列了一个“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的罪名。一些大臣认为东南财力富盛,足以待敌。其实赵构逃亡东南以后,仍感财力不足,便横征暴敛。第二大危难是人民生活苦难,社会动荡不安,叛兵、强盗和农民起义令朝廷不得安宁。第三大危难是朝廷内部主战派和主和派分庭抗礼。由于多年的政治腐败,主和派竟一时占了上风,他们陷害忠良,刁难和打击抗金将士,对此,赵构开始的抗金政策无法顺利实施。赵构的治国理论和当时国情一结合,他就有了自己的思想,国家举事,须度量民力、国力。如果继续加大抗金力度,国库空虚,很难立国。于是他采取了既不主动进攻,又不能亡国,退守江南,亦和亦战的折中办法。
二是保命之策。南京距京师很近,管辖的区域不大,又紧挨汴河,赵构听说金国正在加紧训练水师,便感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有了迁出的打算。李纲持“襄邓说”,即到襄阳、邓州。这样可以安民心,待到收复北方一定土地,即可还都汴京。一开始,赵构采纳李纲建议,而汪伯彦、黄潜善等绝大多数持“东南说”,以为那里可以依据长江天险,能够固守。从保命的角度考虑,赵构便收回了自己的手诏,支持“东南说”。
从以上两个方面考虑,既然不能强力抗金,又要保全性命,赵构就想起了李纲上书的“十议”。第一议就是国是。李纲认为,过去抗击金兵,“能守而后可战,能战而后可和”,然而在靖康之末都丢掉了。现在,“欲战则不足,欲和则不可”,只好以守为策。既然你主战的李纲要以守为策,那我就对外讲议和,对内讲退守。然而,赵构的守和李纲的守有本质的区别。李纲的守是“固守”, 积极地防御。而赵构的守是“退守”,消极地防守。赵构决计逃亡东南,虽然是想把命悬一线的大宋王朝延续下来,实则是丢了国格,丢了民族大义,丢了自己的血性。
四、不和而战,能够收复失地
关于和与战的问题,不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对于如何评价赵构都是争论的焦点问题。关于历史上的争论,抗金的忠义之士大都落下了悲惨的结局,却名垂青史。而一些奸臣叛臣也都应得了可耻的下场,遭世人唾骂。而今人主和的理由是,不和则亡国,和则延续了宋朝历史,奠定了南宋156年的半壁江山。我实在不敢苟同这个观点,而认为不和而战,能够收复失地。
我的这个命题是假设。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我们依据历史的记载,能够做客观的分析。
人们首要地会问,赵构登基之前,金兵为何能长驱直入,攻城略地?这就先说徽宗皇帝没有忧患意识,即使有大臣劝告防备金人,他也是漠不关心。狼来了吗?哪里有狼?可是狼真的来了,徽宗却傻眼了,只有讲和,只有让位。钦宗一即位,就要直接面对抗金。然而由于他骨子里是和,“刑赏失当,人尽解体”,京师竟也被金兵攻破。金人掠走二帝,建立了伪楚,对中国的侵略更是肆无忌惮。赵构接手这个烂摊子,肯定是压力巨大,步履维艰。但他积极抗金几个月,还是鼓舞了军民士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果他不和而战,一定能够收复北方失地。为什么?
当时抗金将领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量,在国内一呼百应,对金人威震敌胆。先说李纲。徽、钦时期,李纲任亲征行营使,守都城时他亲自督战,斩敌酋长十余人,杀金兵数千人,使金兵退回。李纲又下令,对能杀敌者厚赏,众将士无不奋勇杀敌。金兵看到如此勇敢的宋朝军队非常害怕,便退回了金国。李纲为宰相时,全面布置抗金。过去,两河(黄河以北、以东)军民无所适从,李纲措置一个多月,两河军民成为集中抗金的力量。如果继续按照李纲的措置进行,北方和中原地区很快就会形成强大的抗金力量。正如一些大臣当时说的,“纲忠义英发,舍之无以佐中兴”。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用之,则能够收复北方失地。再说宗泽。宗泽是一位抗金老将,靖康二年(1127年),他在开德府与金兵打了十三仗,十三仗都是大捷。宗泽到了卫南,鼓励士兵说:“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兵无不以一挡百,斩杀金兵数千。宗泽打得十倍于我的金兵退却数十里。宗泽又料到金兵夜间必来报复,黄昏时转移了部队,让金兵扑个空。从此金兵甚是害怕宗泽,不敢出兵。后来宗泽守汴京,团结军民一致抗敌,发明决胜战车,选拔神臂弓弩手,保住了京师之地。再后来,宗泽又组织沿黄河上下十六县,组成连珠寨抗御金兵,不但阻止了金兵的进攻,又收复了河西州县,使西京诸州县连为一体。“敌人畏詟(丧胆、惧怕),不敢轻动”。积极地防守,使宗泽在中原一带站稳了脚跟。不论是金将兀术还是金将粘罕,都不能取胜。宗泽的声威日渐强大。北方金人提到他,既崇敬他,又害怕他。南方国人对他倍加推崇,提起他必喊“宗爷爷”。宗泽抗金理想不能施展,忧愤而死。宗泽死后,守卫京师的将士走了一半。被宗泽招安的张用、王善的六军数万人,也全部出走。金人得知宗泽死后,方才决计用兵,大举南侵。又有后起之秀岳飞。徽、钦时期,岳飞被宗泽发现,在与金兵对战汜水时,他率领五百骑兵,大败金兵而还,从此被重用。赵构即位的当年,岳飞渡河来到新乡,在太行山生擒金将拓跋耶鸟。又单骑持丈八铁矛,刺杀金将黑风大王,逼众金兵败走。此时,岳飞已经可以独当一面,率众抗金。
由于抗金将相李纲、宗泽、岳飞等旗帜鲜明,英勇善战,北方军民群情激昂,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力量。我只说两个实例,便可窥斑知豹。宗泽一次上书赵构,为了说明“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他说:“丁进数十万众愿守护京城,杨进等兵百万,亦愿渡河,同致死力。”当然,丁进、杨进在宗泽死后叛变,这是后话。如果宗泽能够大展抗金宏图,他们还会叛变吗?建炎元年(1127年)九月,王彦帅七千人渡河与金作战,最后战到七百人,都面刺“赤心报国”。两河的民兵被他们感动,纷纷归附。绵亘数百里,金人患之。王彦后来进入太行山,创建“八字军”(即将士面部皆刺八个字)十万多人,屡创金兵。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位伟人说的话:“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当时,很多有识之士认为,国家安危,在于兵之强、将相贤,不在于南迁不南迁,不在于长江天险。如上,有威震敌胆的将相,有士气高昂的军民,不和而战,焉有不收复失地之理?
五、链接:赵构晚年的愧疚和思乡之情
文章虽然到这里已经结束,但还想交代一下赵构晚年的心态。赵构五十五岁的时候,就把帝位让给了孝宗,自己做太上皇,尊号光尧寿圣太上皇帝。在德寿宫里练练书法,在杭州城里的酒肆茶馆偶尔走走,寂寞了问点闲事,落得个逍遥自在。一个逃跑皇帝、偏安之人竟然活了八十岁的高寿。然而,愈到晚年,赵构愈是思念汴京城的风土人情。
原来在汴京开酒家的宋五嫂,善作鱼羹,后来迁到西湖苏堤做生意。赵构游西湖的时候,召见宋五嫂,谈起过去的事情,心情凄然。吃了她的鱼羹,又赐金钱十枚、银钱百枚、绢十匹。每次游西湖,赵构都要进酒肆和这个老嫂子慰谈。这是因为在他乡遇到了京师旧人,对她做些安慰,也许能够抚慰自己愧疚的心灵。
一日,赵构命孝宗把宰相史浩叫到德寿宫,在市上买来李婆婆杂菜羹、贺四酪面臓三猪胰胡饼、戈家甜食数种招待他。为了显示对史浩的重视,赵构特别说道:“此皆京师旧人。”
赵构晚年对汴京市井旧人、旧食如此厚爱,思乡之情可鉴。
赵构在德寿宫养了不少鹦鹉,一天,他问鹦鹉:“思乡吗?”鹦鹉答:“思乡。”赵构便不假思索地把它们放了。【原标题:赵构的血性跑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