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小小说之王”孙方友:坚决与读者“对抗”到底(3)

2013/7/24 15:56:30 点击数: 【字体:



    我在沙河码头边长大,现在就是个家乡书记员身份

  主持人:《陈州笔记》这种系列创作使孙方友成为我国微型小说界少有的以某个地域为中心而发展系列创作的作家之一。也更进一步发挥了微型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您觉得这也是您成功的原因之一吗?

  孙方友:也可以这么说。

  主持人:那您当初写《陈州笔记》的立意是什么?为什么选择从小人物的视角出发?

  孙方友:因为在我那个镇上,我们那个镇很大,一是前面是沙河,一下子进入淮河,进入黄浦江,两边交通很方便。我在小时候河里商船非常多,因为我们那个上中下三个码头,搬运工非常多,因为我家在河边住,每天晚上看到那里水灯一片,开船的时候纤夫唱着号子,开船的时候一群跺脚,一群开船。而且到夜间睡觉的时候,他们的船都像战船一样,连在一起。当时南来北往的这些东西在我们镇上还有好多是从外地迁来的,有很多传奇的人物,我跟这些人每天从小在一起,像我写那个老马,他老家就是天津人。还有我一个大娘,她爱人是冯玉祥手下的一个团长,她就随着她的丈夫来到我们镇上,她穿戴都不一样,穿的褂子都非常好,她叫我都是天津话,所以给我的印象非常深。这些人在我脑海里一直活跃,实际上我现在是当一个家乡书记员的身份,就是把家乡的人通过艺术的手法写到作品里面。

  一个穷人在芦苇荡里睡一夜死了,为什么死了,我也不知道

  主持人:我发现孙老师从小人物出发,也是为小人物立传,从您独特的视角发现了社会上一些问题。《陈州笔记》您写了320篇,每篇都有意想不到的洁具,有网友问孙老师是有本《一千零一夜》,每天都能讲个新故事吗?

  孙方友:实际上大家不知道,我编这些故事的时候也很难,我们陈州淮阳大家也都去过,城湖里面有好多芦苇,到处都是蚊子。有一个公子哥说谁敢在这睡一夜我给把20块大洋,后来有一个穷人说我在这儿一夜。当夜晚,这个穷人的老婆和孩子给他扇扇子。但是第二天这个人死了。为什么死呢?后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然后我写小说的时候写这个人为什么死,就是蚊子喝饱一批赶走一批,后来把他咬死了。实际上这个主题非常大,他的反动情绪非常大,实际上它是一种永远反动的倾向,你说当官的来一批刮干了。

  主持人:孙老师讲一件事就像亲眼所见一样,太绘声绘色了。丰富的想象力给孙老师的作品增添了奇妙的色彩,同时也给孙老师本人蒙上了神秘的薄纱。开始的时候我就说了,孙老师为人非常地低调,很多网友在论坛跟帖说对您本人很好奇,因为您很少接受采访是吗?

  孙方友:低调是人生的一种可贵,我很少接受采访一是因为我嘴不会太会说,我觉得最好的宣传自己是把作品写好,作品写好了这一代人不认识你,下一代人都会知道你。像现在我们都没见过曹雪芹,但是我们好几代人都读他的作品,因为他的作品好,今后你的作品只要好,读者不会忘记你。

  我的成长故事就是江湖故事

  主持人:把作品写好这可以说是一个老作家最真实的自白了。说您是奇人不光因为作品奇思妙想,很多人都跟我说您本身就是个传奇,有人这样跟您说过吗?

  孙方友:奇人倒说不过,但是有人写过一片文章《陈州奇人孙方友》,但是我从事的行当比较多,因为我父亲原来是当官的,后来突然一落千丈,这种政治上的打击我从小经历过。后来我的经历比较多,拉过架子车,在漯河每一条街道我都知道,因为我在那里经常拉车都是拉一吨。再一个我上新疆当盲流,现在叫打工,那时候叫盲流。再一个我在文化站当过站长,跟唱曲艺这一部分人接触比较多,他们都是江湖人士,实际上他们都是社会上另外一种人物,他们本身都很传奇,而且他们是社会的另一面,你只有和他们接触了,才能对他们有所了解,所以我对他们了解比较多。再一个我碰到一些老艺人,他们讲那东西都是很宝贵的。所以我写《陈州笔记》就是有一种天将降大人于斯人的感觉。因为我出生在一个小镇,小镇容易出作家,包括鲁迅、冰心、茅盾、宗璞等一些作家都是出自小镇。

  主持人:是不是可以说这些丰富的经历造就了您比较敏锐的观察力?

  孙方友:对,原来是我记性好,后来写作的时候就靠回忆写这些东西,所以童年的记忆很重要。

  回忆和想象,是创作的翅膀

  主持人:也就是说您40多年在陈州那个地方积累了很多经验,现在就可以用自己的经验写进自己的作品当中了。您刚才说是靠回忆写出这么好的作品?

  孙方友:因为一个作家光靠自己的经历也写不出好作品,像我的朋友麦家写《暗战》,很多情节都是他想象出来的,一句话就勾起你很多的回忆。

  我的创作经历,首先是感觉很自卑

  主持人:有了丰富的社会经验,所以《陈州笔记》中才能写尽了世间百态。孙老师觉得对您走上文学道路帮助最大的是什么事?最让您记忆深的是哪段经历呢?

  孙方友:特别深刻的就是我当年是中央广播文工团在我们淮阳,侯宝林、马季这些老师都在我们淮阳,如果当时普通话不好,所以后来就自编自演。自编自演以后后来河南一个作家到河南生活,他给我讲一些外国文学,像《羊脂球》《麦琪的礼物》等等很多东西,因为当时才是1976年,四人帮刚刚粉碎,我就是从他口中听到很多外国小说。后来我说我也管写,然后就叫他看,他一看说这就是小说。后来到1980年河南举办了第一届小说学习班,当时我已经发表了几篇小说,南丁等老师都喜欢我作品的风格,所以也让我参加了,那些人也算是当时的精英。在这个时候就我一个农民,他们都是工人,最赖的也是一个30多块钱的工人,我当时还要领一天九毛钱的补助,穿的就属我穿得破,来到这儿觉得比较寒碜。然后吃饭人家出钱那种手气所以我感到自己很自卑,再一个看到他们读过很多书,有一些我都没听说过这种书,然后就感到自己差得太远了,就大量地进行吸收。后来回到家给自己定了一个指标,一定要努力赶上,那时候我老早起来就背唐诗、背《古文观止》,晚上熬夜夏天有蚊子,就弄一个盆把脚放在盆子里。晚上熬到十二点的时候唯有胸口一块热,然后我老伴抱着我的腿给我暖。

  主持人:这么艰苦的条件,当时给您的感受真的是非常多的。

  孙方友:因为当时你又没有发表什么作品,没有稿费,然后写了老退稿就产生了这种浮躁的心情,让人坐立不安,所以冷静不下来,比较浮躁。

  遭受打击以后,一定要静下心反思一下自己

  主持人:但是艰苦的条件肯定也坚定了您在文学道路上走下去的信心。喜欢您的很多网友都是文学爱好者,网友老夫子就是您的铁杆粉丝,他说他有丰富的投稿经历,而且基本上都是石沉大海了,那备受打击的滋味真是别提啦,想问问您有这样的经历吗?

  孙方友:我跟他一样也有这种经历,不过当时我们有一条好处,就是投稿不出钱。当时我记得谁说过一句话,中不中只管推,再一个东方不亮西方亮,就是冒撞,撞上一篇是一篇,有时候一天要撞上几篇,慢慢就摸着规律了,真正的好稿子是不会埋没的。

  主持人:当时您肯定不服气吧?

  孙方友:不服气,还是觉得我自己写得不错,为什么发他的不发我的,有时候还用点什么技巧,看编辑看不看。但是后来还是觉得要把自己的搞得写好,尤其是你发了几篇以后,为什么这些东西能发?那些东西为什么不能发?或者是细节达不到,或者人物没有刻划好,这个时候你的心情就冷静下来了,就会有一种反思,你不能一直浮躁下去。

  主持人:遭受打击以后孙老师的办法就是静下心反思一下自己,这也激励了我们的网友,失败了不可怕,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收获的。

  网上发表作品很容易,更不要放纵自己

  孙方友:尤其是现在网上发表作品很容易,更容易放纵自己,如果总是这种放纵很不好,我个人一直这样认为,作家可以自称作家,但是文艺作品的东西有高有低,你现在可能认识不到,当你成熟了以后,你自己就会认识到你自己的浅薄。

  主持人:孙老师也是给广大文学爱好者们提了一个醒,一定要在作品上要求自己。《陈州笔记》的反响很强烈,网友说你是小小说之王,那您会继续把小小说创作走下去吗?听说您已经在写长篇了。

  孙方友:小小说之王不敢称,现在小小说我也写,最近我也写了几篇,我写的是现代派的打工者,但是几乎写得很好了,主要还是写一些长篇和中短篇。

  写出让文坛震惊的小说,这是心里的目标

  主持人:您说过一句话,要写就写出让文坛震惊的小说。

  孙方友:我没说过这话,这叫口满的话。

  主持人:那您的目标是什么?

  孙方友:但是我内心确实有这种想法,这个想法就是把自己定得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过去有句话叫语不惊人誓不休,现在叫要写出自己满意的东西,高度要求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就是你不能把标尺往下拉,震惊文坛不敢说,但是至少是让自己满意。

  主持人:这也可以看成是孙老师对自己的一些要求。

  孙方友:对。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商都网 2009-09-09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