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千江有水》,我很惊讶作者的生存能力和生存方式,她像一只自由的小鸟,轻盈地飞翔在南北大都市的上空。丰富的学识和宽容的心态,使她很容易顺应新的生存文化,也使她更多地关注现代都市文明共存的内蕴及其发展面临的共通的难题。
申林喜欢用感性的文字表达一己对现代都市文明的理解:“城市的悲哀,大概就是将人心境中的恬静、平和逐渐嚼噬,将人的‘天性’在纷繁激争中逐渐麻醉吧。”(《大地的眼睛》)但申林对现代都市文明不可逆转的进程有着清醒的认识,在她看来,格式化、机械和复制并不是现代都市文明的表征,恐惧、疲劳、无聊、烦闷也不是现代都市文明的附属物,关键在于你是否拥有一份真诚的热情。“如果你在一条峡谷中看到了温泉,你应该立即跳进去沐浴……洗净自己的灵魂,做一个真实的人。”
从接受美学来说,悲剧效果给予人的心灵震撼往往是更显著的。从北方到南方,申林经历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她完全能够编造一些美丽忧伤的故事,博取善良读者的同情,或者故作深沉,作一些单纯的道德判断。申林没有这样做,她更愿意即兴抒写零碎的感想、片断的见闻和点滴的体会。《千江有水》第二辑中的杂文,集中表达了作家对于做人和做官的理想。在紧张忙碌的都市生活中,申林细心地采撷生活中的每一滴浪花。如果说《千江有水》第一辑中的散文具有鲜明的“扬善”的特点,那么第二辑的杂文更像是在“劝善”。作家运用传统的小品文的写法,既广征博引,又习惯于从细微处切入。申林不喜欢空洞的说教,讲讲故事,拉拉家常,于无声处就把理儿说清了,讲明了,给人的回味却是绵长而醇久。
——读申林散文集《千江有水》
○徐国俊【原标题:宽容面对城市纷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