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信过程中,胡兰兰请教了多名教育家与老师。“令我特别感动的是,老师也给了我支持,给了我很多建议。”她表示。
信中提及的“升学率、考分与政绩、工资及职称挂钩”,便是从老师口中得知。“老师身上的升学压力,迫使她们再将压力转嫁。她们,也是没有办法。”胡兰兰说。
可以说,信中的10条建议,不仅代表了胡兰兰的个人观点,“也代表了一些教育工作者的观点。”
11月20日,她将这封信发到了教育部网站上刊登的部长信箱。因为邮件有每封2000字的字数限制,她分了三次才发完。信中,留下了她个人联系方式及地址。
可一周时间过去,胡兰兰还未得到教育部的任何回应。“其实,一开始我就预感到了,可能这是在做无用功。”她笑了笑。
但是,“这样做仍然有意义。”她希望,“信能唤起家长的反思,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她还希望,家长不再只是被应试教育绑架,而是奋起反抗。
分数和排名是对孩子一种羞辱
胡兰兰的女儿念中学。“我从不问,你考了多少,你考了第几。”分数排名,在她看来,“对于正在学习阶段的孩子是羞辱和精神惩罚。”
其实,教育女儿的过程,也是胡兰兰践行自己所追求的教育。作为家长,“应尊重孩子,给孩子自信心,而不是打击。”
在家中,女儿必须参与家务劳动,完善自理能力,培养奉献精神与责任感。她鼓励女儿出去与同伴玩,与同伴交流。这一过程非常重要,学会与他人交往沟通,这是成为社会人必备的能力。
她还引导女儿多读书,养成阅读的习惯。她还大力支持女儿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如体育运动、朗诵。周末,胡兰兰还会带女儿去欣赏话剧、芭蕾舞等。
晚上,胡兰兰总会抽出时间与女儿讨论。话题,由最近热门的新闻点展开。“她需要了解社会各个层面的信息,并对此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判断。”
这一切,“都远比分数重要得多。”教育,“最本质的,就是教育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人道主义者,正直,有自尊心,能辨识善恶,信任他人;能做到愿意奉献、尊重生命,追求真理。”胡兰兰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