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名士蔡邕家世及生平考述(4)
2013/5/15 9:18:24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事败露而被下狱处死。随着主要政敌的死亡,蔡邕的生活处境有了一定的改善,他大致结束了“无饷不饱,永离欢欣(7)”的状态,在泰山羊氏等亲友的资助下,有了一个较为稳定的生存空间。
庭陬有若榴,绿叶含丹荣。翠鸟时来集,振翼修容形。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幸脱虞人机,得亲君子庭。驯心讬君素,雌雄保百龄(7)。
《翠鸟诗》中所表达的,正是他此时较为轻松愉悦的情绪,这一只栖息于庭前石榴树上的翠鸟,也象征着逃脱了仇敌追杀的蔡邕自己。但远离了东观的藏书,他续修汉史的事业无法继续进行。
流寓江海的这十多年间,蔡邕不仅遇到了很多奇书奇事,他自己也留下了许多富于传奇色彩的趣闻轶事,乐于撰集名士风流的南朝人将其记录下来,进而给他的生平蒙上了一层神秘的气息。在吴地,蔡邕留下了不少关于音乐的佳话,他得遇焦木而制作出绝妙的乐器“焦尾琴”;他赴宴席时,隔窗闻琴音而感知杀机,遂中途回旋;他曾入青溪访问世外高人,得《琴操》及琴谱而传于后世;他入嵩山而得古人隶书,使自己的书法进一步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他感叹于晚辈后进的聪慧,将自己的名字送给了弟子顾雍。这些奇闻逸事,被尚奇崇异的六朝人记录下来,以正史、别传、逸史的方式保留在典籍中,进而给这位旷世逸才的形象蒙上了一层传奇性的色彩。重要的是,他在会稽时,得遇《论衡》、《诗细历神渊》等,这些奇书,给他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带来很多全新的思想观念,使他对人生种种不平待遇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对曾深信不疑的神学和谶纬,他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而《论衡》一书,也随着蔡邕的青睐而传播开来,成为当时和稍后士人们心目中的“奇书”。
充所作《论衡》,中土未有传者,蔡邕入吴始得之,恒秘玩以为谈助。其后王朗为会稽太守,又得其书,及还许下,时人称其才进。戏曰,不见异人,当得异书。问之,果以《论衡》之益,由是遂见传焉。(《后汉书·王充传》注引《袁山松书》(3))
时人嫌蔡邕得异书,或搜求其帐中隐处,果得《论衡》,抱数卷持去。邕丁宁之曰:“唯我与尔共之,勿广也。”(《后汉书·王充传》注引《抱朴子》(3))
从《蔡中郎集》中,我们看到他时刻都还在朝廷高官的视野之中,他常常参与这些家族中人的葬礼,并应命撰写了典丽富瞻的碑诔铭诰等丧葬礼文,凭他此时的名气和声望,想要回到朝廷中谋求官复原职,也并非难事,但对蔡邕来说,“穷则独善其身”则是在宦官持续专权时期最好的选择,他对大汉王朝的那份赤诚和忠心,已经永远地成了个人的历史。此时,他已近垂暮之年,却依然只求“苟全性命于乱世”,隐逸田园。
3. 5 修史难成,身死名浇:从董卓强辟及下狱至死
“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不是中平二年(185)灵帝驾崩,外戚和宦官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争斗,蔡邕可能就此隐居下去,终生与郭林宗、申屠蟠、姜肱等这类为他自己所赞颂的隐逸人士为伍。但随着外戚何进与宦官的斗争,董卓这位残暴贪忍的军阀借机挟武力登上了汉末的政治舞台,他借口废掉了少帝,自立陈留王为汉献帝,将朝政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董卓一面为被宦官杀害的窦武、陈蕃等人平反,一面擢用党人、公卿弟子任职,摆出一幅除奸佞、安社稷、进党人的姿态,在这种情形之下,为了借几个“名高”之士点缀粉饰自己的清流形象,他大征天下隐士为己所用。此时,饱经政治忧患的蔡邕,已经隐居多年,不愿应征,董卓软硬兼施,不惜以武力相威胁,《后汉书·蔡邕传》载:
董卓为司空,闻邕名高,辟之。称疾不就。卓大怒,詈曰:“我力能族人,蔡邕遂偃蹇者,不旋踵矣。”又切敕州郡举邕诣府,邕不得已,到,署祭酒,甚见敬重。举高第,补侍御史,又转持书御史,迁尚书。三日之间,周历三台。迁巴郡太守,复留为侍中(3)。
这是真正的暴戾强伉之徒,动辄威胁以武力灭其家族的军阀。对于蔡邕来说,“学富名高”亦是致祸的根源,董卓篡权后,强力逼迫,终于迫使他到任。这一介武夫,竟也十分看重他的才学,“厚相遇待,每集䜩,辄令邕鼓琴赞事,邕亦每存匡益。”当然,董卓也只是借蔡邕的名气来装点门面而已,不会真的对他言听计从,蔡邕也知其“多自很用”,“恨其言少从”,深知董卓之辈难以久长,一直筹划着脱身之计。他曾对从弟蔡谷说:“董公性刚而遂非,终难济也。吾欲东奔兑州,若道远难达,且遁逃山东以待之,何如?”遗憾的是,蔡谷却认为:“君状异恒人,每行观者盈集。以此自匿,不亦难乎?”可见,名气太大,形貌异于常人,想要退隐遁逃也不是件容易之事。
这一次蔡邕在朝仅四年时间,到了初平三年,王允与吕布等人密谋除掉了董卓。正在王允大计告成、洋洋得意的时候,蔡邕这位迂直的书生还对此感慨万分,在王允面前发出叹息,“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王允“勃然叱之”,斥责蔡邕“怀其私遇,以忘大节。今天诛有罪,而反相伤痛,岂不共为逆哉!”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士大夫等多有营救,太尉马日磾则飞车驰往救邕:
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而所坐无名,诛之无乃失人望乎?允曰:“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吾党蒙其讪议。”日磾退而告人曰:“王公其不长世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其能久乎!”邕遂死狱中。允悔,欲止而不及。时年六十一。搢绅诸儒莫不流涕。北海郑玄闻而叹曰:“汉世之事,谁与正之!”(3)
刚愎自用的王允此时正欲树立私人威信,听不进任何人的意见,蔡邕遂死狱中,年仅六十。士大夫等人只能喟叹道“灭纪废典,其难长久”,为蔡邕的遭遇而恸哭流涕。兖州、陈留间皆画蔡邕图像,称颂他“文同三闾,孝齐曾骞。”文学上将他比作三闾大夫屈原,孝德上视同曾参和闵子骞。
4、遭罹乱世,文多不传:蔡邕的著述
蔡邕乃东汉学术大家,他一生涉猎极为广泛,精通经学、文学、史学、音乐、书法、绘画,兼及天文律历、谶纬术数等领域,著述也十分丰富,《后汉书·蔡邕传》称:
其撰集汉事,未见录以继后史。适作《灵纪》及十意,又补诸列传四十二篇,因李傕之乱,湮没多不存。所著诗、赋、碑、诔、铭、赞、连珠、箴、吊、论议、《独断》、《劝学》、《释诲》、《叙乐》、《女训》、《篆势》、祝文、章表、书记,凡百四篇,传于世(3)。
蔡邕死于狱中,他身后既无可堪传业的子孙为之整理遗稿,又处于动荡不安的战乱时期,经过李傕之乱后,他的文稿多湮没不存,实乃学术史上一大憾事。《后汉书·蔡邕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文学网